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白帽节

芬兰白帽节,第1张

在芬兰,“五一”不仅是劳动者的节日,也是大学生的节日,是芬兰人庆祝春天到来的狂欢节。因在码头附近为“哈维的阿曼达姑娘”雕像戴上学生帽的仪式,也被称为“仇恨节”。

庆祝方式

4月30日,在芬兰赫尔辛基市中心的南码头广场,戴着白色圆顶黑檐帽的大学生们喝着香槟。那天是芬兰大学生一年一度的节日——帽子节。来自赫尔辛基的大学生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南码头广场,在广场中心的圆形喷水池为哈维斯·阿曼达少女铜像举行戴帽仪式。同时,在场的大学生戴上象征大学生的白帽子,喝下准备好的香槟,祝贺他们自己的节日。

起源

在芬兰的赫尔辛基,每个人都知道哈维斯·阿曼达。她是一个站在市中心南码头广场圆形喷泉里的裸体少女铜像。她面朝大海,一手托着下巴,静静地凝视着芬兰湾,被誉为“海洋女神”。据说《阿曼达》是本世纪初芬兰著名雕塑家维勒·瓦尔格伦(Vile Vallgren)在巴黎创作的。

1877年,22岁的瓦尔格伦去巴黎深造,在那里生活了36年。一个在异国他乡的艺术家,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深深的眷恋,他的艺术创作也流露出这种深深的眷恋。1905年,50岁的瓦尔格伦以一名在巴黎留学的芬兰女孩为模特,成功塑造了阿曼达的形象。1907年,这座裸女雕像在巴黎展出。

第二年,阿曼达出现在芬兰首都的中心。雕像揭幕后,当地许多女性和保守派反对在公共场所展示裸女,认为这是有害的。而阿曼达端庄秀气,温文尔雅的举止,婀娜流畅的线条,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清纯少女的内在美和外在美,深得大学生们的欣赏。在他们的保护下,阿曼达的雕像一直保存在南码头广场。如今,这座铜像已经成为赫尔辛基的象征。无论春夏秋冬,来这里观光的游客都要和她合影。

然而,阿曼达雕像前最忙碌的一天,是每年4月30日的大学生戴帽节。这一天,阿曼达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据说本世纪初,五一前夕,一群大学生在阿曼达雕像附近的Kewahorn酒店聚餐,开了一整夜的派对。在庆祝的时候,他们突然想到阿曼达独自站在寒冷的夜晚。学生们马上从酒店买了一块桌布,给阿曼达披上。一个年轻人灵机一动,从头上取下了只有大学生才有资格戴的白色圆顶黑边帽,戴在了阿曼达的头上。此后,每年五一前夕的深夜,总有大学生为阿曼达戴上白帽子。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年一度的固定节日。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维护公共秩序,在芬兰警方的建议下,戴帽活动被改为每年的4月30日下午。届时,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几乎都是大学生,将聚集在赫尔辛基市中心的南码头广场。人群中也有即将在近期参加高考的少年。一些风度翩翩的长者尤其引人注目。从他们随身携带的破旧泛黄的大学帽可以看出,他们曾经是大学生。

相关习俗和活动

在节日那天,所有年龄的人都戴上他们的学生帽。他们聚集在哈维斯·阿曼达一个女孩的铜像前清理雕像。大扫除结束后,他们戴上象征大学生的白帽子。许多学生在那天喝啤酒和其他含酒精的饮料来表示他们的庆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tour/29530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