最后的鄂伦春人

最后的鄂伦春人,第1张

一位鄂伦春猎人的“前世今生”

新华社哈尔滨6月26日电(记者、侯明、魏)13年后放下猎枪,回望森林、河、鸟兽...郭,鄂伦春族老人,有着鲜活的前世。所有关于山居生活的开心、快乐、悲伤、难过的瞬间,都变成了他“前世”的回忆。

鄂伦春的意思是“山上的人”。正如歌曲《高高的大兴安岭》所唱,从前的鄂伦春族迁徙到绵延数千里的原始森林,守卫着广袤的森林,靠一匹马和一把猎枪,常年追逐着山里的飞禽走兽。

郭过去常在桦树船上钓鱼。(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76岁的村民郭。他十几岁就开始打猎,是大兴安岭呼玛河谷最后一代猎人。

夏天在河里钓鱼,初秋在山里潜游(驼鹿),六七月份在河滩边做桦树船,沿河漂流……“那时候,我们愿意夏天待在山里。”郭的妻子葛晓华说。

山居生活的一面是舒适美好的,但也伴随着未知和动荡。生病的时候只能求助于“萨满”,孩子无法接受教育,偶尔“探望”一下野生动物。人总是有防备的,长时间抓不到猎物会感到焦虑和痛苦。

郭在他的院子里做桦木船。(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过去落后的生产方式让鄂伦春族的生活面临诸多困难,甚至连食物等最简单的生活需求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20世纪50年代初,在政府的号召下,鄂伦春族开始在山区定居,学习农林牧渔等生产方式,生活越来越现代化。

作为那个时期定居下来的鄂伦春族,郭夫妇见证了鄂伦春族下山后的发展变化。

“现在上学看病条件都不错,还有手机和网购,都太方便了。我以前哪里想到会有这些?”葛晓华说。

虽然郭夫妇已经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安定生活,但他们仍时常想起从前在的山居生活,那是一个他们的后代都不知道的世界。

葛晓华在线教授鄂伦春族语言。新华社记者魏摄

“让后人看看鄂伦春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曾经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多年来,郭夫妇积极传承鄂伦春族传统文化,开办鄂伦春族家庭博物馆,制作桦木船和产品,网上教授鄂伦春族语言...老两口尽了最大努力让后人看到鄂伦春族,了解它,保留它。

郭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曾经摸着扳机的猎人,变成了政府的猎枪管理员。现在,猎枪收起来后,他成了一名在自家院子里制作桦木船的工匠。2012年,郭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桦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桦树皮制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山里的游牧生活虽然挺舒服,但也很苦,跟现在的生活没法比。”葛小华笑着说,过一会儿,他们两个打算去山上玩几天。也许当他们遇到易的时候,他们的妻子郭可以跟易说几句话。

“高高的大兴安岭,一片大森林,那里有勇敢的鄂伦春族,有猎马,有枪,到处都是鹿。“走在群山之中,偶尔会听到响亮的鄂伦春族小曲在兴安这个隐秘的地方回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37529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8
下一篇 2022-08-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