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学研究,迄今为止已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分别是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
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
根据人体内元素含量的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凡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钙、镁、钠、钾等,称为宏量元素;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占人体总重量不到万分之一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铁也叫半微量元素)。
人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很少。比如,锌只占人体总重量的3300万分之一。
铁只有百万分之六十。
人体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虽然不多,但与人的生存和健康密切相关,在人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生理异常或疾病。
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与生命的活力密切相关。仅仅是火柴头的大小或者更小,就能起到巨大的生理作用。【/br/】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量元素通常要由土壤直接或间接供给,但大多数人往往无法通过饮食获得足够的微量元素。
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分别是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
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
虽然它们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小,但却是维持人体某些决定性代谢所必需的。
一旦缺少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患上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很明显,约30%的疾病是由微量元素缺乏或失衡直接引起的。
缺锌会引起口腔、眼睛、肛门或外阴的发红、丘疹和湿疹。
再比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国外有报道,体内铁、铜、锌总量减少,可削弱免疫机制(抵抗疾病的能力),降低抗病能力,助长细菌感染,感染后死亡率也高。
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长寿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990年,粮农组织/原子能机构/世卫组织专家委员会重新定义了必需微量元素的定义,并根据其生物学功能将其分为三类:
(1)人体必需的八种微量元素,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钴、铁。
(2)人体可能必需的元素,共5种,包括锰、硅、硼、钒和镍。
(3)潜在有毒元素,但在低剂量下,可能对人体有必需功能。有氟、铅、镉、汞、砷、铝、锡等7种元素。
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及成人每日适宜摄入量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