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常用于治疗身材矮小,不能用于增加正常儿童的身高。不是疾病导致的生长迟缓,而是通过均衡饮食,加强锻炼,保证睡眠,让孩子自然长高比较好。否则可能导致骨骺早闭(不再长高)等不良后果。
接下来就来详细说说“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给孩子使用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的副作用和建议做法”、“如何选择生长激素”等问题。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需要使用生长激素?
1.看孩子的身高,在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的人中是什么水平。
侏儒是指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的健康人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SD)或在第3百分位之后。目前使用的参考标准多为《2005年中国儿童百分位数身高标准值》(下图)。
这是单位厘米。鉴于用的是12年前的平均数据,现在孩子普遍长高了,期待官方尽快出台新的对比标准!
2.看看你的孩子每年长高的数量
如下表所示,如果孩子的生长速度小于以下标准,就可以认为是生长迟缓,比如3岁以下一年的身高小于7cm。
另外,以下是2岁以下孩子的平均生长速度,马宝宝爸可以参考,但是每个宝宝的生长节奏不一样,不要盲目入住。
3.确定身材矮小原因的医学检查
如果怀疑孩子长得慢,需要去医院查一下原因。以下所有情况都可能导致儿童身材矮小:生长激素缺乏症、特纳综合征、努南综合征、短肠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普-威利综合征、特发性身材矮小、SHOX基因缺失和出生后无追赶生长的小于胎龄儿(SGA)。
为了确定病因和发展,儿童需要在医院进行以下检查:
骨龄检查,即手掌x光检查,检查骨骺闭合程度等。;
生长激素药物刺激试验,看生长激素的水平和分泌是否正常;
甲状腺功能检查,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
头颅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脑垂体是否萎缩或患病。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确定身材矮小的原因,有固定的医学规范。比如,如果除了身材矮小、生长缓慢之外,还满足以下条件,就是生长激素缺乏症:
匀称的矮个子,嫩脸,智力发育正常;
经检查,骨龄滞后于实际年龄;
进行了两次生长激素刺激试验,生长激素峰值均小于10μg/L;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低于正常水平。
只有在医生确定病因后,生长激素才能用于治疗身材矮小。不要用生长激素作为健康孩子的助推器,否则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生长激素的副作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在临床用于治疗身材矮小时有严格的规定和用药规范。通常按医嘱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国内外都是可靠的。
但只要是药物都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潜在风险,长期大剂量使用也会增加风险。治疗用的生长激素一般需要长期用药,直到骨骺线愈合,可能持续数年。报道的副作用主要包括以下。
1.注射部位出现局部红肿和皮疹
可以停药后消退,也可以3-5天消失。
2.水和钠潴留-水肿、颅内高压
水潴留发生早,可引起下肢水肿,严重者可导致良性颅内高压(假性脑瘤)。
水肿通常在开始治疗后7天消失;
良性颅内高压可导致头痛、呕吐、视力下降和视神经乳头水肿。大多数发生在治疗的最初几个月,有些发生在治疗后3年以后。停止治疗后,症状会很快消失。一段时间后,可再次给予小剂量治疗,患儿可耐受。
3.生长激素抗体的生产
抗体产生后,会与生长激素发生免疫反应,影响治疗效果,但发生率低。
4.影响甲状腺功能-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生长激素影响垂体-甲状腺功能是常见的,会使隐性的中枢性甲状腺激素缺乏明显,部分可出现甲减。通常在开始治疗后2-3个月出现,口服甲状腺素后通常可恢复。
5.影响性激素-产生男性乳房发育。
在青春期前和青春期男孩中,每10,000名接受治疗的儿童中约有3.2名会患乳腺。
6.影响骨骼系统——脊柱侧凸和股骨头滑脱。
由于生长激素可促进长骨生长,治疗可能导致骨骼系统的不良反应,包括儿童脊柱侧凸恶化、股骨骨骺脱离(股骨头滑脱)、关节疼痛等。
7.影响糖代谢,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生长激素可能会降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但不会明显影响血糖的稳定性,停药后会逐渐恢复。
在大多数情况下,生长激素不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但它可能会提前成人二型糖尿病的发病。
如何控制生长激素的副作用?长期随访观察是否有罕见的不良反应。
应每3个月监测一次儿童的身高、体重和生长速度。每年应评估骨龄,并根据上述情况和IGF-1水平调整剂量。此外,还应考虑性别和青少年发展。
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应在初始治疗时每1-2个月随访一次,在进入维持治疗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
要监控的项目可能包括:
生长指标,包括体重、身高、头围、牙齿、腰围;
生化指标,包括血清IGF-1、生长激素、游离T4、促甲状腺素、血糖;
体检;
心理状态评估。
有时需要根据需要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成年人需要每1.5-2年检查一次骨密度。生长激素粉和水剂哪个好?研究表明,两种剂型在治疗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两者的优缺点如下:
粉,优点是价格相对较低,但家长注射给药相对困难。需要训练家长逐渐掌握。
水溶液注射更方便,但其价格一般较高。
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用药。
以上内容由美国家庭医生智库“问医生”团队整理。想了解更多权威知识,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