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九良的改变应该和他参加电视节目有关,也许还有一些专家指点。但目前来看,我觉得不是很成功。
以前周九良的风格是典型的“滔滔不绝”,最大的乐趣就是翻包袱。他三年不说话,三年笑一个字,甚至连“嗯-嗯-哦-是”都没有。这都是一种用做铺垫和稳固的表现,但是到了节骨眼上,他就再也放不下了。孟晓也很适应他的牵手法。孟晓年轻,记性好。基本上他不用点击拖动,基本上可以自己把程序放下。九良在等待爆发,但其实当场翻盘并不容易。九良的大脑一定也在飞速运转。这叫积累财富。
但是到了电视节目,就不一样了。首先,原本小剧场的电视相声包袱做不出来,现场笑声减少了一半。然后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演员高度紧张。你指望九良挖出意想不到的包袱是不现实的,这是谁都做不到的。春晚老师铺路,平时在剧场说点什么也没有别出心裁的办法让观众开心5分钟。
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孟晓的缺点。此时的他显得有些单薄,节目效果“暖暖的”。他没有岳云鹏那种场面越大越“嗨”的能量。更何况这个时候还要来一场激烈的PK。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只有九个好大使。
但我觉得久良治有点过了。他在节目中加上“啊-哦-哦-是”是对的,否则不熟悉的观众不会接受,觉得旁边站着个傻子。但是声音太大也不好,会进一步降低调侃的语言效果。观众好像在笑,但不是因为你的负担,而是因为你在“撒狗血”!
都说九良长得像李增瑞,他长得也像他。李增瑞老师也有夸大自己表现的问题。同样,他的搭档王谦祥的表演风格也很“温和”,有时他需要李增瑞大使来增强节目效果。所以我才说九好使者可能有上级的建议。但是模仿的模式在这方面并不好。
我认为九良应该向阎鹤祥学习。可以变成“冒犯性的笑”,还是要看语言。但是学起来并不容易。郭麒麟永远有一个很好的攻击点,那就是郭德纲,从中可以衍生出无数阎鹤祥的笑话。孟晓显然没有这个资源,但两个人不得不把它再挖一遍。
但我看好未来的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