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首是瞻”由什么典故而来?

林县2022-06-24  8

“马首是瞻”由什么典故而来? 01

跟随领导 出自《左传公牛》;襄公十四年大约是春秋时期,晋道公联合其他诸侯国攻打并征服秦国。晋国的曛烟想早点发动总攻,就要求盟军将领:打仗的时候,大家看着我的马头行动,我指向哪里,大家就往哪里跑。
后来比喻服从命令或依附某人。

跟随领导 指的是原来士卒看着指挥官的马头演戏的战斗。
后一个比喻服从命令或依附某人。

[来源]

《左传公牛》;项十四年》: 荀延龄道: lsquo当一只公鸡打鸣和驱赶时,一口井被堵住,一个炉子被烧掉,但马钰是领导者。
rsquo;

【典故】

春秋时期,秦国很强大,经常欺负弱小的诸侯国。
引起了诸侯国的强烈反感。
公元前559年,晋道公联合其他诸侯国,组成联军,攻打并征服了秦国。

联军的统帅是晋国的燕洵。
他原本估计,秦国得知诸侯联军要来进攻,一定会惊慌失措,战争很容易胜利。
没想到联军不团结,士气低落。秦国不怕这些情况,所以根本没有和平的迹象。
秦军还在泾河上游毒死了许多盟军士兵。

看到这种情况,燕洵想尽快发动总攻。他向盟军将领发布命令说:黎明鸡一叫,我们就准备出发,各路军队拆掉土灶,填平水井,准备作战。
打架的时候,大家看着我的马头就动。无论我指向哪里,每个人都奔向它。

曛烟的将军们听了他的话,觉得他太专横,令人厌恶。
武将栾边说:晋国从来没有下过这样的命令。
如果你想去西部打秦国,你自己去吧。我的马头会向东,回到我们晋国。

其他等待的国家的将军们看到晋国的将军们已经回国了,他们也撤回到自己的国家。
全军立刻不战而乱,燕洵见无法挽回,只得狼狈退兵。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4463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