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第1张

组合措施加力 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

新华社北京六月三十日电。6月30日,《经济参考报》刊登了一篇记者撰写的文章《多措并举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文章说,现在是毕业季。2022年高校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首次突破1000万人。如何抓住求职关键期,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加大稳岗扩岗力度,拓宽各类求职渠道,精准提供帮扶服务...《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多部门、多地、高校齐抓共管,打出了“力度”和“温度”的组合拳。

——抓住求职关键期,减负、稳岗、强岗、扩岗。

“今年,中国有1076万大学毕业生。随着毕业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就业压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傅近日表示。

如何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就业补贴、一次性扩岗补贴、减免税...近期,相关部门不断加大稳岗扩岗支持力度,不断“推陈出新”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激励措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杨银凯28日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更多企业复工达产,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就业能力。引导各地尽快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补贴政策,对吸纳一定数量高校毕业生就业且符合相关条件的中小企业,在安排纾困资金和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时给予倾斜支持。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岗位,很多地方也以“扩岗”为重点。

通过山东大学书记校长访企扩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为学生就业开辟了一条新的空路径。受益于专项行动,山东艺术学院2022级硕士毕业生傅友峰获得了荣成市文化馆非遗岗位的面试机会。

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2169所高校通过实地走访、视频会议等方式,走访用人单位5.8万家,拓宽毕业生就业岗位114.9万个,提供实习岗位44万个。

深挖岗位资源,很多地方也明确了具体指标。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处处长陶思敏介绍,2022年,广东省统筹事业单位、国企、基层项目、高等学校招生等政策性岗位28.3万个,比2021年增加近4万个。实施民营企业招聘“1+1”行动,鼓励和引导每家民营企业拿出一个以上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增加招聘频率,拓展线上线下渠道。

“之前因为准备考研错过了秋招,工作也耽误了,很着急。毕业前,学校及时举办线下招聘会,给我们送了一颗‘定心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2022届毕业生杜文喜最近成功与比亚迪签约。据悉,该校为2022届毕业生举办了711场线下专场宣讲会,11场综合性、行业性、区域性大中型招聘会,1825家企业到校参加。

“开通微信官方账号,完善个人基本信息,浏览精准就业信息,填写简历,去视频招聘会做宣讲会,在线面试……”长沙理工大学路桥与渡江工程专业的小曾很快就完成了就业面试流程,与某公司达成了就业意向。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曹颖表示,学校的“云就业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精准“画像”毕业生和岗位需求,有效对接供需。

加大招聘频率,拓宽线上线下渠道,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求职送去“及时雨”。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自1亿人网络招聘专项行动以来,截至6月5日,已有34万家用人单位发布了977万条岗位需求。6月27日至7月3日,百日网络招聘活动还将推出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6场专场招聘活动,2.9万家用人单位提供25万个岗位。

在当地,广东2022年组织了2000多场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包括100多场大型招聘会。针对疫情影响,增加网络招聘频率,推广使用“跟岗直播”、“隔岗[/k0/]”、“视频面试”等有效模式,推进“云配”。

湖南省充分利用“云就业”智慧平台,2022年共举办大中小网络专场招聘会4124场,参会企业4.66万家,学生26.58万人,就业岗位30.99万个。

——助力“保求职”“一人一策”精准服务

“一生一本书”、“一生一策”,保障人和“点对点”服务,为每一位困难群体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导师,精准推送每人不少于三份工作...武汉轻工大学对467名建档立卡的2022届毕业生进行了重点帮扶,帮扶覆盖率达到10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文军说,学校专门为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的毕业生建立了帮扶档案,采取“终身政策”,精准帮扶。共为475名2022届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32.54万元。

提供连续性就业服务,加强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更显“温度”。

近日,人社部部署7月至12月。通过开放未就业毕业生求职登记、完善实名帮扶、加快事业单位岗位落地等9项措施,集中解决2022年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和35岁以下失业青年。在当地,广东对困难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的精准服务,每人至少提供3-5条定向岗位信息。充分利用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困难毕业生100%能够就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中国就业研究院研究员毛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当时正是高校就业旺季,多个部门齐心协力,以各种方式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下一步,要充分发挥政府宣传部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和招聘平台的“信息传递”和“桥梁连接”作用,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分类指导和精准政策。

“目前,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措施充分利用了财政、税收、行政和营销的组合,兼顾了短期和长期、直接和间接的效果。复旦大学全球科技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认为。为提高就业效率,他建议加快构建弹性就业体系,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市场化培养模式;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手段,实现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信息动态互联,以及人与岗位的精准匹配。(记者班邵鲁文黄李伟北京济南广州长沙武汉报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3225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4
下一篇 2022-08-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