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昆虫会趋光?

诚心正意2022-06-24  13

为什么昆虫会趋光? 01

暗夜飞行的昆虫是不会撞到物体的,因为哪里有光,哪里就是它们能飞的地方。
它们通常以月亮为导航坐标,飞行时并不是垂直于月光,而是斜着的,灯光会让它们误以为是月亮。这样一来,昆虫就会有一条螺旋形的飞行路径通向光,最终会引导它们飞向光源。

夏天的晚上,灯的周围有很多小飞虫,让人讨厌,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昆虫的趋光性:没有感受器分化的动物存在趋光性,如草履虫,但大多数动物通过眼睛对光敏感,这已成为动物行动的主要因素。有两种光刺激:

一种是光源散射的光刺激,另一种是不同照度梯度的漫射光刺激。

趋光反应的机制也大相径庭,从非定向趋光到定向趋光。
在趋光性的研究中,人们获得了几种不同的作用光谱,发现温度、亮度、化学物质等一些次生刺激因素对许多趋光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还有许多动物对光刺激表现出独特的趋性,如目标趋性、保持趋性、光背反应和光腹反应等。
一些动物(蜗牛、捕鼠器、马陆、赤杨毛虫等。)也有趋光性,即对光有负性趋光性。

夜行昆虫的趋光性与其导航方式有关。代代相传的趋光性是它们夜间飞行的法宝,这使得它们在漆黑的夜里,在空的空旷田野里飞行,不会撞到被夜色遮掩的电线杆、树干、凸出的土堆,因为有光的地方,一定是它们能飞的地方。

通常,它们以月球为导航坐标,飞行时并不垂直于月光,而是倾斜的,灯光会让它们误认为是月球,结果它们会以螺旋渐近线飞向灯光。

昆虫趋光性有一定的波长范围。如果光源的波长不在它们的趋光性范围内,它就不会趋向。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4506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