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6亿年前的泥盆纪,是陆生植物大发展的时期。
化石记录表明,到泥盆纪晚期,除被子植物外,所有植物类群都已出现。
泥盆纪中期,地球上首次出现了森林。
4.2-3.6亿年前的泥盆纪,是陆生植物大发展的时期。
化石记录表明,到泥盆纪晚期,除被子植物外,所有植物类群都已出现。
当时的植物种类也是多种多样,从高度只有几厘米的细长草本植物,到高度超过30米的树木;从早期的半水生蕨类到气生根复杂、树冠高大的大型蕨类;从依靠孢子的微小蕨类植物到靠种子繁殖的裸子植物 hellip hellip在泥盆纪中期,森林首次出现在地球上。
泥盆纪植物种类繁多,但其外观与今天的植物有很大不同。习惯了活的植物的人,往往会觉得那个时候的植物就像怪物一样。
地质史上的第一片大森林由许多高大的 怪物 成分,我们可以通过岩石中保存的植物化石推断泥盆纪陆生植物世界的出现。
构成泥盆纪森林的植物主要有三种,即树生石松、前裸子植物和早期真蕨类植物。
严格来说,这三类植物都是依靠孢子进行繁殖的,都属于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虽然在泥盆纪已经出现,但只是比较低等的植物。
石松属蕨类植物,其孢子叶一般簇生成穗状,孢子囊附着在单脉小叶的腹面。
活石松全部为草本,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石松是一种化石记录最长的陆生维管植物。早在志留纪地层,就有石松化石。
石松属最繁盛的时期是石炭纪和二叠纪。当时石松既有草本植物,也有30米以上的大树。
乔木状石松植物起源于中泥盆世,典型特征是叶片小,单脉。
早期木质石松的高度只有3 ~ 5米。自中泥盆世以来,石松属植物长得越来越高大。
在石炭纪,这些石松属植物的最高高度为30 ~ 40米。
大型石松属植物是古生代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今世界上一些煤田的煤就是这些高大植物通过成煤作用形成的。
最具代表性的裸子植物是古蕨类植物。
它是最早出现活树的植物。这种树的树干和今天的松树差不多,高度可以超过20米。它的树干化石是最早的硅化木。
古代蕨类植物是通过孢子繁殖的,但其内部组织结构与现在的裸子植物相似。它是由低等蕨类植物的外部形态和高等裸子植物的内部结构结合而成的,是一种在泥盆纪晚期盛行并早已灭绝的古老植物。
组成早期森林的真蕨类植物,美国纽约中泥盆世地层中发现的化石,高度可达5 ~ 6米。
这种植物有一个复杂的分枝系统,叫做分支蕨。
在生长过程中,这种植物的顶生枝或叶不断脱落,茎基部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