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握法与姿势
重点是左手夹住虎口处琴身中央,其余四指尽量并拢,手掌卷曲成音腔,置于琴后。
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拧钢琴右沿,其他四指尽量并拢。你的手掌相互呼应,类似于向远方呼唤。
左右手的腕关节要同时左右活动自如,但不要让手臂跟着动。
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不要马上把左手手掌绕在琴背上。
而且四指与口琴平行,这样就给嘴唇留出了滑动和弹奏的通道。
肩膀自然下垂,不会僵硬。手臂的内侧边缘稍微贴在身体上,这样就不会左右摇晃。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上身都要挺直,不要弯腰。双脚分开要与肩同宽,这样可以放松肌肉,保持随时可以准备好的弹性状态。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吹口琴的时候,我们建议初学者用手移动口琴,不要动嘴,而不要用嘴来带动口琴。
如果口琴的演奏姿势不好,不仅影响演奏的流畅,而且看起来不美观。
以下是正确的姿势:
“坐姿”
以坐姿演奏时,头要直,腰要直。
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更适合男生)。女生建议脚要并拢。
切记不要前倾或后仰。如果有碍观瞻,会对你的呼吸器官造成很大的影响。
双肘自然下垂,微微贴紧身体,不要平放。
站姿
站姿打球时,头要直,腰要直,不允许驼背。
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
双肘自然下垂,微微贴紧身体,不要平展。
不要前倾或后倾。
乐谱和实际音高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般我们看到的口琴的乐谱大多采用的是简谱。如果五线谱用于乐谱,乐谱的实际音高将与口琴的音高相差八个八度。
从上图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果。口琴的低音Do其实等于钢琴的中央Do。换句话说,口琴的音高比钢琴高八个八度(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觉得口琴的声音高而尖)。
今天我们统一标注五线谱和简谱,原因有二:
我们赞同简谱是为了方便直观标注。
为了统一乐器的操作。
音阶排列与单孔法
复音口琴目前的音阶排列与自然音阶或钢琴等乐器的音阶排列不同。
二十一孔和二十四孔口琴是最常用的口琴。最近有人开始用二十二孔和二十三孔口琴了。所以这里有一个音阶表,供学琴者参考:
(以下音阶以C大调复音口琴为例编排)
以上音阶请注意。从低音部分到高音部分,并不是按升序排列,而是在不规则中似乎有一些潜规则。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个音和下一个音都是交替吹和吸的。
这种独特的音阶排列,我们称之为:复音口琴音阶排列独奏。
单孔法
单孔法是最容易学的方法。大部分初学者一拿到口琴,在被指导之前都会下意识的第一个使用。
方法如下:
微微挤嘴,类似于图像“ㄨquot;一般口腔要像鸡蛋一样拱起(至少不是平的没有腔)。
口的大小可以是一个洞左右(所谓的洞是指上下的方块)。
把嘴唇贴在琴格上,舌尖保持缩回,以免碰到琴格。
收录后请随意试吹或吸任何音阶。
练习中音音阶
弹奏时,请记住低音在左边,高音在右边。
不要急,一定要把每个音都发清楚。
请注意中音6,7到高音1的位置。
熟悉它需要练习。
还有就是要从中间范围6到7吸气,新手可能很难控制。如果有必要,可以在中间呼吸。
下面是我们常用的四种秤。
坚持练习,直到像背一首歌一样熟悉。
下面是一个训练运动和换气的练习。四小节反复弹奏:1234543212345432123454321速度越来越快,一定要相互协调通气和动作。
练习和音乐演奏
当你练习完中音音阶后,让我们继续完成低音和高音音阶。
低音和高音的音阶最难的是位置不规则(严格来说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但是我们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低音的音簧很容易受到口型变化的影响,会导致降调,太紧太平的口型会让音色听起来很难听。
虽然高音部分的簧片没有低音部分那么差,但是会让他因为高音变得很尖很难受,所以运气就成了招数之一。
现在让我们把已经练过的音阶运用到曲子上!!
三孔和声
在管乐器中,同时发出两个以上声音的很少,口琴是最好的一种。
下面是如何练习“三孔和声法”:
从“单孔法”开始弹一个音阶,比如中音Mi。
保持右边嘴角不动,左边嘴角向左移动,直到发出第一个音,这是一个中音Do。
这时候两个洞的距离正好是三个洞。
保持三孔口型不变,弹其他音阶。以右嘴角为主音,仔细听这两个音的和声。
为了更和谐的和声,我们当然可以努力演奏,但如果有不和谐的和声,就要尽量避免。
比如7和6的三和弦就是一组不协和的二度音程,我们自然会尽量避免。
手颤音
一段音乐如果及时运用一点颤音,听起来肯定很美很好听。
其实我们可以从很多乐器上看到他们的振动。虽然方法不尽相同,但震动给我们的印象是一样的。
口琴的振动方式有很多种,每种效果都不一样。现在,最简单、最令人愉悦的一种叫做“手抖”。下面是它的步骤:
要领:
左手虎口紧紧握住身体,大拇指按住。
右手根紧贴着左手掌根。双手大拇指合拢,其他四指并拢,微翘,然后左掌完全包住。两个手掌的外缘也相互贴合。尽量不要有太多空的空隙。
此时吹出的音调声有一种包围和隐秘的感觉。
左手固定,以掌根为中心,右手向外张开,但两掌不能分开,这样张开的角度不需要很大,以免用力过猛。这时候吹出来的音色又会变成很亮的感觉。
做手部振动时,重复第二、三步,我们就能听到明暗交替的振动效果。
5。H.C代表两个手掌合在一起,H.O代表两个手掌张开,手的振动是指H.C和H.O同时连续运动。
注意:
手振的振动频率不能太慢,否则效果不好。
如果五指不能并拢,也会影响震动效果。
初学者练习时,可能会出现手脑不能并用的问题;比如用手振的时候忘了弹,想认真弹的时候却不能流畅的用手振。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手的振动经常跟随着旋律忽快忽慢,这种情况应该尽量避免,只要初学者多练习就可以克服。
常用战术:
常见错误:手部振动:只移动手指的上半部分,没有对手掌进行实际引起振动的开合动作;所以,再怎么努力,也只是形式,而不是意义。改进的方法是以两个手掌的结合处为中心点,然后整个右手掌开合,但左手掌要紧紧握住口琴,营造出共鸣的音腔。
琶音和单向颤音
琶音除了琶音之外,还意味着散和声的存在。通常指的是和声,比如弹拨竖琴,按照它的指令,从下到上快速顺序弹奏音符。所以有人说“琶音”和“爬”是一样的。
常见的琶音弹奏方法,大多是通过和声下面的音符来弹奏,标记如下:
注:
琶音的弹奏方法虽然简单,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琶音的音阶必须在开始和结束之间。
演奏时,头不要动,用手拉,保持气息活跃。
琶音的速度,有拍子值,如果主音是一个拍子,那么当他记下琶音弹奏方法的标记时,琶音加上主音一共是一个拍子。
琶音的音阶不一定都是吸或吹,也可能是吹和吸交替进行。
“颤音”对于复音口琴,演奏方法是借助左手的虎口支撑口琴,右手手腕快速推拉口琴,使主音和上两个音快速、均匀、连续地出现。
比如1的单向颤音是13131313,2的单向颤音吹成24242424。
左手固定支撑口琴,右手左右推拉,营造两个音快速交换的颤音效果。※.
开和弦伴奏
这种演奏方法其实挺简单的。任何初学者一学就会。其练习方法如下:
从“单孔法”开始一次持多品,但主音保持在右嘴角。
注意不要用舌头盖住格子,然后一起弹。然后我们会听到几个音阶在一起演奏。也就是说,够简单了。
注
采用“单孔法”时,包含的孔数最好为五到七个。
(因为所谓的 和弦 至少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名称的乐音同时发出的。)舌头必须缩回,不能碰到格子。
强奏时,通常用来加强乐曲的气势;演奏强度略弱大方时,增添了和谐感;有时候在音乐的结尾,也会创造出一些不错的戏剧力量。
所以“开弦演奏”的技巧很简单,但使用的时机却不简单。如果不能匹配音乐兴趣,伤害会更大。多留心的人还会注意到和弦音的正确性。
所以,除了演奏者不能乱用之外,编曲者也想从这种演奏方法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一般来说,困扰初学者的是他们往往分不清“群噪quot”和“开弦演奏”的不同?
开和弦演奏有时也叫“空空中伴奏”。
从"单孔法"转换到"开和弦演奏"法,与上一章所述的"三孔和声法"步骤几乎相同;但是“多孔法”转变为“开弦演奏”只是收回舌头。
断奏与装饰
断奏(简称断奏)正好是顺音的反义词。是一种将原音符缩短一半左右,并切断持续音的演奏方法。听起来简短生动。
一般来说,口琴的断奏方法可以分为三种:
空气断奏:通过肺部、喉咙或腹部的力量来控制气息,使声音感觉停顿、破碎。
嘴唇断奏:刻意控制嘴唇是否离开钢琴,让气息无法进入,达到断奏的效果。
舌头断奏:琴不离口,舌头直接堵住琴口,使气息进不去。也有断奏的效果。
三种方法都可以弹断奏,但效果不一样;建议初学者多方面尝试这三种方法,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断奏法,以便练习熟悉;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学那么多断奏法?是的,就一个,不是吗?问题是,并不是每一段断奏都是同时使用的,有的断奏极短,有的断奏极快,只有一种方法不能涵盖一切,方法多了对初学者有利!
多孔法
前面说了,单孔法是最容易学的方法,但是和多孔法相比,后者的难度要大得多。
口琴的基本法门分为单孔和多孔。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方法?主要是为了制造更多不同的效果,这一点可以通过后面开发的技能来证实。
基本方法就像学习武术的入门技巧。如果基础不稳,更别说学习过硬的武功了。同样的,如果口琴的单孔和多孔方法没有完全稳定下来或者只能学会其中一种,那么很多优秀的技巧你也只能学会一半。有没有人学口琴,希望只学一半的技巧?
基于单孔法的技能:单细胞法、小提琴法 hellip hellip
以多孔法为基础的技法:三孔和声、五度与八度和声、低音伴奏、解析与放音 hellip hellip
单孔法起到的效果:薄(因为共振腔),纯粹,容易产生拐点效应;多孔法起到的效果:比较厚实,张力高,容易做出和声。
使用方法如下:
注意:
以最自然的方式张开嘴巴七到九个孔,然后握住口琴。切记不要守住深度,要往宽的方向发展。
九孔会比七孔好,因为谐振腔更大,但是会增加难度。
如果琴孔已经用舌头堵住了,除了主音还有其他杂音,说明琴孔没有真正堵住。请再试一次。
用多孔法练习移动音阶时,一定要保持固定,吸气时不要吐出来,吹气时不要收回舌头
如果你感觉移动口琴时舌头不断摩擦口琴,感觉不舒服,请休息一下再吹奏。通常情况下,你的舌头会用力过猛。
保持固定的口型,不要大也不要小;舌尖不要露出来,要包在口腔里。
主音是最右边的孔。请注意,舌头尽量不要碰到主音的格子,否则会造成弯曲现象。
让多孔法更早成为习惯的唯一方法就是坚持练习,把单孔法放在一边。
祝大家早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