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首批名单出炉,粤系基金雄踞逾四成份额

互联互通首批名单出炉,粤系基金雄踞逾四成份额,第1张

ETF互联互通首批名单出炉,粤系基金雄踞逾四成份额

邹秦永经济观察网记者6月28日晚间,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称,为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共同发展,双方决定批准两地交易所将合格交易型开放式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以下统称ETF)正式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互联互通)。互联互通下的ETF交易将于2022年7月4日开始。

鹏华葡萄酒ETF基金经理张玉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纳入合格ETF是互联互通机制的又一标志性扩容事件,也是港股通后续制度的重要改革。

上述公告还指出,自今年5月27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以来,两地监管机构在ETF互联互通的准备工作中通力合作。目前,相关业务规则、运营方案和监管安排已经确定,技术系统已经准备就绪。

与此同时,沪深交易所和港交所也公布了将于7月4日正式纳入沪深港通的首批ETF。其中,内地投资者可以在南方购买的港股通ETF有4只,而HKEx公布的北向合格ETF初步名单高达83只。

在这83只产品中,沪股通的ETF有53只,包括上证50ETF、金融ETF和分红ETF。深股通ETF 30只,涵盖创业板ETF、沪深300ETF等核心宽基产品,以及生物科技ETF、芯片ETF、碳中和ETF等代表性行业主题产品,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

链接数据Datayes!据统计,首批名单中有20家基金公司入围,7家为粤系基金,分别是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基金、银华基金、鹏华基金、博时基金和平安基金。上述7家基金公司共有34只产品入围,占全部83只产品的比例高达40%。

其中,广发基金占据12席,在20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广发基金相关人士介绍,12只入围产品中,基建50ETF(516970)、传媒ETF(512980)、金融地产ETF(159940)、电池ETF(159755)是公司ETF的专属品种,其中基建50ETF规模高达110.8亿元。

广东基金另一家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易方达基金有7只入围产品,总规模达495.5亿元,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创业板ETF和沪深300ETF。易方达指数投资部总经理林伟斌对媒体表示,这是两家交易所首次将陆港指数从股票延伸到ETF。从长远来看,它的发展空和股市的互联互通一样重要。自香港开通股票互联互通机制以来,截至6月28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约1.71万亿元,而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高达2.38万亿元。互联互通机制成为中外投资者跨境资产配置的主渠道;“在互联互通成为境外投资者配置a股主要方式的背景下,在进一步丰富境外投资者可投资品种、提高其投资便利性后,ETF市场有望迎来增量资金,推动ETF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他进一步指出,ETF纳入互联互通对两地ETF市场的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影响。首先,丰富了投资品种,深化了两地资本市场的融合,可以增强两地市场对资金长期配置的吸引力;其次,将中国ETF市场的投资者基础扩大到海外,有助于改善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未来,机构在ETF投资者中的占比将有望提高,推动资本市场和资产管理行业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最后,ETF的纳入有望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的地位,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南粤老牌基金公司南方基金也录得7只入围产品,总规模634.1亿元,其中仅一只中证500ETF规模就达419.4亿元。

对于ETF的“进入”,南方基金认为,将ETF纳入互联互通,将以产品的形式建立新的资金渠道,使两地投资者可以通过ETF自由投资对方市场,进一步丰富互联互通交易品种,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机会。一是有助于境外投资者进一步投资a股市场,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和分享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从而推动内地ETF行业和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二是有利于丰富境内投资者跨境投资工具,满足境内投资者日益增长的全球资产配置需求。三是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促进我国资产管理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对于内地基金公司来说,ETF的互联互通有利于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一方面,内地ETF在港交所上市交易也是ETF管理人的宣传推广,是内地基金公司“走出去”的又一步,有利于提升内地基金公司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展内地基金公司的国际业务,扩大海外客户群体,培养跨境服务能力。未来,香港市场也将成为ETF的另一个重要战场。

此外,银华基金、鹏华基金、博时基金和平安基金入围产品分别为3只、2只、2只和1只,入围产品总资产分别为87.3亿元、118.3亿元、98.0亿元和79.6亿元。其中,鹏华基金入围的两只产品分别是鹏华葡萄酒ETF(512690)和鹏华国防ETF(512670)。

鹏华葡萄酒ETF基金经理张玉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纳入合格ETF是互联互通机制的又一标志性扩容事件,也是港股通后续制度的重要改革。虽然短期直接影响可能不大,但中长期影响深远。两地ETF也将从“互联互通时代”进入“互联互通时代”,这也是互联互通机制扩容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不仅有利于丰富交易产品类型,为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资本市场提供更多便利,而且对促进两地资本市场相互融合和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张玉香特别强调,这次将帮助国际长期投资者投资a股,对a股的影响比港股更大。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互联互通成为境外投资者配置a股的主要方式之一,纳入ETF意味着为境外投资者配置中国资产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配置方式;第二,ETF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透明度、交易便捷等产品特征。,而且还能有效分散个股的风险敞口,符合国外的投资理念和配置要求;第三,互联互通纳入行业ETF,有利于海外投资者更便捷、更精细地布局a股子行业和热门赛道。

博时基金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由于投资者的需求丰富多样,内地市场的ETF更活跃,规模更大,可以通过互联互通机制为投资者提供更具流动性的标的和选择。香港市场有一些独特的细分市场和指数,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可以给内地投资者一些新的选择。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人的法律责任。版权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邹秦永,经济观察报记者

深圳采访部记者
重点关注金融市场交易主体(主要包括公私募基金、社保基金、证券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和华南上市公司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32800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5
下一篇 2022-08-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