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四川视点记者赵荣昌
参加2022年四川省“两会”的代表们,有一本今年新出版的《四川年鉴(2021)》简写本。
这是《四川年鉴》继2020年首次编纂年鉴简版后,再次深入挖掘省级综合年鉴编纂成果,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取得的又一全新成果。积极围绕中心大局,自觉延伸开发利用链条,全面提升年鉴的资金管理和政府辅助功能,对推动我省年鉴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长远意义。
近年来,在省地方志办公室的领导下,四川年鉴社全面加强自身整顿和建设,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创新发展,年鉴编纂主业分阶段、跨越式推进。《四川年鉴》连续获得国内年鉴大奖,省级年鉴工作呈现繁荣新气象。2021年12月,《四川年鉴(2021)》成功编纂出版后,根据实际需要,四川年鉴社立即抽调人力物力,在充分总结和借鉴2020年简版编纂经验的基础上,于2021年12月底正式开始新一轮简版编纂工作。为了提高编纂效率,年鉴社改革工作方式,采取“统一规划、责任分组”的管理模式,科学统筹,精心组织,联合作战,全力以赴。仅用20天时间,就完成了编纂定位、体例确定、大纲起草、人员培训、职责分工、资料汇编与选取、美术设计、统一稿件校对、审读、印刷制作等工作。以高速。
《四川年鉴(2021)》简化版是对《四川年鉴(2021)》核心内容的再开发利用。在本版编纂中,四川年鉴社始终坚持开放性思维和特色性原则,有效吸收了世界各国编辑设计各类简略年鉴和地方资料的优秀做法,博采众长,保持完整,勇于创新,形成并延续了简洁、丰富、图文并茂、生动、便携的独特风格。同时,立足治川兴川的实际,紧紧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和省委“一工多支五区协同”战略的实施,设置专题文章、天府概况、年度记忆、产业兴川、文化强省、全球开放、协调发展、民生、青山绿水、征途如虹、表里天府等11个类别,共计100多个使用了图表
"地方综合年鉴作为地方志的伴生物,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省地方志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是我省地方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四川年鉴》将进一步强化使命责任意识,紧紧围绕高质量出版和高水平发展的核心任务,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地方信息和文献,为社会各界通过省级年鉴平台快速、直观、系统、生动地了解四川省情、把握时代脉搏提供新的平台和路径,促进省综。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四川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