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种文字

孙叔敖2023-05-05  27

中国的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字体结构经过数千年不断创造、改进而成,有较强的规律性。它的演进过程大致是:图文—象形—甲骨—钟鼎—石鼓—古文—秦系—隶书—楷书—魏碑—草书—行书—宋体—仿宋体—黑体—圆黑体—叠圆—综艺……

解释:图画文字、象形文:距今六千年至殷周时代,同图画差不多,非常容易识别的文字。

甲骨文:距今三千多年,是最早可识文字,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当时记载占卜吉凶的卜辞文字。字体风格朴素,自由,结构带任意性。

钟鼎文:唐代发现周秦刻在十个石鼓上的铭文,古代称铜为金又叫金文,以礼器的鼎和乐器的钟为最多。脱胎于图画符号的文字。

石鼓文:唐代发现周秦刻在十个石鼓上的文字,现存故宫,是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石鼓文已不再象甲骨、金文那样,写得字大小平均有雄浑厚朴的大度之气。

古文:汉代发现藏于孔子宅中墙壁内的经传和春秋左氏传中的文字叫做古文。

秦篆:大篆是周宣王时对古文字整理之后的一种文字,因经史籍之手。故又称“籍文”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大臣上奏所用的文字。

大篆:是钟鼎文、石鼓、古文、秦篆的统称。字体粗犷有力,厚重古朴,行款已趋向线条化,规范化。

小篆: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命李斯等人实行“书同文字”以秦篆为基础而出现一种简化的规范文字。字体均圆整齐,上紧下松,布白匀称,带有图案的装饰美。

隶书:相传秦始皇时,有个叫程邈的小官因罪入狱,隶书是由篆简化演变而出来的,为了简捷速写,变篆书圆转的笔划为万折的笔划,汉代盛兴,后世学隶书以汉碑为典范,用笔方中有圆的变化,端庄古雅,左右舒展,有均衡美。

魏碑:指北魏时期的石刻,属于楷书,魏碑是把汉字由隶书向楷书的演变过程中,表现了艺术上大胆的革新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特点:品类繁多、风格各异我体不备。

楷书:又名正书、真书。因是字体的楷模所以叫楷书,标准,正规又叫正楷。西汉开始萌芽,经过东汉,唐朝兴盛。一千多年来唐楷一直做为汉字的标准字体。特点:形体方正,笔划平直,规矩严谨,丰满秀丽。

草书:有大篆、小篆、古隶、今隶的草书。草书专门发展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字体,是从汉代开始的,由汉至唐是一度极盛的时期,形成了章草,今草、狂草和行草。它既具有自身的规律,又能抒发自我的情怀。今草是草书的主体。它们笔势连绵回绕,痢约为本,点画相连,态势飞动一气呵成。特点:节奏强烈,行云流水,舒坦。

行书:产生于汉末,介于真书和草书之间的种字体,兼有楷书字形易识,又兼草书书写快捷之长,所以至今与楷书一样成为常用字体。相传是刘法升所创,王羲之被尊为“书圣”。其特点:行笔劲速,节奏轻快,点画流动,用笔活泼。

宋体:北宋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刻字在楷书体上产生了一种横轻直重,阅读醒目的印刷体,后称宋体。到了明宋代演变为笔划横细坚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当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坚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如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等都采用这种字体。特点:横细坚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笔划严谨,带有装饰性的点线,字形方正典雅,严肃大方,是美术字体之首。

仿宋体:出现了笔画粗细一致,讲究顿笔,挺拔秀丽,适合手写体的仿宋体,当时称为新宋,宋体又称为老宋。是现代宋体的一种。特点:字身秀长、宋楷结合、横斜竖直、粗细一样、间隔均匀,起笔顿顿,落笔顿顿。

黑体:清末萌芽57年简化字体后定形。笔划横平竖直,粗细一致,笔划较粗,方头方尾形成方黑一体而得名,又称方体。特点:由宋体结构,笔划单纯,相互大方,醒目粗壮。

圆黑体:由黑体演变而来,方角变圆角,方头变圆头,点、撇、捺、挑、勾略带弧,并稍加长。笔画的方粗和粗圆,虽然字形一样,所取得的效果确各异。粗方是厚重平板之感;粗圆呈厚重而灵活的格调。因此,印刷术上出现圆黑体,具有较强的冲击力,给人圆润活动之效果,又有时代感。

字体的演变过程说明这样一规律:

1、易写替代了难写的过程

2、简化替代了繁体的过程

3、新字替化了旧字的过程

4、实用字能不断扩展的过程

(个人认为)汉字严格来说只有一种,即方块字(区别于外国拉丁文字或阿拉伯文字)

但是汉字经过各代的字形演变,确是有很多种,有象形文字(甲骨文)、大小篆书(大篆包括金文,小篆即秦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贯穿几个朝代都有)

一般归纳为“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中国汉字约有10万个。

2012年,“中华字库”工程在我国启动,据统计约有10万个汉字、10万少数民族文字以及10万多个如甲骨文这种不常见的古代书写文字编码,总计约30万字。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字数量为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而常用汉字占据了99%的语言篇幅。

相关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也应该是文字创作者之一,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目前使用着八十五种语言。在这八十五种语言当中,有二十一个民族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有三十五个民族还没有属于他们自己民族的文字。

有文字的民族有汉族和蒙古族、藏族、壮族等其他的少数民族。现在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不使用自己民族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字而直接使用汉字外,其他五十三个少数民族都使用自己的文字。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全世界总共有多少种文字

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一说七千多种,一说五千多种,一说两千多种,无一定论。使用人口超过100万的语言只有140多种,其中汉语的使用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语言是英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有些语言则只为几千乃至几百人使用,如美洲的土著印第安语,中国的鄂伦春语、赫哲语。

世界文字的种类有哪些 15分

这个首先要看你界定的时间,如果是近现代的世界文字的话,全世界有5种最重要的文字系统:汉字、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 字母、印度字母。其中除了汉字是表意文字外,其余4种是表音文字,它们分别形成了五大汉字流通圈。汉字主要流通于东亚;拉丁字母占据美洲、大洋洲的全部,欧洲、非洲的大部分,亚洲的小部分; 字母主要流通于北非、西亚的 国家;斯拉夫字母主要流通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国家;印度字母主要流通于南亚和东南亚。

纯手打,希望能帮到你!

世界上最主要的文字类型有哪几种?

第一主要,英语,连我们都要学英语你可想而知;第二,汉语,中国人数你也是知道的;第三是印地语;第四第五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曾经的殖民者,和英国一个意思;第六 语,中东一大片地区。原文链接(百度知道):zhidaobaidu/linkurl=7KXpPmPXAokP7eb3YDKXv4ZwRuxYXnCN3WCPp7Y49APgFXN-FIJ_Z_INyDJM7119Aha04_lHYQP5WIgN8ZMAX_

全世界的文字有多少种

专家们的估计是4000—8000。德国出版的《语言学及语言交际工具问题手册》提供了比较具体的数字:5561种。但这只是现有的语言,在这之外,已经有很多种语言文字在世界上消失了。比如著名的哥特人和玛雅人的语言文字,以及赫梯语、卢维亚语、达尔马提亚语、苏默语等等。以中国的语言文字为例,各民族的57种文字中,17种已经消亡,它们是突厥文、回纥文、察合台文、于阗文、焉耆-龟兹文、粟特文、巴思巴文、契丹大字、契丹小字、西夏文、女真文、东巴图画文字、沙巴图画文字、东巴象形文字、哥巴文、水书、吐火罗文。中国各民族的80种语言中,至少12种已经消亡,它们是和阗语、粟特语、吐火罗语、哥巴语、西夏语、东巴语、契丹语、女真语、于阗语、巴思巴语、察合台语、鄂尔浑-叶尼塞语。

消亡的难以复生,现存的却又如何?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各民族现有语言60多种,文字40种,大多数处在消亡的前夜。很简单,使用这些语言的人越来越少,门巴语只有6000人,京语5000人,保安语5000人,鄂伦春语4000人,赫哲语1000人。这些数据是80年代公布的,而今,还有多少人在讲这些语言?在故宫,高悬的金匾上都写着满文,但除了少数专家,已经没人认识它们。这个盛极一时的皇族,已经全部使用汉语。《中国大百科全书》载,只有“爱珲和富裕两县还有少数农村的满族老人会说满语”,但该书是1980年编的,15年过去了,这些老人可还健在?

在5561种语言中,很多语言都面临消亡的危机。比如北欧的几个小国,虽然都有自己的母语,但英语已经像中国的普通话一样普及,长此以往,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英语会越用越多,母语却越用越少,几代人之后,难免满语一样的命运。

每一种语言,不仅有着自身的美妙,还是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录,一旦消失,全告湮灭。玛雅文字使用了1500年,16世纪“由于西班牙入侵而毁灭遗忘”,于是,玛雅石柱的铭文成了读不懂的天书。中国的西夏文,13世纪还在使用,而今成为“死文字”,各种古籍碑文无法破译。这既是语言文字的不幸,也是人类文化的遗憾。

全世界文字和语言有多少种

据联合国调查,目前全世界大约有多少种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世界语言十分复杂,专家估计大要有5000-7000种。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各国的学者所统计的结论是相差悬殊的,其说法也极不一致。根据德国语言学家在1979年的统计,当时世界上已经查明的语言有5651种;有个学者说“我的印象中感觉有几千种,具体多少也说不清,就去查资料,还真说不清。一般大概说当今世界拥有60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五六千种语言”。法国科学院推定为2,796种;国际辅助语协会估计有2,500至3,500种语言。

世界上究竞有种多少语言?美国杂志《纽约客》统计后说有“成百上千”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称有“近千种”;世界最畅销书籍《圣经》的外语译本截止1997年就达2197种,语言种类多余文字种类,《圣经》至少证明世界语言种类应多于2197种。迄今比较精确的统计数字来自人类学家,他们通过民族研究发现世界语言有6809种。其中,亚洲是世界语言种类最多的地区,达2197种,非洲其次,2058种,太平洋诸岛1311种,美洲1013种,欧洲则只有230种。就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发展中国家,共有80余种民族语言,30余种文字。这6809种语言的统计数字,真有这么精确吗?很多研究者并不这么认为,“你数得清世界上有多少种面包吗?数字每天都在变。”宾西法尼亚斯沃斯摩尔学院的大卫·哈瑞森和德国迈克斯·普兰克研究院的克兰克·安德森的最新调查发现,世界语言的数量瞬息万变,确切的数字只能描述为“比上个月少”。

大卫认为,世界上现存语言大约有6000多种,现状大多不容乐观。首先,语言种类分布不均,比如法国人口六千万左右,所用语言16种,而瓦努阿图人口仅是法国的03%,所用语言种类却是前者的63倍。其次,语言使用者数量不均衡,多如汉语普通话使用者近9亿,少如俄罗斯一种叫他法的方言,不足百人。6000多种语言中的大部分面临着没有相应文字记载、没有进入官方语言、使用者受歧视等困境,只有不足10%的语言才可以称为“安全语言”,即有文字记载、被官方正式使用、代代相传。“有些语种已经没有小孩子愿意去学,无以为继的语言必定会消失”,大卫说,“一个老人死去,一种语言也就随之逝去,怎么留也留不住了。”

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世界语言的多样性。有专家测算,今天人类语言种类的消亡速度是哺乳动物濒临灭绝速度的两倍,是鸟类濒临灭绝速度的四倍。据估计,目前世界尚存的五六千种语言,在21世纪将有一半消亡,200年后,80%的语言将不复存在。

如果那些使用者越来越少的语言死去,又如何?克兰克说,那意味着语言环境、该语种使用者的认知系统、语言涵盖的文化遗产都将失去,“强势语言的使用者永远也不能体会这种悲伤。当我站在俄罗斯的一个小山村里,看到那些老人,说著已经没有多少人可以听懂的话时,我亲眼目睹了失去历史的痛苦。”

对于这些濒危语言,学术界目前已经形成共识:在它们还未消失前,去认识和记录它们。“没有人知道,这些即将丢失的语言、语音、文化对今后五百年的人会不会有用”,克兰克说,“在谁都无法确定的情况下,争论毫无意义,首要是尽可能多的保存。”

从目前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世界语言的多样性面临着严峻挑战。不用说那些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就是那些使用人口较多的语言也面临着激烈竞争。目前英语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是强势的,随着英语的传播和使用,英语文化承载的价值观>>

当今世界上使用的有文字的语言有多少种?

估计有2,500至3,500种有文字的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世界语言十分复杂,全世界究竟有多少种语言,说法不一。法国科学院推定为2,796种;国际辅助语协会估计有2,500至3,500种语言。由于对某些语言,尤其是使用较少的语言没有深入研究,很难断定它们是不同语言,还是同一语言的方言。

语言的分类,一般采用两种方法。第一是类型分类法,也称“形态分类法”。根据语言语法的特点,将世界语言分为若干类型。如以词的构造为主要标准,将人类语言分为词根语、粘著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等;或按语法意义的主要表达方式分成分析语、综合语等。这种分类有助于了解语言的结构,但不能概括世界语言的多样性,也没有和语言的历史比较起来研究。

第二是谱系分类法,也称“发生学分类法”。按语言的共同来源,按语言亲属关系的远近,把世界的语言分为不同的语系、语族和语支。

印欧语系分布在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包括印度语、伊朗语、斯拉夫语、波罗的海语、日耳曼语、罗马语、克尔特语、希腊语、阿尔巴尼亚语、亚美尼亚语等。

闪含语系分布在 半岛、非洲东部和北部一带。包括 语、古希伯莱语、豪萨语、古埃及语等。

芬兰乌戈尔语系分布在芬兰、苏联、挪威、匈牙利等地。包括芬兰语、爱沙尼亚语、匈牙利语等。

阿尔泰语系主要分布在中国、土耳其、蒙古、苏联、伊朗、阿富汗。包括阿塞拜疆语、土库曼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土耳其语、日语、朝鲜语等(也有将日语、朝鲜语列为特殊语言)。

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分布在高加索一带。包括高加索语、格鲁吉亚语等。

汉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中国和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等国境内。包括汉语、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藏语等。

达罗毗荼语系分布于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北部、巴基斯坦等地。包括泰米尔语、马拉雅拉语、坎纳拉语、泰卢固语和布拉灰语等。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也叫“南岛语系”,分布在北自夏威夷,南至新西兰,西自马达加斯加,东至马克萨斯群岛的广大地区。包括高山语、马来语、印度尼西亚语、爪哇语等。

班图语系分布在非洲苏丹以南的广大地区,所属语言中,最通行的是斯瓦希里语。

此外,还有美洲的印第安语言。

据统计,世界上使用语言人数最多的是汉语,约占世界人口的23%;其次是英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约占世界人口的8%多;第三是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约占世界人口的6%;第四是西班牙语(属印欧语系罗马语族),约占世界人口的5%。

世界上的各种文字中,竖著书写的文字有几种?

1、当前,蒙古文是世界上唯一竖著书写的文字,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蒙古族通用的回鹘式蒙古文,以及蒙古国主要使用的西里尔蒙古文。

2、中国古代汉字是竖著书行,这大约和汉字初期的书写材料是木简、竹简,书写工具是毛笔,汉字是方块字等有关。等到汉代以后纸虽然发明出来,但汉字仍然是通行竖写,就是隋唐雕版印刷出现、宋代活字印刷发明后,都仍是竖排竖行。到了清朝末年,一些知识分子学习西洋文化,力主改变传统书写方式,改用从左到右的“横行”排列方式。1956年1月1日,《人民日报》也改为横排,至此,全国响应。

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

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凡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语言。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语言呢据东德出版的《语言学及语言交际工具问题手册》说,现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种语言。在这些语言中,约有1400多种还没有被人们承认是独立的语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语言。如澳大利亚有二百五十种语言仅被4万多人使用,而这些澳大利亚土著民族还不得不使用英语,长期以来,这些语种便渐趋衰亡。在美国同样也有很多正在衰亡的语言。如北美印第安人有170种语言,其中许多种语言如今只有一小部分人用它们来交谈。他们的子孙已不了解自己祖宗的语言,而习惯于用英语了。

很多通用的语言逐渐变为别的民族或国家的交际用语,成为第二语言。例如,当前非洲正在发生这样的变化:在那里,个别的语言成了许多部落和民族的交际工具,它们日益替代了在这里根深蒂固的殖民主义者的语言。另外,由于战争,人们被迫躲进山中、森林或集中到某一个区域,个别语系的基地大在缩减,最终也将趋向衰亡。这样的语种在新几内亚岛、巴普亚——新几内亚和西伊里安,有1110多个;西非尼日尔河和贝努埃河地区有280个。

在4200多种已被承认的独立的语言中,能得到很好研究的仅500种,而有1500种几乎还没研

究过。

语言虽然可以作文字的基础,但语言毕竟不等于文字,尽管各国科学界和宗教界做出很大努力,然而世界上还有四分之二的语言没有相应的文字。

最厉害的具我所闻大盖会说7国语言可能-----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

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

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

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

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

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

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

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

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

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

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

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

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

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有多少种文字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有多少种文字、中国汉字有几种、中国字有多少个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38066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