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是什么意思
01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有图的山水诗,也是一首哲理诗。这种哲理蕴含在对庐山风景的描写中。
02
西林壁古诗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不同。
我不知道庐山的真面目,但我只生活在这座大山里。
翻译:从正面和侧面看,庐山山峦起伏,群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和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面貌。
我之所以认不出庐山真面目,是因为我在庐山。
03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亘天际,山峦葱郁,一望无际;边上峰峦起伏,奇峰迭起,升腾入云。
当你从远处和近处的不同方向看庐山时,你会看到不同的山色和气势。
最后两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深思:我们从不同的方向看庐山,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印象,是因为“在这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阴影,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面目。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其独特感受。借助庐山的意象,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其哲理,所以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04
背景
苏轼于宗申元丰七年(1084年)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汝州(今河南临汝)。他到汝州时,途经九江,与友人同游庐山。
壮丽的风景引发了放松和强烈的思考,所以我写了许多关于庐山的诗。
“题西林壁”是游览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粟实《东坡先生年谱》记载,此诗作于元丰七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