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的液滴传播受限于液滴能够到达的范围,传播范围取决于活动的幅度。当疾病的原发地感染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并且相互交叉、扩大、重叠,就形成了流行国。
由于疫情在中国和全球的发展,世卫组织决定再次召开会议,决定是否将此次疫情纳入PHEIC(国际卫生紧急状态)。发布前,你在微博、豆瓣、贴吧看到以下信息:
因为这样的信息流出到网上,公民关心的是什么是疫区国家,担心成为疫区后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官方已经出来辟谣了。中国这次疫情被列为PHEIC,但不代表就是 疫区 而且图中大部分信息都是错的。首先不是三年,但是有区别。可以看到以下条约。
第15条临时建议
1.如果根据第12条确定正在发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干事应根据第49条规定的程序发布临时建议。
此类临时建议可酌情修订或扩展(包括在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被确定已经结束后),其他旨在防止或快速发现其死灰复燃的临时建议也可根据需要在此时发布。
2.临时建议可包括遇到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缔约方或其他缔约方对人员、行李、货物、集装箱、车辆、物品和/或邮包采取的卫生措施,目的是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国际传播,避免对国际交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3.临时提案可根据第49条规定的程序随时撤回,在公布三个月后自动失效。
临时提案可以修改或延长三个月。
这些临时建议可持续到第二届世界卫生大会,直到与之相关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确定。
第十六条长期建议
根据第53条,世卫组织可以就例行或定期采取适当的卫生措施提出长期建议。
缔约国可针对正在发生的特定公共卫生危害,对人员、行李、货物、集装箱、车辆、物品和/或邮包采取措施,目的是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国际传播,避免对国际交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世卫组织可根据第53条及时修改或撤回长期建议。
也就是说,暂时建议三个月评估一次。如果我们在三个月后控制住疫情,PHEIC状态就结束了。
长期提案也可以适时修改和撤销,没有强制性的三年任期。
那么被纳入后,具体会采取哪些措施呢?请参考第18条:
第十八条对人、行李、货物、集装箱、车辆、物品和邮包的建议
1.世卫组织向缔约国提出的建议可能包括以下意见:
ndash不需要采取特定的卫生措施;
ndash回顾在受感染地区的旅行史;
ndash审查体检证明和任何实验室分析结果;
ndash需要体检;
ndash查验接种疫苗或者其他预防措施的证明;
ndash需要接种疫苗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ndash嫌疑人的公共卫生观察;
ndash对嫌疑人采取隔离或者其他卫生措施;
ndash隔离感染者,进行必要的治疗;
ndash追踪与疑似或感染者的接触;
ndash不允许疑似或感染者入境;
ndash拒绝未感染人员进入疫区;和
ndash进行出境检查和/或限制疫区人员出境。
2.世卫组织对缔约国的行李、货物、集装箱、运输工具、物品和邮包的建议可包括以下评论:
ndash不需要采取特定的卫生措施;
ndash审查货物清单和航行路线;
ndash实施检查;
ndash查验在离境或者过境时采取措施消除感染或者污染的证明;
ndash处理行李、货物、集装箱、车辆、物品、邮包或骨骼,以消除感染或污染源(包括病媒和宿主);
ndash采取具体的卫生措施,确保安全处理和运输骨头;
ndash实施隔离或者检疫;
ndash如果现有的所有处理或操作方法都不成功,则在监管下封存和销毁染疫、污染或疑似染疫的行李、货物、集装箱、车辆、物品或邮包;和
ndash禁止出入。
也就是说,即使被列为PHEIC,世卫组织给出的建议也是有梯度的,并不是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举个例子,南美的寨卡病毒在2015-2016年被列为PHEIC,巴西也在其中。
不过,2016年,巴西也举办了奥运会。....
所以,不上市当然是最好的,但即使我们上市了,也不要把它当成世界末日,尤其不要在网上传播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