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触底!卖房大增%,郁亮说对了?


果然触底!卖房大增61%,郁亮说对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沈南

6月30日,第三方房产机构克而瑞发布了2022年6月及上半年百强房企销售数据。

6月份,百强房企业绩规模环比大幅增长61.2%,招商蛇口、滨江集团、法华股份等多家房企环比增幅超过100%,基本印证了前两天万科董事长郁亮在股东大会上“短期市场已经见底”的判断。

但上半年百强房企累计销售额同比下降50.3%,与前5月相比仅略有好转。在此背景下,备受关注的央企地产龙头保利地产实现了“弯道超车”。2021年上半年,保利合同销售金额有史以来首次超越万科,头部房企“碧万恒”的格局被改写为“碧万宝”。

后市分析认为,在基数明显下降、疫情稳定、放松政策有效、前期需求释放的综合作用下,单月房地产销售同比降幅将大概率收窄。但在长期普遍的悲观情绪下,地产股已经积累了足够的上涨势能,随着分歧的进一步收敛,“后续大机会的曙光就在眼前”。

7家房企环比涨幅超100%

2022年6月,行业规模房企积极推盘营销,冲刺半年业绩。

克而瑞数据显示,百强房企实现销售营业额7329.7亿元,月度业绩规模环比增长61.2%。同比来看,6月份百强房企的业绩降幅也明显收窄,从5月份的59.4%下降到6月份的43%。

6月份,多家大型房企项目表现良好,月度表现突出,如中海、华润、绿城、招商、金地、绿地、滨江、金茂、越秀、法华、仁恒等企业,月度业绩环比增幅均超过60%。其中,仁恒置地、招商蛇口、滨江集团等7家房企环比增长超过一倍。滨江集团6月也有多个新开盘项目,杭州多个项目新开盘或预批,公司也连续两天领涨地产股,涨停涨幅超过6%。

但1-6月累计表现显示,行业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百强房企累计销售金额同比降幅仍达到50.3%,与前两个月基本持平。从大型房企上半年业绩目标完成情况来看,在公开披露年度目标的大型上市房企中,截至6月底,大部分企业的目标完成率不足40%,有近一半甚至不足30%。即使是表现最好的滨江集团,目标完成率也只有45.6%,而民营房企中最稳定的龙湖集团,完成率也只有28.6%。

保利销售规模首次超越万科

中国基金报此前报道,2022年3月11日,保利发展逆势上涨,市值定格在1943亿,超过万科的1936亿,创造了两家上市17年的历史。如今,短短三个多月过去了,保利在销售规模上首次超越万科,跻身行业前两名,排名仅次于“宇宙房企”碧桂园。

克尔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保利和万科的销售规模已经是微乎其微的差距。按照全口径数据(即“合同销售金额”),保利发展为1592亿元,万科为1673亿元,相差81亿元。保利的股权维度是1066亿元,万科是1087亿元,相差只有21亿元。

6月,保利继续大踏步前进。月合同销售金额约510亿元,万科约275亿元。保利是万科的1.85倍,保利的股权出售金额也远高于万科。这样算下来,今年上半年,保利累计合同销售金额达到2102亿元,而万科为2096亿元,略超7亿元;保利和万科累计股权出售金额分别为1408亿元和1362亿元,保利超过46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保利这次销售规模是否超过万科,是偶发事件还是趋势性转折。可能要等年度数据出来后才能完全“定论”,但后一种情况的概率更大。

回顾历史,两大地产龙头的战略和经营策略在四五年前就已经完全分化,保利超越万科只是时间问题。2017年,保利地产还只是当时的行业第五。时任董事长的宋广菊提出要“重回行业前三”,而万科董事长郁亮在2018年喊出了“活”,使得销售、土地储备、融资、管理都发生了质变。2022年,保利依然看好。新任董事长刘平提出要“争取一个又一个”,郁亮则从“白银时代”跳过“青铜时代”,直接抛出“黑铁时代”论。

经纪人:“一个伟大机会的曙光已经来临”

6月房地产销售数据环比回升,也在多数券商地产研究员的预期之内。

证券分析师任和和王认为,目前市场对房地产的看法已经从政策“放松共识”阶段转向“根本分歧”阶段。5月销售数据恶化趋缓,6月高频数据销售回暖迹象逐渐显现,基本面分歧有所收敛。该行业的根本弱点仍在继续,信贷危机尚未完全克服。在长期普遍的悲观情绪下,房地产板块已经积累了足够的上涨潜力。

其表示,在基数明显下降、疫情趋稳、放松政策效果以及前期需求释放的综合作用下,单月销售额同比降幅将大概率收窄。随着分歧的进一步趋同,“后续大机遇的曙光就在眼前”。建议在开发中优先选择短期布局基本面差异带来的“黄金买点”,长期布局行业模式改善带来的新生,以及周转慢、有意愿、有能力加杠杆的房企。7月将万科A、保利发展、金地、绿城中国、招商刮起、壳牌W组合推荐。

中信证券分析师和张也认为,市场将沿着从销售到投资再到信贷的路径复苏,而销售的复苏才刚刚开始。这种复苏顺序决定了政策力度可能与基本面复苏长期共存。对于房地产开发行业来说,过去9个月的拿地规模足够有用,可以用来判断企业的信用、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相对于民营房地产公司,民营物业管理公司更容易走出困境,虽然国企在物业管理行业也有竞争优势。

浙商证券杨凡表示,此轮需求修复受宏观因素和房地产供给侧长期调控政策影响,将是一次长期修复。需求的长期修复意味着淘汰赛没有结束,房地产行业的供给侧出清还会继续。总量还在,行业继续出清,意味着行业中长期集中度提升的逻辑不变。龙头公司在周期下行时仍能补充优质土地储备,在后续市场修复期推出商品价值,抢占市场修复机会方面具有优势。

编辑:船长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享有本平台发布的原创内容的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3058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