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建队日的由来?

绝缘材料2022-06-25  21

少先队建队日的由来? 01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就非常重视儿童组织的建设。
1922年,党成立了第一个儿童革命组织 mdash安源儿童集团。
1927年 mdash1936年土地革命期间,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7年 mdash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儿童同盟。
1949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国统一的儿童组织中国少年队成立,这一天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
1953年6月,中国少年儿童队简称中国少先队。

历史的发展

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是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于1949年10月13日。

然而,中国儿童的革命组织自本世纪初以来已有近100年的历史。
革命战争时期的儿童组织在中国革命的每个时期,革命儿童组织都活跃在父亲和兄弟的周围,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就非常重视儿童组织的建设。
在中国儿童运动史上,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革命儿童组织。

一九二二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二年,在湘赣边界的安源矿区,

党成立了第一个儿童革命组织 mdash mdash mdash安源儿童集团。

1927年 mdash1936年土地革命期间,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儿童同盟。它的标志是一条红色的领带,上面写着这样的口号: 准备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1937年 mdash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儿童同盟。
其主要任务是:宣传人人打日本;侦察敌情,抓汉奸;站岗送信;尊重抗战官兵;帮反属做事;生产不能停。
各地抗日儿童团体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6年 mdash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成立了少先队和少年儿童联盟。地下少先队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建立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积极参加革命斗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当时著名的青年组织有:活跃在上海的穆特少年团、报童卫士、东北的赵霖少年团、苏北解放区少年团。

1902年,俄国革命遇到了许多困难,列宁发出了“怎么办”“时刻准备着”的伟大号召。
人民积极行动起来,终于举行了伟大的 1917 十月革命 。
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前苏联莫斯科诞生,并确定“时刻准备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是前苏联列宁少先队的呼号。
中国共产党正在建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儿童组织 mdash mdash"劳动童子军”,然后把“时刻准备着”作为自己的呼号。
解放后,党把“时刻准备着”写进了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徽,明确规定为我们队的呼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儿童革命组织主要有北伐战争时期的工人少年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主义少年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少年团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少年团。

1949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国统一的儿童组织——中国儿童队成立。
1953年6月,中国少年儿童队简称中国少先队。

1950年,共青团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儿童工作干部会议。

建国初期的少先队员响应党的号召,在共青团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大运动。
In ;三 (反腐、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五害 在反对贿赂、盗窃、盗窃国家资产、偷工减料和窃取国家经济信息的斗争中,少先队员发起了 三不 (爱护公物,珍惜时间,艰苦朴素;不害人,不浪费,不占别人活动的便宜。

从1953年开始,少先队员遵循毛泽东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好好学习 教学中,开展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
1953年11月,共青团中央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儿童工作会议。
在国家一五计划的鼓舞下,少先队员们努力学习,渴望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来自江苏省宜兴县、辽宁省松树区、富县和北京市的少先队员提出开展 五年计划 活动的倡议,在共青团中央的支持下, 五年计划 这些活动很快在全国蔓延开来。
少先队员收废钢,挑粮食,种油料,养小动物,攒零花钱,捐拖拉机。

1955年,第三次全国儿童工作会议召开。
共青团中央提出 积极发展 政策 让更多的孩子戴上红领巾 ; 活跃少年先锋生活,引领孩子更加勇敢活泼。

1957年5月,上海少先队员开创了 爱红领巾,当好玩家 口号 红领巾月 活动。
In ;红领巾月 少先队员收集废铁废铁把上海的第一个捐给了祖国 红领巾号 拖拉机。

1960年,共青团中央召开第四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作了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坚持儿童运动的共产主义方向》的报告。

1962年,共青团中央召开第五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作了题为《为更好地培养共产主义新一代而奋斗》的报告。

1963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发布了 向雷锋同志学习 号召之后,全国少先队员普遍发动 向雷锋叔叔学习 活动,他们读雷锋的故事,对比雷锋的童年,参观雷锋事迹展,与雷锋的班兵通信,做针线包,存箱子,建光荣册等。,在校内外做了很多好事。

在五六十年代,少先队员在各地非常活跃。
比如参观工厂、农村、新开工项目;会见老前辈、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科学家和作家;祭扫烈士墓,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开展游行、野餐、军事游戏;举办故事会和诗歌朗诵会;执行 可爱的祖国假期之旅 、 探索月球 、 我长大后会做什么?活动;组织 4分钟的价值 团队, 旅游戏节 ,执行 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行为?讨论;设置 小厂 、 小农场 、 小银行 ,组织科学兴趣小组,设立少年图书馆和气象站;组织 红领巾合唱团 等一下。
这些活动为少先队组织的发展奠定了长期而深刻的基础,起到了育人的作用,影响深远。

文化大革命 在这期间,少先队被消灭了。
少先队组织的名称和标志取消,代之以 批判走资派 为了 红色士兵 组织。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1978年10月,共青团第十届会议宣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我国少年儿童组织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名称的决定》。
重建中国少先队。
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通过了新修订的《少先队章程》,确定《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为队歌。
干部队伍建设和理论建设是共青团中央恢复和发展少先队工作的两大举措。
1979年10月,共青团中央举办了首届全国辅导员夏令营,同时成立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社。

1979年,共青团中央召开了第六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
会议确定了新时期少先队工作的总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贯彻 爱 教育,组织全体少年儿童,使少先队工作活跃起来,把少年儿童培养成献身人民、热爱科学、有民主精神和强健体魄的新一代,努力为四化建设造就一支朝气蓬勃的后备队伍。
会议提出了少先队教育系统化、制度化、定位化的基本目标。

1983年,邓小平同志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说明。
少先队员成立 面向新世纪,造就新主人 目标。

组织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少先队员有了许多突破和创造。
以少先队代表大会制度和少先队工作委员会的建立为主要标志,少先队在共青团的领导下实现了相对独立,形成了共青团和少先队共同管理少先队工作的新格局。
少先队创造教育和创造活动广泛开展。
少先队理论建设和理论队伍取得新进展。
1983年,共青团中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了全国青少年科研规划工作会议。
1984年,全国青工委发起了 全国万人创意杯少先队大赛 ,发起了大型创作活动。
同期,少年工的培养、训练、配备和理论建设日益加强。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各级少先队组织普遍开展了 每个人都努力穿上新的时尚小红花 向赖宁学习,学习 十佳少先队员 、 实践 等教育活动,广大少先队员积极参与 我们热爱科学。、 红领巾读报奖章 活动等。,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全面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儿童素质的内容逐渐加强。特别是1994年以来,为配合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战略转型,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人格意识和初步的生存发展技能,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发起 中国雏鹰行动 (缩写为 鹰行动 )。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4536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