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细胞是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具有释放淋巴因子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少量的T细胞变成记忆性T细胞。
T效应细胞是由抗原刺激的T淋巴细胞分化产生的。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的接触刺激颗粒细胞胞吐,释放的穿孔素通过聚合在靶细胞表面形成小孔,从而介导杀伤作用。靶细胞的死亡过程类似于凋亡。
同时,效应T细胞还能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淋巴因子主要通过加强各种相关细胞的功能来发挥其免疫作用。
比如白细胞介素-2可以诱导更多的效应T细胞,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
t效应细胞是特异性的,可以识别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
病毒侵入人体后,在进入人体细胞之前,主要存在于人体体液中。
这个时候B淋巴细胞就发挥作用了。这种方式叫做体液免疫。
B细胞直接或间接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效应B细胞(即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会产生抗体,抗体会与病毒或病原体特异性结合。
但是,有些病毒还是有可能进入人体细胞。当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无法帮助病毒进入人体细胞。
此时,轮到T细胞发挥作用了。
病毒感染细胞时,其蛋白外壳无法进入人体细胞,因此在被感染的人体细胞外有更多的病毒蛋白外壳,因此被感染的人体细胞与未被感染的人体细胞是不同的。
T细胞的作用就在这里。当受到抗原刺激时,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专门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与被感染的细胞特异性结合,然后分解,使被感染细胞内的病毒无法繁殖或暴露。
抗原一旦侵入宿主细胞,体液中的抗体就无法直接特异性地与这些抗原结合,人体会通过细胞免疫来清除和消灭这些抗原。
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诱导阶段这个阶段和体液免疫的诱导阶段基本相同。
在反应阶段,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发生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
在这个过程中,有少量的T细胞成为记忆细胞。
当同一抗原再次进入体内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效应阶段在这个阶段,效应T细胞与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改变靶细胞的通透性和渗透压,最终导致靶细胞的裂解和死亡。
细胞内的抗原也被抗体附着,因为它失去了藏身之处,失去了抵抗力,然后被吞噬系统的细胞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