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等条件下 可燃冰。产生的热量大于煤、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热量。
;可燃冰。总有机碳含量相当于世界上已知的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以上。
;可燃冰。燃烧只会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不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可燃冰。储量如此之大,清洁高效,难怪一度被视为前景广阔的新能源。
一提到能源,人们马上会想到煤、石油或天然气。
然而,专家预测,世界上储存的这些化石能源资源将会大量消耗,根据目前的调查结果,预计四五十年后就会耗尽!
能源危机让人担忧,而水晶般透明的 可燃冰。它的出现就像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珍宝。它年复一年地积累,形成绵延数千甚至数万公里的矿藏。
据最保守的统计,世界海底 可燃冰。其中所含甲烷的总量约为1.8×104。10161016立方米,约1.1 倍;1131013吨,堪称 能源宝库 。
同等条件下, 可燃冰。产生的热量远大于煤、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热量。
全球海底 可燃冰。所含的有机碳总量相当于世界上已知的煤、石油、天然气总量的两倍多,足够人类使用很长时间!领养 可燃冰。作为新能源的另一个好处是燃烧后只会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而不会像其他常规化石能源一样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可燃冰。储量如此之大,清洁高效,难怪一度被视为前景广阔的新能源。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开发当地和国际海底 可燃冰。调查工作,并相继在海洋深处发现了 可燃冰。。
到1993年,它在全球海底被发现 可燃冰。57,并在随后几年增加到116。
1995年,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在大西洋的黑海海底钻了一系列深海钻孔,首次证明那里的海床 可燃冰。具有商业开采价值,初步估计其总量将达到100亿吨。
1994年,日本在周边海域开展了海底调查 可燃冰。根据大规模调查,估算调查区资源可满足日本100年的能源需求,并于1999年进行了钻探实验。
但是, 可燃冰。在给人类带来新能源前景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我们知道全球温室效应 罪魁祸首 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你知道,在海底。可燃冰。中国的甲烷总量是地球大气中甲烷总量的3000倍左右。
如果控制不好,就让海底 可燃冰。甲烷气体逃逸到大气中会加剧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问题,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同时,一旦条件发生变化,甲烷气体从 可燃冰。释放后还会大大降低海底沉积物的工程力学性质,软化海底,从而导致大规模海底塌陷,破坏海底工程设施。
因此,对于面临能源短缺的人类来说, 可燃冰。勘探和开发就像雪中送炭,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开发成本高和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