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我们打法国吧。
法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让我们继续和法国战斗。
法国:???
我们可以在一战和二战中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德国太热衷于打法国了,尤其是二战。德国准备向东扩张。慕尼黑危机、绥靖政策、闪电战波兰已经明确了德国的主要扩张方向是向东。结果德国反过来攻击法国。德国为什么反过来打法国?
而且纵观法德历史,德国坚持要打法国,包括普法战争,一战,二战。什么仇恨?法国是怎么得罪德国的?德国宁愿两线作战法国的理由是什么?来看看我们的看法,以及德中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地缘政治:法国(德国)的崛起必然会侵害德国(法国)的利益。
在传统的历史记载中,德国从法兰克帝国分裂出来,然后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但是神圣罗马帝国不是中央集权制,而是一个松散的诸侯联盟,最多有几千个国家。其中普鲁士以惊人的速度吞并国家,准备统一德意志民族。但是普鲁士的统一有一个最大的障碍,这个障碍不是来自国家内部,而是来自它的邻国。
法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邻国。普鲁士统一前,巴伐利亚和莱茵河各州(德国中部、西部和南部)脱离神圣罗马帝国,而是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政治联盟。这16个国家成了法国的走狗,拿破仑是他们的保护人,享有各国的外交和军事权利。
作为一个敏锐的政治家,你应该有看透时局的洞察力。如果让普鲁士统一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一个全新的体系,普鲁士接下来会怎么做?为了壮大自己,下一个普鲁士必然会向周边地区扩张。就像《亮剑》中田的金句,一个国家的周边地区出现一个军事强国,无论它与你的关系有多密切,都必然会对你构成威胁。
田的言论与地缘政治不谋而合,而德国的强大必然会损害法国的利益。为什么这么说?法国人最清楚。他们利用德国(神圣罗马帝国)的虚弱向东扩张,扩大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版图。如果德国重新崛起,势必会把法国已经获得的利益吐出来。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这16个州。十六个州脱离了神圣罗马帝国,所以普鲁士必须收回它们,而在收回的过程中,法国人的利益会受到侵犯。
德国将军(karl haushofer)受“存在空”概念的影响。他认为存在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国家和民族掠夺更多的存在空是合理的。虽然这是一战后的言论,但它在一战前就在德国人的头脑中扎根了。当普鲁士试图统一神圣罗马帝国时,拿破仑·波拿巴向普鲁士要求土地,他的态度很明显。如果你不给我土地,我就干你。
如果同意了拿破仑·波拿巴的条件,德国人的生存就会减少空,所以俾斯麦断然拒绝了拿破仑·波拿巴。然后拿破仑·波拿巴发动了一场战争来阻止普鲁士统一神圣罗马帝国,这场战争被称为普法战争。普鲁士赢得了战争,于是在法国凡尔赛举行了加冕仪式,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的皇帝。
但是,深谙“生存空”和“地缘政治”的德国政治家俾斯麦意识到,法国不会放弃,法国将来一定会伺机报复,于是开始联合奥匈帝国和俄国,组成“三皇联盟”,试图孤立法国,阻止其强大。而且俾斯麦还提出了50亿金法郎、铁矿石、钾矿的战争索赔,可以碾压法国的财政,同时为德国争取更大的“生存空余地”。
历史遗留问题:持续的矛盾让两国相互仇视。
普法战争的战争赔款让法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俾斯麦的外交建设让欧洲逐渐孤立了法国。长此以往,法国必然会被德国逐渐蚕食。为了走出困境,报复德国,法国开始联合英俄。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建立了“三国同盟”;法、俄、英三国建立《三国协定》,两股政治力量的碰撞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对法国发动大规模进攻,凡尔登战役成为欧洲战场的绞肉机。在互相残杀的过程中,德国人和法国人的矛盾越来越深。这个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只能用“铁血”来解决。试想一下,如果你是法国人,德国人杀了你全家,你会轻易原谅他们吗?不,当然不是。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德国人,你杀了一个法国家庭,你还会相信法国人不会报复吗?不,绝对不是。法国人的想法是“君子报仇不晚”,而德国人的想法是“他们在春风中又长高了”。这两种想法注定了两国不会和平相处。因此,一战后,法国提出了极其苛刻的主张。然而德国人开始心生怨恨,继而怀恨在心。
法国为什么要提前修建“马奇诺防线”?是因为法国人知道德国不会放弃。怎样才能缓和两国的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放弃主张,两国可以和平共处。但是没有人听这个建议,因为没有人能阻止法国人的报复。听到协议签署后,斐迪南·福煦说:“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这句话是预言,而且真的在日后引发了二战,二战德国也坚持要打法国。
江郎说
法德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地缘政治和历史的。后者是可以解决的。当一个高压的领导人出现在法国(德国)遏制国内复仇主义,停止索赔,两国恢复正常外交关系,那么关系就会缓和。
前者的地缘政治无解。欧洲这么大,看起来很小。德国要想建立大帝国,需要四面八方侵略;法国要想恢复法兰克帝国的辉煌,也需要外来侵略。无论双方谁发动对外侵略,作为邻居,都必然是第一个挨打的。毕竟“远交友,近攻”的战略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