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长期视角看城镇化的方向与重点

从中长期视角看城镇化的方向与重点,第1张

下半年经济智库谈

冯逵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提出“新型城镇化要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和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上述要求,对于我们认识下半年的工作,特别是规划“十五”期间城市化、城市和区域发展面临现代化的趋势和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高度重视城镇化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城镇化的作用,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在实践中,地方对城镇化的认识有些摇摆不定。就笔者接触的范围而言,有人认为党的十九大强调了区域协调和乡村振兴,但没有具体提到城镇化,似乎说明城镇化不重要;有人认为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在政策重点上存在一定矛盾;有人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后,大城市就业难,应该推动农民工返乡,改变原有的城市化路径,等等。上述观点和认识,有的已经澄清,有的还不同程度存在。中央政治局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明确强调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对城镇化在现代国家建设新时期的重要作用作了高层次、方向性的总结。这是我们判断城市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的基本依据。

第二,要把握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政治局会议强调了新型城镇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外延有不同的理解。基本共识是,新型城镇化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这里的“人”涵盖了新老市民等各类人群,现在和未来的人,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各种合理需求。因此,新型城镇化的道路就是通过城镇化和城乡发展来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

就我国国情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最重要的任务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截至2019年底,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也就是说中间相差16.22%,对应的是已经在城镇落户的约2.3亿人尚未能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待遇,更别说成为新市民了。考虑到城镇化还有2亿多现有的农业转移人口,推动4-5亿人在城市定居,成为新市民,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城镇化最大的任务。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可以有效刺激投资和消费。例如,建造农民需要的住房,相关的投资效果非常显著;促进农民成为新市民,因为人口集聚,可以产生城市经济分割的需求,等等;改造城中村、棚户区、旧住宅区等。,也具有刺激投资、促进消费的意义。相反,如果离开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主线,城镇化就会演变成“房地产化”、“土地城镇化”、“把农民赶上楼”等等。可能会出现无效投资,消费几乎不会有起色,各种资源可能会被浪费,各种政策会被抵制。

第三,重点建设城市群、都市圈等大型经济实体。城市群和都市圈不同于单个城市实体。在中国的特殊情况下,城市群和都市圈不仅仅是城市,乡村被忽略了。

“十二五”以来,我国规划了19个城市群,近年来规划建设了30多个都市圈。城市群和都市圈的人口和经济占全国的70%以上,未来新增城市化人口将主要集中在城市群和都市圈。推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根本性、紧迫性、全局性、长远性意义十分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城市群和都市圈,就是稳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

总体上看,我国城市群和大都市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核心城市的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县城等中小城市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小城镇的特色和差异化分工优势有待进一步形成;城乡要素需要进一步实现自由流动,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需要缓解;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基础设施和要素之间的联系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说明城市群和都市圈成长性强,发展潜力足,未来巨大空,是投资建设的重点。

第四,进一步突出大都市区的地位和作用。从理论上讲,城市群与都市圈之间存在着多层次、多元化的关系。根据此前相关部委文件精神,都市圈被纳入城市群。这一次政治局会议将城市群与都市圈并列,都市圈得到进一步确认。在我看来,我们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都市圈的功能。

首先,都市圈是有效投资的理想空空间。中国城市化率超过60%,核心城市进一步集中发展,中小城市发展加快,城市间通达性显著提升,都推动都市圈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都市圈的“内城”、“外城”、“内村”、“外村”发展良好,吸引了城市要素,投资和消费蓬勃发展。目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一味“摊大排档”。还不如紧紧抓住都市圈加大投资力度,增加消费热度。

第二,都市圈是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空空间。根据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和华夏幸福研究院的数据,2018年,中国30个大都市圈的平均GDP达到1.55万亿元,大致相当于世界前50名的国家。中国都市圈以航空空、高铁、高速公路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全面铺开。中国都市圈制造业产业集群优势明显。2019年全球智能制造都市圈潜力榜前15名中,中国占据5席。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建设强大的都市圈有利于稳定供应链和价值链,为全球产业经济做出贡献,为自身发展获得新动能。

第三,都市圈是新技术最好的应用空空间。都市圈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场景,有利于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都市圈的深化应用,快速获得效益。近年来,一些都市圈加快推进动态智能感知系统、智联大数据系统、智能应用支撑系统、智能应用系统建设,打造了一批战略性、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骨干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四,都市圈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空。中心城市和周边中小城市共同形成都市圈,人口从几千万到几亿不等,一般是国际性、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经验告诉我们,一旦疫情和其他传染病发生,巨大的人流规模及其传播将大大增加防控难度。疫情各方面对大都市区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为进一步规划、建设和治理一个有韧性、有活力的大都市区凝聚了共识2。

第五,提高治理效率,促进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中国在构建高效治理体系、推动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还存在治理主体不清、目标不明确、方法不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未来应从体制机制上构建高效的治理体系,促进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比如,要加强顶层设计,把国家战略落到实处;在联合编制和实施规划方面取得突破;深化城市群和都市圈要素市场化改革;在投资和税收方面建立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等等。

总而言之,城市化的作用和历史使命远未完成。展望未来,需要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要求,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城镇化主体,充分释放城镇化蕴含的巨大动能。

不想选iPhone 14,还有五款国产手机也很强,用到2025年问题不大 2022年,苹果和华为旗舰手机怎么选? 金秋买点什么好?这几款手机数码产品使用后体验出色,可以参考 2022下半年换机指南:华为苹果一加小米争鸣,这四款机型很难不爱 2022年下半年想换机,三款最值得购买的国产旗舰不能错过 高端旗舰别乱选,这五款实力偏强,你选对了吗? 手机口碑很重要,这四款新机口碑较为出色,你选对了吗? 国产旗舰机怎么选?这三款性能卓越堆料足,款款都综合实力强 覆盖高中低全价位,这四款手机才是2022年的真旗舰,入手不亏 不与iPhone 14和华为 Mate 50 争风头!这四款高性价比手机,覆盖高中低三档 OPPO18年,创新科技越来越多 OPPO看着现在很多一句话重复N多篇的“洗脑式”广告 盘点3K价位几款真香机,颜值拍照都在线,每一款都很值得入手 想要买AirPods Pro 2,现在华强北耳机就能代替,但不建议入手 手机流畅度是否值得重视?OPPO Reno8 Pro上手体验感受 A16芯片被吐槽挤牙膏?游戏玩家更推荐看看这些新机 华为 Mate 50 Pro和vivo X80 Pro这两款手机怎么选择? 今天大家朋友圈最热的话题,应该就是羊了个羊如何闯关吧 iOS 16登上热搜,网友却说摆烂?现在入手骁龙8+旗舰更香 苹果14正式开售!追求高性价比,但更推荐这三款高口碑安卓旗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tech/175636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