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江都、未央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未央,可追溯到公元前486年。它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素有江苏省地理几何中心(扬州高邮市)之称,素有“淮左之都,朱熹之西佳地”之称,又有“中国运河第一城”之称,素有杨怡一二、月城之称。
扬州建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86年,2015年是公元2500年。古代有时称扬州(据:汉碑阳字皆从“木”而来,由“手”而变,在《王念孙》中有详细考证),相当于现在的“省”。
据唐代杜佑《通典》记载,古代扬州有39郡府,196郡。
这个扬州虽然包括隋代以后的扬州(今扬州),但不能和隋代以后的繁华扬州城(今扬州)混为一谈。
春秋时称“约翰”(后建立汉国,为周朝方国之一,后被吴所灭,建吴都)。
秦汉时称为广陵、江都,东晋南朝时称为南兖州,周朝时称为吴州。
汉武帝时,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十三个刺史部,其中扬州刺史部,东汉时设在溧阳(今安徽和县),末年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和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
三国时期,魏、吴在扬州,魏治在寿春,吴治在建邺(今江苏南京)。
西晋吴灭后,研究所仍在建(后改名建业,后改名建康,今南京)。
隋炀帝九年,吴州改为扬州,但总管理处仍设在丹阳(今南京)。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扬州由丹阳迁至江北,从而完成了历史上的扬州与今天的扬州在名称划分和地理位置上的基本统一。
历史上繁华的扬州城,现在是扬州老城区——广陵区。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全国十路,扬州属淮南路。
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扬州为广灵县。
苏宗干元元年(758),广陵郡改扬州。
唐末,江淮大乱。
昭宗二年(902年),我淮南使杨行密在扬州被封吴王。
天佑十六年(919),杨威(杨行密次子闫隆)正式建立吴国,以江都为都城,改扬州为江都府,改元为武邑。
吴天佐三年(937),吴灭南唐,定都金陵(今南京),东都扬州。【/br/】南唐宝大十五年(957年),江都府在后周改为扬州。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全国十路,扬州属淮南路。
唐太宗三年(997年),全国15路,扬州属淮南路。
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淮南路分东西两路,扬州属淮南东路。
高宗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后,在江都郡沉淀广陵郡,广陵、泰兴两县并置扬州。
元十三年(1276),设扬州都督。
次年,总督府改为扬州路总政府,辖高邮府、周振、滁州、通州、泰州、崇明(今上海市崇明区),直接领导江都、泰兴两县。
惠宗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大军占领扬州,改扬州路为淮南翼元帅府,改淮海府,属江南银行书省。
二十一年后,淮海府改为未央府。
二十六年后,改名扬州府。
扬州府领导高邮府、通州府、泰州府和江都、泰兴、一真、如皋、海门、宝应、兴化、六合、崇明九县。
洪武元年(1368年)建都明太祖(后改为南靖),除江南图书省属扬州府外。
二十三年,六合属应天府,崇明属苏州府,扬州府领三州七县,直辖江都、一真、泰兴三县,高邮府领宝应、兴化两县,泰州领如皋县,通州领海门县。
弘光明元年(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年))四月,南明弘光兵部尚书史可法率扬州军民抵抗清军围攻后,清军在扬州城内对百姓发动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据当时的幸存者王秀初撰写的《扬州十日》一书记载,这场屠杀持续了十天。所以历史把这个事件叫做“扬州第十日”,抢了扬州。
1645年,清政府设立江南省,隶属扬州政府。
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扬州府隶属江苏省。
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太平军攻占扬州,一度改扬州府为扬州县,改甘泉县为甘泉田县,历时八个多月。
清末扬州府领高邮府、泰州及江都、甘泉、天长(滁州)、仪征、兴化、宝应、东台五县,俗称“杨霸属”。
宣彤三年(1911年11月7日)9月17日,扬州被收复。
20日,扬州军政分署宣布成立,隶属镇江。
民国元年(1912年)一月,扬州府废,甘泉入江都郡。原扬州府所属各县,直接隶属江苏省。
民国3年6月,江苏省分五路,江都县属淮阳路。
民国38年1949年1月25日,江都县(扬州)解放。
27日,扬州市成立,属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
同年,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更名为苏中行政区扬州特别行政区,专员公署设在扬州。
1950年1月,如皋、海安划归南通特区,东台、台北(今大丰)划归盐城特区后,扬州特区与泰州特区合并。滁州将六合县划归扬州,江浦县划归南京。
扬州特区下辖扬州、泰州、兴化、高邮县、宝应、靖江、泰兴、江都、泰县、仪征、六合9个县。
1956年3月,江都县分为江都、涵江两县。
1960年4月,宝应县及高邮县湖西区属金湖县。
1966年3月,仪征、六合、金湖三县划归新成立的六合地区。
1971年六合专区撤销,仪征、六合两县调回扬州专区。
1975年,六合县划归南京市管辖,扬州市辖2市9县。
1983年3月,江苏省改革地方体制,调整行政区划,扬州地区行政公署撤销。
泰州,原属扬州,江都、邗江、泰县、高邮、靖江、宝应、泰兴、兴化、仪征九县归扬州管辖。
扬州是省辖市,下辖广陵区及其郊区。
1986年4月,仪征县撤县设市。
1987年12月,兴化县撤县设市。
1991年4月,高邮县撤县设市。
1992年9月,泰兴县撤县设市。
1993年8月,靖江县撤县设市。
1994年4月,江都县撤县设市。
1994年7月,泰县撤县设市姜堰市。
199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调整扬州行政区划,撤销县级泰州市,设立地级泰州市。原归扬州市管理的泰兴、姜堰、靖江、兴化四个县级市划归泰州市管辖。
扬州位于广陵区及其郊区(2002年更名为未央区),辖宝应县、邗江县,托管仪征、高邮、江都。
2000年12月,邗江县取消县制,设立扬州市邗江区。
扬州下辖广陵、邗江、未央三区,宝应一县,辖仪征、高邮、江都三个县级市。
2011年1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江都市,设立扬州市江都区。
将扬州市邗江区的泰安、头桥、沙头、李店、杭集并入扬州市广陵区。【/br/】扬州市未央区撤销,未央区原行政区域与邗江区合并,共分五个镇。
2016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扬州高邮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第13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第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第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