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沉迷游戏的孩子都在寻找精神归属。
只有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被关心、被认可,他们心中那颗向上的种子才会破土发芽。
作者|可乐妈妈
去年年初,发生在儿子身上的那件事,至今还萦绕在我心头。
事情是这样的:
我12岁的儿子刚上小学就戴上了眼镜。后来因为经常使用电子产品,他的近视一直在加重。
我和老公看在眼里,急死了。我们一直要求他不要看更多的屏幕。
可是,那天,儿子不知道跟哪个同学借了手机,躲在被窝里偷偷玩。
结果不小心把手机打到眼睛上了。
据他说,当时只觉得头晕,没当回事,就继续玩。
没想到,睡觉前,他使劲揉了揉眼睛,再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好像被蒙上了一层黑布,什么也看不清楚。
儿子大惊失色,一边举起手机,一边喊道:
“妈妈,妈妈,我看不见了!”
当时我和老公都惊呆了,连夜带孩子去医院急救。
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告诉我们,孩子右眼视网膜大部分脱落,即使马上做手术,他眼睛的高度近视也有可能继续发展。
最坏的结果就是完全失明。
得知这个消息后,一向冷静沉稳的丈夫突然被榨干了力气,一下子坐在了地上。
而我,把脸埋在里面,泪流满面。
哭完之后,我愤怒地掏出儿子紧紧攥在手里的手机,砸了个稀巴烂,苦涩地想:
“这该死的手机!”“这种无良游戏!”“我儿子的人生会被他们彻底毁掉!”
那天在医院,医生首先给我和老公解释了视网膜脱落的原因。
比如高度近视,外伤严重。
比如长时间熬夜,或者某段时间注意力集中过度用眼。
说完,那个看起来比我大几岁的女医生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孩子还小,家长一定要多注意。像我之前遇到的一个沉迷网络的男生,一年内视网膜脱落两次,做手术也没用。”
医生的话字字戳心。
儿子沉迷游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记得有一年过年,我和老公带着儿子回老家。
家里的老人很久没见到他的孙子了。一见面就忙前忙后,一大堆好吃的出来了。他请求帮助。
但儿子的眼睛一直盯着手机,面对老人的热情也只是敷衍。
老公发脾气了,抢了他的手机,命令他和家人通话。
结果儿子比他爸还生气,当场暴跳如雷,一遍又一遍的吼:“把手机还给我,还给我!”
没办法,老人只能打圆场:
“快回来,快回来,让孩子们玩得开心。”
之后,我向老公要了一部手机,塞回儿子手里,这才止住了他的哭声。
那一瞬间,我觉得他看起来不像我的孩子,而更像一个瘾君子。
而手机,就是他的解药。
我也经常感到困惑:
这个手机有什么好玩的?我的儿子怎样才能让眼睛睁开一秒钟?
直到儿子被推进手术室,医生的话还在耳边回响,我只觉得心里千斤重。
那天,我暗暗发誓:
无论如何,一定要让儿子戒掉手机,把他变成一个正常的、阳光的、积极向上的少年。
为了这个目的,我和老公把家里所有的电子设备都收了起来,把手机密码都改了,甚至把电视机都搬到了亲戚家。
儿子看到我们是认真的,也没办法。
没想到,没过多久我就意识到不对劲了。
有一次不小心打开了手机的“屏幕使用时间”,发现一天竟然高达8、9个小时。
不用说,我儿子肯定是趁我们睡着的时候偷偷破解了手机的密码。
那天晚上,我儿子真的溜进了我老公的卧室,被我当场抓住。
他告诉我他已经试了出生日期,身份证号,楼层号,纪念日等等。我们一家三口一个接一个,并且已经解锁了手机密码。
每天晚上,他都会偷偷地把它带回房间玩一会儿。
玩完后我会给手机充电,确保不会因为电量而起疑心。
没想到,一直学不好的儿子,为了打游戏,居然能想出这么多“妙招”。
我和老公欲哭无泪,对视一眼,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苦涩和无奈。
但是,我们都想过破解手机,改密码,装监控的办法。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们甚至求助于心理咨询师。
咨询师告诉我们所有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都在寻找“精神父母”。
很多孩子无法从真实的家庭生活中感受到爱和接纳。
他们每天睁开眼睛看到的都是父母的指责和批评,所以会去虚拟世界寻找被需要、被关注、被肯定的满足感。
听了咨询师的解释,我恍然大悟:
或许,不是手机带走了我的孩子,而是我自己把孩子推到了手机上。
一直以来,我和老公都是比较含蓄的,甚至一些传统的父母也很少表扬孩子,更不用说直接表达爱意了。
儿子每天回家后,话题基本都围绕着“作业写完了吗?”“你考了多少分?”
而手机,自然成了他孤独时的救命稻草。
知道了这些,我感到内疚。
儿子放学回家,我在饭桌上试探性地问他:
“孩子,你平时玩什么游戏?能不能推荐给你妈妈,让她体验一下?”
可能平时我对游戏的厌恶太明显了吧。听完,儿子警惕地看着我:
“你这是什么意思?最近没偷偷玩手机。”
我没有放弃。我继续和他“套近乎”,告诉他一些我在网上找到的关于这个游戏的信息。
儿子来了兴趣,告诉我他玩的不是最流行的游戏,是生存游戏。通关过程需要他的队友的合作。
因为他技术好,不骂人,很多朋友都喜欢和他组队。
看我心情不错,他试探性地提出可以玩个游戏给我看看,我点头同意了。
没想到,儿子一上网,私信无数。
有人问他儿子为什么最近不玩了。有人说他开了一个宝,一直替他保管。还有人邀请他马上组队。
看着儿子手术时自信淡定的样子,我有一瞬间的恍惚:
印象中,儿子没什么特长,学习不好,特别内向。
自从他开始沉迷游戏,周围人对他的评价一落千丈,变得“喜怒无常”“无可救药”。
没想到,在虚拟游戏里,我居然看到了儿子的另一面:
他很聪明,即使没玩过地图,也能很快找到过关的窍门。
他很有耐心,从不因为队友的失误而发脾气;
他也很受欢迎,在游戏里有很多朋友。
直到这一刻,我才知道,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没有存在感,有小毛病的儿子很多。事实上,他们渴望得到认可和尊重。
游戏,也就是他为自己找到的避难所,帮助他隔离了外界所有的忽视和批评。
游戏结束后,儿子果断把手机还给了我,虽然还意犹未尽。
我想了想,把咨询师说的话告诉了儿子,并向他道歉:
“以前爸爸妈妈对你不够重视,让你失望。”
但是儿子摇了摇头。
“对不起,其实我知道总是玩手机不好,但是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那天,我和儿子聊了很多。
也是第一次知道儿子为了戒掉打游戏,曾经让同学帮他改密码。
但是当他转过身来,面对我和父亲依次的哭诉、谴责、说教,他自暴自弃,重新找到了自己的账户。
记得在《正面管教》一书中看到这样一段话:
“作为父母,当我们发现孩子有某种不良行为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愤怒、羞愧和绝望。而是要明白,这里至少有一半的责任是父母的。”
经历了这一切,我才真正理解了这段话的含义。
每一个满身问题的“熊海子”其实都在哭着说:
“爸爸妈妈,帮帮我。”
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不是发脾气或者讲道理,而是在父母的引导下,一起寻找战胜问题的方法。
于是,我和儿子约定,一起努力。
同时,还进行了以下更改: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禁果效益”,指的是因为“逆反心理”,越受限制的东西对人的吸引力越大。
这一点在孩子玩手机的情况下尤为明显。
没收手机断网反复说教...
这些方法只能管一时,管不了一辈子。
与其用压制、控制、勒索等手段来制服孩子,不如结合实际,探索一条学习与玩耍的平衡之路。
我发现,在儿子玩的游戏中,较大的任务往往被细化为一系列的小挑战。
在打通最后一关之前,玩家会先面对更容易的对手,磨练技巧。
在通过的过程中,不仅头衔会不断升级,自信心也会逐渐积累。
其实对于一个动力不足的孩子来说,努力学习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在了解了游戏的机制后,我和儿子设立了一个学习目标,并称之为“终极Boss”。
并和儿子制定了一个“通关”计划。在期末考试到来之前,我一步一步地“闯关”,把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当成一种有待提高的技能。
整个学习过程中,尽量设置模仿游戏。
过了一段时间,儿子走神的频率真的越来越少了。
记得儿子小时候,我工作很忙。
每次他吵着要我给他讲故事,一起玩,我总是把手机扔给他,让他玩一会儿。
后来,当我试图让儿子远离他的手机时,我发现他深深地卷入了游戏。
《习惯的力量》这本书告诉我们:
任何习惯都不会因为空而消失,而是会被另一种新的习惯所取代。
意识到这一点,我决定和孩子一起培养新的习惯。
因为儿子平时喜欢看那些野外生存节目,所以我加入了很多露营徒步团,买了相关装备,利用周末和假期一起去了很多地方。
还找了一家可以开卡丁车,可以玩真人CS的店,弄了一张会员卡奖励尽量不碰手机的儿子。
虽然儿子的成绩没有提高,但是丰富的业余生活让他健康快乐。
在学校里,我有可以相处的朋友。
在融洽的亲子关系和友好的同学关系滋养下,儿子遇到烦心事的第一反应终于不再是点开游戏界面。
当时儿子试图通过修改密码退出游戏。
可惜,因为我和他父亲的“拖泥带水”最终没有成功。
但我大大地表扬了儿子,鼓励他想新的办法。
有一天,儿子兴奋地告诉我,他在一本叫《动机心理学》的书上看到这样一种方式:
删除保存的进度。
这一局打了四分之一或者一半,又要重新开始。
这样一来,游戏中那些新鲜刺激的部分就会消失。
而且,把之前玩过的部分再玩一遍会很无聊。
即使我们妥协了,我们还是决定再玩一次。
之前删除游戏进度退出游戏的经历也会让人产生强烈的羞耻感和厌恶感。
听完之后,我开玩笑地问儿子:
“你会因为舍不得删除进度而哭吗?”
但是儿子坚定地摇了摇头,用大人的口吻说道:
“算了,还是你和我爸更重要,但我不想再看到你哭了。”
之所以讲我家的故事,是为了给那些因为孩子的不当行为而陷入焦虑的父母们打气。
希望以后我们面对孩子的问题时,都能意识到孩子身上的每一个“过错”,父母都要承担一半的责任。
最终,能够帮助孩子克服问题的,从来不是来自父母的控制和羞辱。
而是来自父母的接纳、理解和信任。
点击“喜欢”,希望我们的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逐渐自律,高效,重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