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立马赚

苹果立马赚,第1张

苹果告别“躺赚时代”?

|虎嗅科技集团

作者|丸山

头部|电影《让子弹飞》

经过十年的讨论,欧盟统一收费接口终于到了最后一章。

布鲁塞尔当地时间6月7日,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一致同意,2024年秋季以后,所有在欧盟销售的移动电子产品必须使用USB Type-C接口作为通用充电端口。

欧盟委员会表示,“这是一种减少电子垃圾、方便消费者的尝试。”根据他们的计算,这将为欧洲消费者每年节省超过2.5亿欧元,每年减少1.1万吨电子垃圾。

对于已经实现Type-C普及的Android厂商来说,这一规定无关紧要,但苹果将不得不面对取消欧洲过去十年一直使用的Lightning接口。

苹果之前已经多次抗议这项规定的实施。“我们仍然担心,只允许一种类型的充电器会扼杀创新,而不是鼓励创新,这反过来会损害欧洲和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利益。”

这里面有一个很吊诡的逻辑:当iPhone 12系列的充电头被取消时,苹果给出的解释是有利于环保,但当欧盟提出统一充电口以利于环保时,苹果认为这阻碍了创新...

即使按照苹果的逻辑来解释这个问题,自己的Lightning接口在过去十年也没有什么创新。归根结底,在充电口的问题上,苹果恐怕是出于环保和商业的考虑。

照明背后的商业

USB Type-C和Lighting在性能上孰优孰劣,几乎是一个毫无争议的话题。

2012年闪电出来的时候,这种可以实现正反盲插的接口还是比较先进的,但是它的问题是升级潜力非常有限。相比之下,两年后推出的USB Type-C,经过几代USB 3.1-USB 4.0标准升级,已经支持40GBbps的传输速率。USB PD 3.1快充协议生效后,其最大充电功率也从之前的100W升级到了240W。

苹果难道不知道USB Type-C的技术优势吗?他们太了解了。

“我们为iPad Air带来了备受期待的功能‘USB Type-C’,可以将数据传输速度提升至每秒5千兆位,比上一代Air快十倍。”这是苹果在iPad Air4发布会上对Type-C接口的解释。

但对于苹果来说,知道差距并不意味着必须改进,因为灯光接口关系到苹果数十亿美元的Mfi项目。

Mfi(Made for iPhone/iPod/iPad)是苹果授权给第三方配件厂商的项目。这个项目早在iPhone 5时代就已经开始实施,Lightning数据线内置的一个芯片起到了识别的作用。如果使用未通过Mfi认证的第三方数据线,手机连接后会弹出警告提示,表示该配件与本机不兼容。

通过这个项目,苹果几乎实现了第三方零件厂的“无差别收割”。

与APP store直接向开发者收取的“苹果税”不同,苹果向申请Mfi认证的厂商收取更多的“成本费”。例如,根据《国家商报》的报道,苹果公司将向申请制造商收取超过2000美元的认证费。如果认证失败,这笔费用将不予退还,制造商必须重新申请认证。

当然,相比之前的一次性费用,真正的成本是闪电芯片。苹果规定这个芯片必须从指定的IT元器件经销商安富利购买。每个芯片的采购价格是2.1美元,已经超过了数据线本身的线材成本。加上关税、人工等额外成本,每根授权Lightning数据线的成本会比普通数据线高出20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苹果改用C52芯片后,配件成本略有降低,第一代C10芯片单颗成本高达2.98美元。

因为苹果一直没有公布Mfi项目的营收,第三方配套厂商良莠不齐,所以很难直接估算Mfi给苹果贡献了多少利润。但从近两年国内第三方厂商在全球市场的增速来看,这个市场的规模不容小觑。

比如iPhone 12发布的时候,苹果把USB A—Lighting接口换成了USB C—Lighting接口。国内安科创新抓住机遇,成为全球首家获得该数据线Mfi认证的厂商。凭借相对较低的售价,安科创新的iPhone数据线/充电头在北美的销量仅次于苹果。

安科创新财报显示,2021年公司在北美实现总收入63.41亿元人民币,充电业务贡献了44%的收入,其中大部分是苹果Mfi授权的相关产品。这只是一家公司,苹果这个项目的盈利能力可见一斑。

需要注意的是,苹果的Mfi认证绝不仅限于Lightning数据线。苹果在其官网列出了Mfi项目支持的列表,包括车载播放器、音频附件模块、Magsafe充电器模块、lightning模拟耳机模块等等。

有人可能会说,苹果作为一家年收入超过3000亿美元的公司,不会过多纠结于这个数十亿美元的市场。

但就算苹果对这部分收入不屑一顾,也一定会在意对生态链的掌控。与USB Type-C的开源生态不同,从初代iPhone的30针Dock接口到Lightning接口,苹果一直坚持封闭生态的理念。如果加入Type-C协议,就意味着任何手机厂商或者第三方厂商都可以接入苹果的端口,这恐怕是苹果所不能容忍的。

但问题是,即使欧盟不出台规范充电接口的法案,苹果的照明接口能高枕无忧吗?

后闪电时代,苹果做无孔手机吗?

欧盟力推的收费接口标准除了影响Mfi项目的收入,还可能造成一系列相关影响。

关键问题是,苹果会在其他地区继续使用Lightning接口吗?目前看来,这样做是有风险的。

首先,Lighting接口和Type-C接口的大小不一样。如果苹果遵循两个接口,那就意味着未来发布的每一款产品都要设计两个不同的模具,这对于一直强调品控的苹果来说不太可能。

其次,即便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统一充电接口的呼声也是甚嚣尘上。

今年年初,网易CEO丁磊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统一收费接口”的提案,得到了工信部的回复。“大力推进充电接口和技术的融合,有利于减少电子垃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推动国家标准的制定,推动充电接口和技术的融合统一,努力推动消费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此之前,不少国产手机厂商已经开始讨论通用快充协议,以解决目前市场上各厂商快充不兼容的问题。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在内的多家厂商也成立了“广东省快充行业协会”。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国内充电接口甚至充电协议的整合将是大势所趋。

要适应这种趋势,前提是手机厂商至少要支持现在业界通用的Type-C标准。

即使不考虑政策和市场趋势的变化,就灯光的接口而言,确实无法满足目前智能手机的发展需求,甚至连自己iPhone的需求都无法满足。

例如,在iPhone 12 Pro型号上,iPhone已经支持4K ProRes无损视频录制。但在这种格式下,十几分钟的短视频就要产生几GB的容量,光接口的传输速度根本无法满足短时间内大容量文件的传输需求。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苹果Lightning接口的设计基本没有可扩展的冗余空。

下图是lighting接口和Type-C接口的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Lightning的8针接口只有一个用于电流传输,最大电流不会超过3.3A四条数据传输线的最大传输速度只能达到480Mbps。这些设计缺陷是后期优化解决不了的。

当然,苹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这家公司并不愿意致力于USB-IF,一个由2000多家企业共享的第三方协议。

因此,苹果希望在取消Lightning接口的同时,绕过业界常用的Type-C协议,继续保持对闭源生态的控制。目前看来,苹果很有可能通过打造“无孔手机”来实现这条路径,即直接取消充电插座,让手机无孔。

这不是幻想。苹果是第一个取消3.5mm耳机孔的厂商,也是第一个加入eSIM的厂商。如果说前者是为了推出AirPods的权衡,那么第一个加入eSIM的只能用取消SIM卡槽来解释。

对于苹果来说,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无孔版iPhone”将使各种MagSafe无线充电配件成为刚需。届时,苹果可以借助环保话题更公开地销售配件。

但考虑到Magsafe系列产品目前相对较弱的传输能力,以及用户更关心的隐私和安全问题,如果苹果真的推广“无孔手机”,消费者能否接受还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29270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2
下一篇 2022-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