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始建于唐永辉三年前,又名 恩斯塔 。为保存玄奘带回长安的卷轴佛像而建,先是五层,后是九层,再几经楼层和高度的变化,最终固定为高64.517米,底边长25.5米的七层塔。
大雁塔经历了哪些改建?

在唐高宗,李志觉得这座印度风格的建筑与长安城的整体建筑风格不协调,于是对其进行了重修,并将大雁塔加高至9层。
长安年间(701 mdash74年),武则天打破唐代正面奇数层宝塔的惯例,将大雁塔升高到10层的偶数层。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是一次重大的维修加固工程。在保持唐代塔基本造型的基础上,外部完全覆盖了60厘米厚的覆层。塔高64.5米,塔基底边长25米,占地2061平方米。这就是今天看到的大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