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黄河水清了,鱼虾却少了?

马里兰大学2022-06-24  21

为啥黄河水清了,鱼虾却少了? 01

黄河的清水是人为治理的结果,鱼虾的减少是过度捕捞、水污染和大坝堵塞的结果。他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作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干流年均输沙量16亿吨,1立方米水中含沙量70公斤,被称为 一碗水,半碗沙 。
黄河90%的泥沙来自黄土高原,是风积形成的,颗粒以粉砂为主,具有粘性差、透水性强的特点。
所以,黄土高原松散,容易被冲走;黄土高原仍然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雨水充足时,大量泥沙被冲入黄河,黄河变得越来越浑浊。

值得注意的是,浊水不等于脏水,清水也不一定干净。
黄河中的鱼虾约有150种,如黄河虾、蓍草鱼、裸裂鲶鱼、旗鱼、鲤鱼等。这些鱼虾之所以能在浑浊的黄河中生存,多亏了它们的鳃。
鱼和虾都有鳃,相当于一个过滤器。小块的鳃上布满毛细血管,可以与通过的水进行气体交换,获得氧气。黄河的浑浊是由悬浮泥沙造成的。沙子的直径通常在0.03毫米左右,很容易被鳃拦截。所以黄河的浑浊对鱼虾不会有太大的影响。顶多是视线模糊,视距变短。
而且黄土高原流失的泥沙进入黄河,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其他微量元素,有利于鱼虾的生存。

真正威胁鱼虾生存的三个因素是(1)水资源污染(2)食物短缺(3)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

近年来,黄河的水确实变得更清澈了。由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黄土高原地表被大量植被覆盖,泥沙流失入黄河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缓解。长江中上游修建的大坝和梯田减少了黄土高原的产沙量,所以黄河水不那么浑浊了。

黄河鱼虾减少的原因

原则上,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黄河的水质应该会变好,河内的鱼虾也会更多。
但现实恰恰相反。鱼虾的种类和数量都在逐渐减少。

三门峡大坝、小浪底大坝等水利工程可以防洪、防冻堵水道、灌溉农田、供水发电等。,但缺点是它们阻断了鱼类的洄游路线,直接影响鱼类在冬季低温下的产卵、觅食和生存。环境的变化使鱼类繁殖更加困难,鱼类数量减少是正常的。

忽视警告,忽视休渔期,过度捕捞是鱼类减少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每年春天,团体组织在黄河上游放生成千上万的鱼苗。当地民众闻讯后,立即开始在下游捕鱼,严重破坏鱼类生态。有的渔民甚至用毒鱼、电鱼捕鱼,导致黄河的鱼群数量不够繁殖。结果黄河三分之一的鱼都消失了,鲤鱼、旗鱼、铜鱼早就消失了。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水污染。中上游工业农业的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一起流入黄河。水污染严重影响鱼虾的生存。

虽然黄河变得比以前清澈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水质改善了。细菌、微生物和有毒有害的化学废物,不能通过肉眼观察水的颜色来判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4459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