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位哪家的思想

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位哪家的思想,第1张

名不正言不顺是哪家思想 名不正言不顺是哪家思想家

“名不正,言不顺”是儒家思想。“恶名,恶言”出自《论语·鲁兹》。原句是:坏话不能做,坏话也不能做。这句话的意思是:名不正言不顺,道理无法解释;道理讲不通,事情就办不成。

名实理论介绍

名实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之一。自先秦以来,百家争鸣开始了名实之争。名论的“名”是指名称和形式,“实”是指内容。所以名实之争在中国也可以看作是形式与内容之争。在这场大讨论中,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提出了“正名”的观点。名不正言不顺。

孔子正名论

所谓名分,就是名分和名分。孔子主张“正名”,强调礼义要名副其实,言行一致。孔子以《周礼》为准绳,用自己理想的“名”来修正现实,要求人们修正自己的名字,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做“、臣、父、子”。

孔子认为,君要像“君”,臣要像“臣”。君的道理要符合“君”之名,臣的道理要符合“臣”之名。孔子正名思想具有一定的认识论和逻辑学意义,首次指出事物的名称和概念要与实际事物相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study/10053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2
下一篇 2022-08-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