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风筝读后感200字

鲁迅的风筝读后感200字,第1张

风筝鲁迅读后感 风筝读后感范文

1.鲁迅先生的《风筝》描述:“我”不允许弟弟放风筝,认为“这是没出息的孩子搞的把戏”。看了一本外国的关于孩子的书,才知道玩游戏是孩子最应该的行为,对自己的无礼深感后悔。同时也反映了旧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希望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精神不被虐待和扼杀。

2.多年前北京的那个冬日,鲁迅不喜欢孩子们爱吃的风筝。他认为满天飞舞的美丽风筝是庸俗的,无知的孩子,以至于他讨厌它们。他甚至解雇了他们。看到他们后,他感到轻蔑和鄙视他们。当小时候的弟弟看着鲁迅那些令人讨厌的可以带着灵性飞上天的东西空,鲁迅就把长辈的控制和教训给了弟弟。

3.但就像“所有的爱都不能被俘虏”一样,弟弟正用心在那个破旧的隐秘之地做着一个“叛逆”的风筝。在弟弟美丽而又呕心沥血的作品即将完成的时候,遇到以长辈不可侵犯的尊严折断飞翼的鲁迅,怒不可遏。鲁迅在文中这样描述弟弟见到他时的表情:“他面对着大凳子,坐在小凳子上;他慌慌张张站起来,面无血色。”

4.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那个可怜的、受到惊吓的孩子的脸出现在我的眼前。那是一张我如此渴望得到属于自己的童年幸福的脸,那个美好的梦在慌乱中被折叠。那是怎样的心痛?那种心痛是一个不再生活在童年的成年人能感受到的吗?那是夺取孩子期待已久的美好梦想,占据孩子美好心灵的残酷!我弟弟惊呆了。因为这个,我有了所有这些无声的痛苦。

5.最后,鲁迅明白了。多年以后,他明白了那个本该属于弟弟的梦,那个我们用大人的眼光看似可恨的美!他觉得内疚是对他的惩罚,他要惩罚自己。我跟弟弟谈过这件事,弟弟却以“永远不记得”的态度安抚弟弟的愧疚。这是哥哥的善良,这是哥哥对哥哥的理解。

6.我在这篇文章里读到了淡淡的悲伤和惆怅。这种惆怅在我看到天上飘着风筝的时候就已经被勾起来了。然后记忆就回去了。很多人回忆自己的童年,大多是阳光的。因为当时比较单纯,不懂人情世故。然而,为什么作者会想到自己无意中犯下的一个错误呢?在别人看来,这件事可能被轻描淡写地归为调皮。但他认为自己是在犯“精神上的残忍”,心里时常有一种沉重的负罪感。

7.内疚他自私的折断了蝴蝶风筝的翅膀,同时也无意中抹杀了弟弟小时候的天性。人们总是在无知的时代犯下许多错误,其中一些人在未来意识到它所带来的危害时已经太晚了。无法弥补。也许那个人早就忘记了这件事。既然他已经忘记了,怎么能原谅呢?

8.你童年的所作所为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有的人一生摒弃弱点,逐渐养成健全的人格;然而,有些人深受童年经历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成为性格的缺失,或者成为心灵的沉重负担。

9.作为一个中年人,鲁迅对二十年前发生的事情感到内疚。他必须足够善良和敏感。这是一种良心上的自责和纠正。这种不断的自省使他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也使他的人格更加高尚。

10.当我的思想到达这里时,我会想到我自己的学生。有时候,孩子自以为可以和老师父母分享的快乐,在我们大人眼里是那么的不成熟,可以用天真去责骂和不屑。所以课内外,学生对老师的眼光都变了。他们认为老师和自己不再是同路人。老师是不会和同学一起跳绳、扔沙袋、疯跑的人,所以老师要有老师的样子。

11.理解孩子,保护那美丽的童心花园。也许你能感受到生活中有更多自然真实的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study/94954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29
下一篇 2022-07-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