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原名坎尔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传入的制度。
原名梦阳园、幼儿园,是学前教育机构的一种。
1951年,《国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学前儿童教育机构为 幼儿园 ,沿用至今。
什么是幼儿园?
幼儿园,原名坎尔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传入的制度。
原名梦阳园幼儿园,是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儿童的集中看护和教育,通常接收三至六岁的儿童。
1951年,《国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学前儿童教育机构为 幼儿园 ,沿用至今。
幼儿园的历史渊源
欧文在1816年创办了第一所学前学校。
最初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慈善家和实业家举办,但本质上只是慈善性的社会福利机构。那时候幼儿园叫 形成一个新的性格流派 。
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幼儿园是由德国教育家弗洛佩尔创立的。
1837年,弗罗佩尔在德国勃兰登堡大胆招募了一批儿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教育学龄前儿童的组织。
在这个组织里,弗鲁佩尔既不单调地训练孩子们,也不体罚他们。
孩子们经常被带到大自然中,有时他们一起在花园或室内工作。
他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集体活动能力。
经过多年的实验,弗鲁佩尔提议这样一所学校应该叫做 幼儿园 从此,幼儿园的名字就传开了。
中国最早的幼儿园思想出现在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的《大同书》中。
后来清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系统教育制度。
学制规定2-6岁儿童的保育院,最早出现在武昌模范小学(1903年)。
除了官办幼儿园,外国传教士和中国民办幼儿园也出现了。
到1910年,中国幼儿园学生超过152万人。
幼儿园的地位和作用
幼儿园是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集中对幼儿的看护和教育,通常接收三至六岁的儿童。
幼儿园的任务是解除家庭在养育孩子时所受到的时间、空和环境的束缚,让孩子的身体、智力和情绪健康发展。
可以说,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快乐世界。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不仅学习知识,还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是对儿童(完整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的自然和社会常识)的预备教育。
它的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别,大概是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与社会等五个领域和各种活动组成。
各个领域的融合决定了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