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定律 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
这个规则意味着,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时,很可能会有29个轻伤或失败,1个重伤或死亡。
是海因里希通过对工伤事故发生概率的分析,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规则。
海因里希法则(Heinrich's rule)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发生的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一个法则。
这个规律完全可以应用到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一个重大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个小事故和300个潜在隐患。
这个规律是美国的海因里希在1941年从多次灾难的统计中得出的。
当时,海因里希统计出55万起机械事故,其中死亡和重伤1666起,轻伤48334起,其余均为无伤。
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事故的比例为1: 29: 300,国际上称之为事故规律。
该规则规定,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事故,就有300起事故造成人身伤害,29起事故造成轻伤,1起事故造成重伤或死亡。
对于不同的生产工艺和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可能并不完全相同,但这一统计规律表明,同一项活动发生无数起事故,必然导致重大伤亡。
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害事故,注意事故的苗头和未遂,否则最终会酿成大祸。
比如一个机修工试图用手将皮带挂在旋转的滑轮上,但是因为没有使用皮带杠杆,他站在摇摆的梯板上,穿着宽大的长袖工作服。结果他被拧进滑轮压死了。
事故调查结果显示,他使用这种系上安全带的方法已经好几年了。
查了四年的病历(急救用药记录),发现他有33次手臂擦伤后的治疗记录。他的工人都钦佩他娴熟的手段,结果是死亡。
这个例子说明,虽然重伤和死亡是偶然的,但在事故发生之前,不安全因素或行为已经暴露过多次。如果我们在事故发生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海因里希的工业安全理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理论。
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条件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企业事故预防的中心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条件。
海因里希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工伤事故都是由工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即使有些工伤事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但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由于劳动者的缺点和错误造成的。
所以,海因里希的理论和事故倾向理论一样,把工业事故的责任归于人。
基于这种认识,海因里希进一步考察了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认为人的缺点来自遗传因素和人成长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