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什么时候被驯化的?
01
水稻驯化的最初时间约为公元前9000-7000年,即距今11000-9000年。
公元前4000年左右,水稻的驯化基本完成。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民的主食。
现在的栽培稻主要分为两个品种,即籼稻和粳稻。【/br/】籼米狭长,粘度小;粳米短,入口即粘。
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这两种水稻是由野生稻驯化而来的。
最早驯化的野生稻 试验田 在长江中下游。
在新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址中,已经有了大量与种植水稻有关的发现。
水稻的驯化始于约公元前9 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即11 000年至9000年前。
浙江浦江上善遗址出土的陶片留下了稻壳的印记,大量的稻壳残留在土壤中。
虽然这些米的形状仍然与野生稻相似,但当时的人们显然是有意识地收集大米,并将其作为日常口粮。
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生活在浙江宁波余姚河姆渡的人们,在扁平的骨块和木板上附上把手,制成简单的农具,用于耕作。
此时水稻正处于驯化的转化期,人工选择过程已经启动。
代表公元前4900年至公元前4600年文化的余姚罗天山遗址也出土了不易脱落的谷穗,是这一转变过程的一大佐证。
公元前4000年左右,水稻的驯化基本完成。
江苏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和昆山绰墩遗址均有小片稻田出土。
绰墩山的稻子比其他更古老的遗址要宽,表现出驯化稻子的特征。
也就是说,长江中下游的先民用了几千年的时间,终于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驯化了河口稻。
此后,2000年,这种作物传播到黄河流域,成为中原地区的主食。同时南下印度、东南亚,东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开始了新的世界征程。
现在人们种植的水稻与野生稻在性质上有很大不同:穗少,粒大而圆,成熟后不易脱落。
这种变化是人类驯化水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