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管理。西葫芦的种植土壤宜疏松松软,沙土、粘土均可种植。土层越深,越容易获得高产。所以种植西葫芦的时候,一定要把土壤翻得足够松。并在土壤中添加一些农家肥。农家肥包括鸡粪、猪粪、牛粪。这些粪便经过一年的暴露消毒,非常适合西葫芦的生长。并且要用高锰酸钾喷洒土地进行消毒,这样西葫芦在这样的土壤中滋生病虫害的机会就少很多,而且完工的土地要起垄分块。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复合肥30公斤。把肥料均匀地撒到土里,翻一尺深,把地整平。
2.播种。挖一条深沟,用塑料薄膜覆盖。一般沟宽100厘米,高20厘米。覆膜前要平整地面,喷洒除草剂,然后撒上种子,盖上塑料泡沫,用土压平。必须严密不透气。种子的发芽温度应该是30度。如果温度低,它们就不会发芽。它们会发臭。西葫芦的生长温度是25℃,15℃以下西葫芦要有中度光照,非常耐弱光。但如果光照不足,只会开空花,不结果。西葫芦地要保持湿润,高温会发生病毒,引起白粉病。
3.移植和种植。当西葫芦的叶子长到两三片时,就可以移植到地里了。一般幼苗总是带土移栽,成活率比较高。株距要控制在一尺左右。这样有利于通风,不影响产量。可以根据西葫芦的品种鉴定定制。一般每亩地可以种2000株左右。移栽秧苗时,要选择健壮、细嫩的秧苗,不要栽掉苗或黄化的秧苗。好的幼苗要种下去,直接浇一晚上水,才能成活。定值后,如果不通风,温度不够,就会停止生长。白天温度要28℃,晚上20℃。适当的通风和采光比较好,有利于瓜类的生长。西葫芦呈椭圆形,表皮呈深绿色或浅绿色。而且瓜皮上有条纹,果肉是白色的,肉特别鲜嫩。春季气温较低时,应采用人工授粉,将雄花摘下,轻抹在雌花上。也可以用防脱剂、左果灵等植物激素进行授粉。
4.现场管理。幼苗种下十多天后,等到叶子长到五六片时,就要给西葫芦除草了。一定要把杂草清理干净。预防传染病。压西葫芦茎的幼苗。这是为了防止强风刮到苗茎,影响结果。它每长一尺,就要用土压住秧杆。还要根据土地的湿度,及时给西葫芦浇水。西葫芦追肥一般要用尿素或复合肥。一般一亩地20公斤左右,也可以用叶面肥。
5.收获西葫芦。及时把嫩瓜去掉,西葫芦长到20cm就基本成熟了。现在基本上为了让西葫芦早点上市,让价格高一点,基本上长到10厘米的时候人们就把它摘掉了。长出来的瓜要大量养,真正小的以后再摘。采摘时,不要损伤苗茎,尽量保持手柄在苗茎上。西葫芦果实圆形,果皮光滑,采摘嫩果时可以食用。西葫芦汁多肉厚,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