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我族内,其心必异是什么意思

    非我族内,其心必异的意思是:不是我们同族的人,他们必定不与我们同一条心。族类:同族的人,《左传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晋书江统传》:“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后用以指门第不相当

    2023-2-10
    100
  • “应如是住,降伏其心”是什么意思?

    金刚经中,须菩提曾白佛言:“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问的是如何控制自己的心。而后,佛告须菩提:“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如我解佛所说义,提问的一刹那,等待回答时,那个心就已经住了。佛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清净心,即心即

  • 同衾是什么意思及读法

    读音tóng qīn(1).谓共被而寝。比喻亲近。 汉 徐干 《中论·亡国》:"苟得其心,万里犹近苟失其心,同衾为远。" 晋 张华 《女史箴》:"出其言善,千里应之苟违斯义,同衾以疑。"(2).谓结为

    2023-2-3
    120
  • <<女训>>全文与翻译

    东汉·蔡邕《女训》 〔原文〕 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咸知饰其面,不修其心。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将何容焉?故览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

  • 知性是指什么意思?

    知性通俗的讲就是:有文化、有内涵、有修养的美丽女性。"知性",德文原文Verstand,也经常被译为"理智"或"悟性"。知性一词,原本是德国古典哲学常用的术语。康德认为知性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认知能力。"知性"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