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植物叶是怎样演化来的?

横纹肌2022-06-24  6

最早的植物叶是怎样演化来的? 01

关于叶的起源有两种流行的观点:有人认为叶是由茎表面的突起逐渐演化而来,这对于解释单脉小叶植物的起源是有说服力的,如石松属;也有人认为,随着植物末端茎枝的复杂化和扁平化,扁平的叶片逐渐进化,叶片往往具有复杂的叶脉。
泥盆纪出现平叶。

这对多叶植物非常重要。
植物的叶片含有叶绿素,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的蒸腾作用大多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实现的。

从植物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叶子位于植物的茎上,所以只有维管植物才有叶子,也就是说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都有叶子。
但是苔藓、藻类等植物是没有叶子的。它们有类似叶子的器官叶状体。

最早的陆生植物还没有进化出叶子,它们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很可能是通过微小的茎来完成的。
关于叶子的起源,有两种流行的观点:有人认为叶子是由茎表面的突起逐渐进化而来的。这种观点用于解释单脉小叶植物的起源,如石松叶,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说服力的;也有人认为,随着植物末端茎枝的复杂化和扁平化,扁平的叶片逐渐进化,叶片往往具有复杂的叶脉。
泥盆纪出现平叶。

植物的叶片复杂多样,容易作为化石记录保存下来,所以叶片的形态特征往往是鉴别古植物的重要依据。
最典型的就是古生代出现的各种蕨类植物。
它们常有羽状复叶,即若干片单叶交替对生,形成一片完整的复叶。
单叶的整体形状和叶脉图案是区分古植物的重要特征。

说到叶脉,就要说大羽蕨了。
大叶凤尾蕨是一种已灭绝的蕨类植物,在二叠纪时期分布于亚洲东部的热带地区。是华南二叠纪植物群的代表植物之一。
大羽蕨羽状复叶或单叶大,小羽中脉明显。羽状侧脉分1 ~ 2级,细脉分叉形成羽状脉或网脉,有的有2或3级侧脉形成网脉。
这个很有意思,因为一般来说被子植物都有复杂的网脉,所以大羽蕨可能是被子植物祖先的近亲。
然而,至今尚未发现二叠纪被子植物的化石记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4466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