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新区
中国上海浦东新区与上海市区隔黄浦江相望,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开发区,面积520平方公里,人口140万。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长江三角洲的东缘。
东临长江口,南接闵行区、奉贤区,西、北分别与徐汇区、卢湾区、黄浦区、虹口区、杨浦区、宝山区、崇明县隔江相望。
2009年5月6日,国务院批准上海 关于撤销南汇区建制,将南汇区行政区划划归浦东新区的请示 同意撤销上海市南汇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确切地说是川沙)最早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当时设置昆山县,隶属新沂县;川沙在古代是人们定居开垦的沿海地区,唐天宝十年(751年)属华亭县。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属上海郡;清雍正三年(1725年)后,分为南汇、上海两县。嘉庆十五年(1810年)划上海、南汇两县,设川沙为民堂。辛亥革命(1911年)时,厅改为县,设在江苏省。1950年,南汇划归29个乡镇;1958年,川沙由江苏省划归上海。1961年成立仅两年的浦东县农村部分全部划归川沙,黄浦江沿岸的高庙地区划归杨浦区。1984年,黄浦江沿岸的塘桥、陆家嘴、杨静划入黄浦区,周家渡至杨司沿江地区划入石楠区。
到1985年,县城面积是建国前的两倍。
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浦东。1993年,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川沙县建制撤销。同时,收回了石楠、黄浦、杨浦和闵行林三镇的土地,建立了浦东新区。
2009年,为进一步加强金融、航运中心建设,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
浦东行政区划详解
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上海县林三镇、黄浦区、石楠区和杨浦区。
(注:浦东新区成立于1993年1月。
)
1993年3月,杨浦区谢浦路街道,石楠浦东区周家渡、塘桥、南头、上冈新村街道,上海县杨司镇、林三乡街道,黄浦区浦东街道正式划归浦东新区。
1997年,撤销川沙镇和东城镇,建立新的川沙镇。
7月,浦兴街道办事处成立,下设金桥新村和东路新村。
年末全区共有13个街道、28个镇,共计407个居委会、325个村委会。
2000年,撤销华牧镇和堰桥镇,建立新的华牧镇;撤销高桥镇和凌桥镇,设立新的高桥镇;撤销高东镇和阳原镇,设立新的高东镇;撤销古路镇、鲁公镇,设立曹璐镇;撤销金桥镇和张桥镇,设立新的金桥镇等。
2000年底,浦东新区辖11个街道、16个镇,总人口2402343人(以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准)。
2001年,沁阳镇、华牧镇撤销,新设华牧镇;撤销张江镇、孙桥镇和刘力镇,设立新的张江镇。
6月22日,经市政府批准,浦东新区东沟镇更名为高星镇。
截至2002年底,浦东新区下辖11个街道、13个镇、531个居委会和283个村委会。
2003年底,浦东新区辖11个街道、13个镇、540个居委会、272个村委会,人口176.69万人,面积569.57平方公里。
2004年6月30日,浦东新区下辖11个街道、13个镇、539个居委会、266个村委会。
2004年9月30日,浦东新区下辖11个街道、13个镇、561个居委会、266个村委会。
2005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沪府106号文),撤销浦东新区机场镇、川沙镇建制,设立川沙新城。
川沙新城的行政区域是原鸡场镇和川沙镇的行政区域。
2009年5月7日,南汇区撤销,南汇区行政区域并入浦东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