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知了的过程加动作50字

天龙八部唐门2023-05-05  27

你好!

捉知了作文:

天越热,知了越多,我们每人一根带网兜的竹竿,来到树林里,开始捕捉知了。叫得欢的是公知了,很安静的是母的知了。当然不管公的母的,我们一网打尽。一路都是仰着头,看见哪棵树上趴着知了,我们就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生怕惊动了它。

然后慢慢地树高竹竿,将网兜靠近知了,然后乘其不备,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套住它。另一个伙伴就负责把捉到的知了放到一个空的网兜里。在捉知了的时候,知了一紧张往往会撒一泡尿,在下面的我们不免会被撒一身知了尿。

被捉到的知了在网兜里也叫个不停,但是叫声明显没有在树上是那么地有节奏感,都是“知知知”地一个声调。在树上的知了却是:“知了-知了-知了”。估计是被说到的知了在召唤树上的知了救它吧。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知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知了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有儿歌,体会适意,悠闲、快乐的生活情趣。

2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夏天的愉快。

重点难点:

1欣赏有儿歌,体会适意,悠闲、快乐的生活情趣。

2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夏天的愉快。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知了》。

2CD:《知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夏天的愉快。

3学习单:《知了》。

4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播放CD,请幼儿欣赏儿歌,感受知了的意境。

1诗歌中提到的知了是谁?

2知了是蝉的另一个名字,也是它的叫声,你觉得儿歌中的这么多,知了是什么意思

3听了儿歌,你想象中的画面是什么样的?画面中的色彩是什么样的?

二、请幼儿运用画笔将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在学习单上。教师在幼儿创作之后,进行分享,请每一名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试着边看自己创作的画面边朗诵儿歌。

1图中画了什么

2这副画有哪些地方和自己的作品相似?

3你看着这幅画有什么感觉?

三、幼儿分组朗诵儿歌,一组念每一段的第一句,还有一组念知了知了,教师引导幼儿将每一段的知了念出不同的感觉,特别是最后一句,要念得轻一些,慢一些。

幼儿园中班知了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对周围事物有探索的兴趣,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初步感受故事中有趣的情节,并在愉快的情绪中体验春天的乐趣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的对话,分角色扮演,会用语言描绘春天活动准备:

课件《春天的电话》,小熊,小松鼠,小白兔,狐狸,小青蛙,电话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

师:小朋友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来了,那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春天(放PPT)

师:小朋友们看看春天有什么变化呢?(柳树发芽了,花开了,河水里的冰融化了,看到小蝌蚪了)(放音乐“打雷下雨”)

(二)引起幼儿对春天探究的兴趣

1讲故事《春天的电话》下附故事情节

2向小朋友们提问故事中的小动物都有哪些,给谁打了电话

小熊先发现春天给小松鼠打了电话,小松鼠给小白兔打了电话,小白兔给小青蛙打了电话,小青蛙给小狐狸打电话,最后小狐狸又给小熊打电话。

(三)请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让幼儿自行选择像扮演的角色

(四)游戏结束,老师点评

《春天的电话》

“轰隆隆!打雷了……"

睡了一个冬天的小熊被惊醒了,揉揉眼睛,打开窗户往外一看:”啊,原来春天来了!“他连忙拿起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1,2,3,4,5“喂,师小松鼠吗?春天来了,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吧!”

小松鼠听了电话也"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2,3,4,5,1”喂,是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草吧。“

小白兔听了电话也连忙”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3,4,5,1,2”喂,是小青蛙吗?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赶快出来游泳吧“

小青蛙听了也赶紧”得儿,得儿“的拨电话号码:4,5,1,2,3”喂,是小狐狸吗?春天来了,地上的虫子爬出来了,赶快出来捉虫子吧。”

小狐狸听了也“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5,4,3,2,1”喂,是小熊吗?春天来了,山上的花开了,快出来采花吧。“

小熊听了电话,高高兴兴地来到外边看见大家全都出来了,它碰到小狐狸说:”谢谢你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春天来了,还叫我出来玩。“

小狐狸指了指小青蛙说:”是他先打电话通知的,我们应该谢谢它。”

小青蛙却说:“我们都应该谢谢小熊,是他第一个打电话的。"

小熊听了连忙用两只大手捂住脸连声说:”不用谢,不用谢。“

幼儿园中班知了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桥的主题蕴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它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任何一个城市、村庄都有桥梁,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快捷和方便;它有着丰富的形态,有的柔美,有的庄严,有的轻巧,有的沉重,那流畅的线条、多变的构型,使人产生美妙的联想;它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孩子,每一种形状都蕴含着科学的原理,不论是材料的性质,还是造型里所运用的力学的道理,都可以用具体的形象来展示;同时,它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那些关于桥的美好传说,更深刻地揭示了隐藏的意义—跨域障碍,连接沟渠,抵达彼此的心灵。结合中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创设了轻松的活动情境,让幼儿自由画弯曲的物体,体验美术创造的快乐。

教学目标:

1、感受拱桥美的行态和趣味。

2、理解其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准备:

1、各种各样桥的、音乐CD。

2、《美工》第10页。

教学过程:

一、在音乐声中欣赏作品。

1、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

师:欣赏这是什么样的桥?它像什么?它让你想到了什么?

2、画面细节再回到画面整体。

师:画面中还有什么?树长在什么地方?水面上有什么?船都停靠在岸边吗?有一艘船经过哪里了?

3、回到画面整体。

师:你喜欢这幅画吗?

师:你觉得它哪个地方最美?它让你想起了什么?

4、在音乐声中,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想象眼前的画面。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这幅作品。

二、拱桥的特点及和其他桥的不同之处

1、出示各种桥的,请幼儿比较拱桥和其他桥的不同之处。

教师找来各种各样的桥问: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哪里不一样?(拱桥是弯的别的桥是直的,拱桥有洞洞别的桥有的没有洞洞等)

2、引导幼儿猜想:为什么要把桥造成这个样子?造成这样有什么好处?(因为好看,船可以从下面的洞那里穿过去,还可以走路)

2、引导幼儿才想、抒发心情。

师:要是你去了这个地方,你愿意在哪里看风景?为什么?

师: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心里会想起些什么呢?

三、“弯弯的桥“添画活动,画一画弯弯的桥。

教师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拥有一座弯弯的桥应该会是什么样的?请幼儿来当一个小小设计师来设计一座你自己的桥。

幼儿园中班知了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知了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2、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3、初步了解知了的小常识。

4、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教师自制关于知了的《是谁咬死了果树》童话PPT课件,知了标本(每组一个),知了的。

经验准备:家长与幼儿课前一起上寻找与知了有关的,并帮助幼儿简单了解一些知了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等知识。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引出问题

1、师:小朋友们在哪里见过知了?知了长什么样子?

2、出示知了标本。“你们知道知了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它有什么特点呢”

(给幼儿自我展示的平台,然后出示相关,告诉幼儿知了的身体是由头、胸和腹组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对透明的翅膀,尖尖的细管是它的嘴,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

二、观看《是谁咬死了果树》课件,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知了

1、请幼儿观看课件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了这个童话,你知道是谁最终害死了果树呢?为什么呢?

(引导幼儿说出因为知了吸取了树根的汁液)

师:小朋友们很聪明,知了在吸取汁液的时候就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所以它是害虫还是益虫呢?(害虫)

师:那为什么有的知了会叫,有的不会叫呢?

2、再次出示雌知了和雄知了的,进一步进行比较

师:我们一一看,它们一样吗?

(不一样,有的肚子上有两个半圆,有的没有。)

师:这个半圆叫发声器。有发声器的才能叫,是雄知了;没有的是雄知了,不会叫。

(在自由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孩子的`支持者与引导着,通过开放式的提问使幼儿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对知了的特征及生活习惯有进一步的了解。)

活动延伸:

可组织幼儿制作相关工具,去户外粘知了,通过实际行动进一步增加对知了的了解。

小百科:蝉属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发育)类昆虫,由卵、幼虫(若虫),经过一次蜕皮,不经过蛹的时期而变为成虫。幼虫生活在地下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液。

幼儿园中班知了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

2、练习单双脚交替跳,保持身体的协调能力。

3、体验一起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荷叶若干(上面贴有脚印),小青蛙头饰若干、平衡木、害虫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扮青蛙妈妈,幼儿扮小青蛙。

师: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先来活动活动身体。

老师边念儿歌边带领幼儿做操:早上空气真正好,我们大家来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扭扭屁股,扭扭屁股,天天锻炼身体好。

二、基本部分

1、师:我们小青蛙有一个跳的本领,你们先给妈妈看看。(幼儿自由练习跳)

2、老师示范双脚行进向前跳。(要求双脚屈膝,屁股半蹲,轻巧)

3、单脚跳(幼儿自由练习)

4、单、双脚交替跳。

跳法同上,只是在交替的时候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

三、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交代游戏名称和玩法

师:农民伯伯打来电话,说稻田里面发现许多害虫,让我们帮助去消来害虫,小青蛙们要一个跟着一个跳和走,不要掉队和迷路。

2、师:小青蛙在河边发现许多荷叶,请你们来想一想,有的荷叶上有两个脚印,有的只有一个脚印,我们该怎么办呢?(幼儿自由发言)

师:哦,小青蛙都知道了该怎么办,一个脚印的地方代表单脚跳,两个脚印的地方用双脚跳,那我们一起出发吧。

3、跳到田里捉害虫,

四、结束部分

师:哎呀,天空黑乎乎的,快下雨了,我们回家吧。

带领幼儿原路返回,走到小河边时老师说:“下雨了,怎么办呢?”(一起想办法)撑着荷叶伞回家吧!

望采纳,谢谢

幼儿园中班知了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知了的有关知识,知道知了的发音器官。

2、通过折纸活动掌握知了的外形特征。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和了解知了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知了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手工纸、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一位昆虫宝宝,你们猜猜它是谁?

2、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回答。

3、师:这节我们学习肚子唱歌的知了。

二、探索发现

1、师:请幼儿观察知了是什么样的。

幼儿:翅膀是透明的,

头下面有一根长管,

这个细管就是它的嘴。

2、师:猜猜他们吃什么?

幼儿1:它吃树叶。

幼儿2:我猜它吸树干里的水。

3、师:知了都会叫么?

幼儿1:都会叫。

幼儿2:不都会叫。

师:为什么有的会叫有的不会叫呢?

看课件,请幼儿观察比较。

幼儿:有的肚子上有个半圆,有的没有。

师:这个半园叫发生器,有发生器的才会叫。

师:知了有公有母的,有发生器的是公知了,没有发生器的是母知了。

三、动手操作

1、请幼儿折纸知了。

2、展示幼儿作品。

四小结

师幼共同总结知了的外形特征:知了有的会叫有的不会叫,发生器在肚子上。

教学反思:

折纸活动是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艺术活动形式,它既能锻炼孩子手的灵活性,发展孩子的目测力、空间想像力和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孩子的几何形体概念。

幼儿园中班知了教案 篇7

活动说明

我们闵行区在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区的过程中,培植了许多小树林。这些树林是幼儿开展野趣活动的好场所。我们把幼儿带到小树林,开展“捉知了”活动,把“攀爬、投掷、跨越、奔跑”等体育项目串成充满野趣的游戏,孩子们一个游戏接着一个游戏玩,体验到了在大自然中运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促进跨越、投掷、攀爬等动作的协调发展。

2、培养合作、勇敢精神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事先与小树林的管理人员联系好。

2、提前告知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如给幼儿穿运动装、运动鞋等。

3、老师去小树林进行实地观察和准备:(1)排除安全隐患。(2)将若干“知了”卡片投放在树上:“小知了”贴在树身的低处:“中知了”放在较高处的树杈上;系在最高处的、幼儿可以攀爬的树枝上。

4、带好常用药品和若干沙包、纸团、纸飞标、小口袋。

5、知识经验准备:之前在活动区投放过有关知了的图书。带幼儿玩过“穿树林”游戏。

活动过程

一、“穿树林”游戏

1、到了小树林后,幼儿自由结伴玩“穿树林”游戏,目的是热身。(1)选定一片树林,绕每一棵树走一走;(2)在树林间蛇型避让跑一跑;(3)互相追逐跑。

2、交流在树林里玩的感受,引出“捉知了”的游戏。

二、“捉知了”游戏

幼儿每人一只捉知了的小口袋,逐步提高“捉知了”的游戏要求。

1、幼儿跨越小垄沟穿梭在树林里捉“知了”,比一比谁捉的“知了”多。此环节捉的是“小知了”。由于贴在树上较低的位置,幼儿都能捉得到,但要捉得多,需要克服困难,跨越一条条小垄沟,穿梭在树林里寻找。安排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跨越等动作。

(1)幼儿自由结伴捉“知了”,交流谁捉得多。

(2)重点交流跨越小垄沟的动作。

2、引发幼儿用投掷物帮助捉“知了”,看看谁捉“知了”的办法好。此环节捉的“中知了”放在位置较高的树杈上,需要有辅助物的帮助才能捉到,如沙包、纸团、纸飞标以及树林中的其他资源等,其目的是让幼儿在创造性玩的过程中,发展投掷等动作。

(1)幼儿自由结伴采用投掷方法捉“知了”。

(2)重点交流如何采用正确的投掷方法捉“知了”。

3、鼓励幼儿大胆攀爬捉“知了”,看看谁的本领大。此环节捉的系在树上最高处,需要攀爬才能捉到,目的是培养幼儿合作、勇敢精神,发展攀爬等动作。

(1)幼儿自由结伴攀爬捉“知了”,老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重点交流怎样安全攀爬上树捉。

4、幼儿清点捉到的大中小“知了”数量。

活动反思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点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关注孩子所关注,能从中埔捉到有利于教育幼儿的信息。最近看到幼儿户外锻炼时一直在谈论瓢虫。鉴于此,我知道孩子们对瓢虫很感兴趣,于是,我着手这次活动的准备。

幼儿园中班知了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知了的外形特征和鸣叫特点。

2、懂得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要保持安静。

活动准备:

课件《夏天的知了》。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知了

1、教师打开课件片头画面。

教师点击知了:小朋友,听一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

2、教师播放知了视频,让幼儿欣赏。

3、小结:知了又叫"蝉",是夏天才有的一种昆虫,它一般生活在树上,会发出吱吱的鸣叫声。

二、欣赏儿歌:知了

1、老师念儿歌,请幼儿整体欣赏一遍儿歌。

2、教师:小朋友,为什么说"知了真不好呢?"3、教师:因为知了的叫声听起来很像"知了、知了",所以我们以为它在说"知道了"呢!

三、评一评:谁做得对

1、教师点击呈现课件中的四幅画面。

教师:小朋友,妈妈在睡觉的时候,知了总在吵,知了不好。那你们看看下面的几幅图里,小朋友在午睡的时候谁做得不好,谁做得好呢?

2、教师逐一点击四幅画面呈现动画,请幼儿判断: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样做对吗?

3、根据幼儿的回答将小红花拖放到做得对的画面中,验证正误。

4、总结: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不能学夏天的知了,应该安静地做事,不打扰别人睡觉。

幼儿园中班知了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知了声声唱》,感受歌曲优美舒缓的情绪。

2、在图谱的帮助下理解记忆歌词,通过反思评价歌唱中的困难与不足,逐渐形成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的品质。

3、体验和同伴一起玩接唱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知了,有玩接唱游戏的经验。

2、材料准备:与歌词匹配的,道具“知了”。

活动过程

1、故事导人,引出知了歌唱的故事

2、倾听范唱,形成稳定听觉表象

(1)是谁在唱歌?你还听到唱了什么?

师:“歌里除了知了,你还听到了谁?它在干什么?”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2)幼儿在反复倾听后,逐步完善歌词,教师出示,帮助幼儿理解记忆。

师:“还有些歌词藏在我们的歌曲里,我们再来听一听。”

(3)看看黑板上的图谱,我们的歌词都找出来了吗?怎样才能检查顺序是否正确呢?

(4)幼儿验证歌词图谱顺序。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反思,知道用再次倾听边歌唱边排图的方法,检查歌词内容的完整性。同时也是对图谱内容的再次理解和消化。

3、接唱游戏:(2-3遍)

(1)师:“歌里唱了这么多内容,小朋友都能记住吗?都会唱了吗?那现在我们来试一试接龙唱好吗?老师唱第一句,你们接第二句。

(2)“接下来请一个小老师来带领小朋友接唱歌曲,谁愿意来挑战?”

(3)反思性学习过程(贯穿在每一次接龙游戏后面)

(4)小朋友们刚刚配合演唱这首歌曲非常好听,你们能试试自己完整的演唱吗?

3、游戏“小知了找朋友”

小知了听到了你们动听的歌声,现在要出来找朋友了,谁唱得好就会吸引它飞来哦!(每张小椅子下面提前隐蔽的点好一只“知了”)歌曲结东停在小椅子后面,幼儿开始找知了。

有一只特别的“知了大王”我们还没发现呢,我们再试一次看看能不能把它找出来。幼儿开始找知了,发现知了大王的小朋友寻找礼物。

4、放松游戏(老师吹奏陶笛,幼儿演唱歌曲)

幼儿园中班知了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一)知道夏天知了在树上常鸣叫,发现知了有翅膀。

(二)愿意观察并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一)重点:通过观察,发现知了有翅膀。

(二)难点:能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一)收集知了鸣叫的录音和知了的或照片(需有利于幼儿观察知了的翅膀),或有关“知了的生长”的多媒体资料。

(二)幼儿用书第5册封二、第1页。

(三)挂图《知了叫,夏天到》。

(四)语言CD(儿歌《知了叫,夏天到》)。

活动过程

(一)知了声声叫。

1、夏天来了,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种声音,请小朋友听一听,是什么声音?是谁发出的声音?

2、你平时听到过知了的声音吗?什么时候?

3、你看到过知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哪里有知了?

4、初步观察知了的外形。(欣赏挂图或影像图。)

师:你找到知了了吗?它在哪里?

师:谁能上来指给大家看看你找到的知了,告诉大家知了在哪里?

师:图上的知了停在大树上,平时知了也都生活在大树上。

师:刚才你们听到知了是怎么叫的?夏天的时候,知了经常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

(二)知了的翅膀真奇妙。

1、初步观察并自主描述知了的外形(挂图)。

师:你看到的知了是怎样的?(幼儿自主观察和表述。)

2、聚焦观察并自主描述知了的翅膀。

师:仔细看看,知了身上长着什么?(引导幼儿观察上侧大图。)

师:知了的翅膀看起来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观察下侧左右小图,为幼儿提供自主观察和表述的空间。)

师:看看两只小知了,它们的翅膀是打开的,还是合拢的?(引导幼儿对比观察。)

3、观察知了的相关或照片。

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知了是不是也有翅膀?

师:原来,知了都长着一对什么?所以它们才能飞到哪里?

(三)抓知了。

1、欣赏儿歌,观察幼儿用书,有机会带领幼儿试着抓抓知了。

师:请小朋友听听儿歌、看看书,说说知了在哪里不停地叫。(树上。)就好

像在告诉大家,夏天怎么样?(来到了。)

师:屋里小宝宝在做什么?知了不停地叫,宝宝可能会怎样?

师:在树下的哥哥姐姐手里拿着什么?他们想要做什么?

知了是一种同翅目昆虫,其种类较多,我国就有一百二十种。雄知了的腹部有一个发声器,能连续不断地发出响亮的声音;雌知了虽然在腹部也有发声器,但不能发出声音。一到夏天来临,雄知了就会站在树上"知了-知了-知了"地叫个没完,声音传出很远,正是因为它的叫声音,而称它为知了。

会鸣的蝉是雄蝉,它的发音器就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用的声调激昂高歌。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

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的,雄蝉的叫声,雌蝉听来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在交配受精后,雌蝉,就用像剑一样的产卵管在树枝上刺成一排小孔,把卵产在小孔里,几周之后雄蝉和雌蝉就死了。

以上就是关于捉知了的过程加动作50字全部的内容,包括:捉知了的过程加动作50字、幼儿园中班知了教案、夏天知了声此起彼伏,究竟是公知了叫的还是母知了叫的呢周边的人说是母的叫的,网络上说是公知了叫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38087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