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我国有四本极为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世界历史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可谓是享誉于世界各地。这四本名著分别为《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与《红楼梦》,这四本书也被人们联系在一起,称为“四大名著”,我国的男女老幼,上上下下都知道这四本著名作品。而可能有人不知道的是,《红楼梦》还有一本续本,被称为“癸酉本”,传播度并不广泛,所以很少有人知道。《红楼梦》也被称为《石头记》,可以说是作者曹雪芹为我们写出的一幅当时时代的历史人物大戏,深刻的描写了那个时代高门大院的生活,是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
而我们知道,曹雪芹写这一本《石头记》花费了数年,从他家族的兴盛时期写到了他家族遭遇变故而衰亡,从青壮年写到了暮年。而较为遗憾的是曹雪芹写完这本书后不久便死去了,现存于世的《石头记》原本只写到了第一百零八章,这后面的内容随着曹雪芹的去世也没有人知道还有什么了。现在所说的“癸酉本”,说是曹雪芹所写,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癸酉本”的逻辑和故事结构有许多地方是与原本红楼梦相不符的,有很多故事的逻辑与原本不符,情节也有很多地方联系不上。不仅是故事情节衔接不上,人物的性格也有很多地方发生了改动,可以说有的人物角色是“性情大变”。
再来说,《红楼梦》的原本经过时间的流逝有的已经消失不见了,癸酉本的原本也经过时间的催促而不见踪影,目前得知的消息是在台湾省的博物馆中进行收藏,而由于两本书的原本距离较远,所以不能进行考证,从而无法分辨真假。
癸酉本本人最喜欢的有三点:一是贾母死亡时间与抄家的时间线(后面癸酉本时间线混乱),探春判词脂批写到此人不远嫁,贾府不至于流落至此,同样也对应王熙凤与贾母,贾母在贾家子弟不敢太过放纵,所以贾母死后,贾家子弟肆意放纵,突然元春薨(个人感觉应该是前文中那几个省亲的贵妃与贾家世交的高官王爷联合陷害,皇上不得不处死),此时贾家子弟不知进退,抄家,此时间线很棒,比高鹗与87版的好,个人感觉。二是探春远嫁的原因,交代情况探春远嫁一大部分原因庶出的问题(癸酉本真实原因是赵姨娘大闹,戚公子推脱说庶出),这是探春的宿命,也是这个人物的悲剧,但是癸酉本并未交代赵姨娘破坏良缘的过程。三是情榜,这个是真的厉害,首先打破了我的认知,除了宝玉,黛玉,竟然还有哪些小人物,并且情榜的描述十分贴切,实在是厉害。
一些标准的红迷不喜欢这个本子。理由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文字,不要说癸酉本不要看细节,看红楼不就是看细节,伏笔,直接把最主要舍弃,实在无法认可;二是文字,诗句,前80回诗句我是要找注解看脂批,找典故理解的,癸酉本的诗句一度就知道说的是啥,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现代文写作风格更是数不胜数;三是为了统一而统一,为了对应脂批可以说是有时候太过唐突,难以接受,比如宝钗停机德,真出来个停机德。最后一点是魔幻太多了,及其不适应,癸酉本直接和还魂后的王熙凤交流(从网文来看,这个还魂,惊心动魄,王熙凤一心念贾家)有种说不出的违和感,但是通灵玉飞走本人实在不好说,玉的有个功能,在五鬼的时候证明是有驱邪功能的,那么另外两个也是存在的,避祸到底是玉直接飞走,真是不好说。 综上所述,他们认为癸酉本是一本不错的同人小说,如同我们续写盗墓笔记,为了单纯填坑而写的,能够极大满足读者的新奇感,但难免格局太小,没有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的感觉,而是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对于此书,读一遍满足自己新奇就好,总体不必细究,没啥意思。(情榜是可以细品的)
小时候很多人最喜欢的是薛宝钗,宝姐姐的花签牡丹——无情也动人,她真的有情更无情。宝姐姐的细节描写并不多,可是她的富态美貌却是如此钟灵毓秀跃然纸上。现在来看宝钗真能玩转职场,而且她真的有性格温柔大方,但是她也会坚持自己,也会反击(怼黛玉,制豪奴),圆润更有棱角,方圆之道,不怒自威。黛玉情情,她把她的一生都献给了宝玉,在世俗人看来似乎有那么点社交障碍。黛玉的诗词有一种仙气,如果说宝姐姐是入世,那么黛玉就是寻真(当然黛玉也有很多警醒之言,但是我更多印象是仙气)。她们之间有一种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感觉,他们互为知己,情同姐妹,但是也会相互角力。从小到大周围的很多人都觉得宝玉很渣,愧对父母,愧对爱人,特别是答应了别人,结果马上又忘了(袭人劝他读书)。在世俗人看来就是个牛粪上了。回头看,可能这就是宝玉吧,人的性格是多种多样的,世人眼中的垃圾宝玉,在黛玉眼中是知己,懂的痴人。
《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原稿”,在红学上称为“旧时真本”,其实已经现世,只是目前尚有争议,导致很多人不知道罢了。
《红楼梦》之所以只有“半本书”的状态,和当时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
清初时期,清廷文字狱之风甚烈,抄家灭门者不知凡几,仅浙江湖州“庄廷鑨明史案”,就有近百人被处死,上千人被牵连,其中庄氏家族几乎被灭族。
在这种情况下,曹雪芹脂砚斋等人作书评书,岂能不小心翼翼。尤其是《红楼梦》中“碍语”甚多,有些甚至极为明显。
比如贾宝玉和芳官一番关于“耶律雄奴”的论述,几乎是指着耶律氏这个和尚,骂清廷秃驴,清廷焉能不恼怒。只是待清廷回过味来时,《红楼梦》已经流传天下,士大夫们人手一本了。
古本红楼梦
没奈何之下,清廷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乾隆还混淆视听地说了一句“此明珠家事也”。
究竟乾隆说的是“明珠家事”还是“明朱家事”,现在学者们还争论不休,因为《红楼梦》里反清悼明的意味太浓厚。
在红楼梦第一回,甲戌眉批“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
从这条脂批也可以看出,曹雪芹书并没有写完就已去世。
还有一些观点认为,曹雪芹的“定稿”只有前八十回,后面内容太过露骨,他就没有再继续写下去。
所以,曹雪芹最终只完成了半部书。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曹雪芹虽然只写了半部,却并不代表红楼梦就没有全本。
红楼梦原文中明确指出,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这说明曹雪芹在著写红楼梦时,必定还有个“底稿”存在,否则他就没法“批阅”和“增删”,他总不能对着空气去改稿吧。
既然有“底稿”,那红楼梦就一定是个完整故事,红楼梦人物的真正结局,也定是写在这个“底稿”之中。
所以,真正的问题是,这个作为曹雪芹创作基础的“红楼底稿”在哪里?
有一些史料上提到,清代及民国时期,红楼梦有个“旧时真本”存世,有人亲眼看过。
周汝昌、俞平伯几位大师经过反复考证研究(俞平伯,红楼梦辨十三),也确定“旧时真本”是的确存在的。
毫无疑问,“旧时真本”就是“红楼底稿”,所以,只要找到了它,红楼梦的真正结局就能大白于天下。
2005年,有个叫何莉莉的人在网上上传了一个红楼梦新本子,这个本子名字叫做《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又称“癸酉本”,本子一出,立刻引起了轰动。
此本是从81回开始,到108回结束,一共有28回的内容,其中包含了红楼梦里几乎所有人物的最终结局,并且这些人物结局和前半部中的判词、脂砚斋批注都一一对应。
不仅如此,这套本子里还有脂砚斋等人的批注,并且其中贾宝玉和史湘云的结局,与传说中“旧时真本”中二人结局一模一样。从情节架构上看,癸酉本和红楼梦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但是,此本文字粗糙,且个别情节过于离奇,比如元春上阵领兵、薛宝钗改嫁等,这就让一部分人在情感上很难接受,称其为伪书,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癸酉本正是“旧时真本”,正是曹雪芹所用的“红楼梦底稿”。双方意见不同,一边说是真的,一边说是假的,自然产生了争议。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红楼梦的普通读者中,在红学界,也有同样的争论存在。
虽然大多数专家并不承认癸酉本,但自癸酉本出世后,近十年来,有关红楼梦的探佚文章日益减少,这个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
癸酉本目前真伪难辨,但它确实有极高的价值,至少,它让人看到了红楼梦可能存在的原始结局。
题主的提问,在红楼梦研究中着实是个重大且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多个红楼梦版本的真伪辨别、也涉及到红楼梦作者的争议,此处限于篇幅,就这样吧。
最后说两句,红楼梦只有半部,它的后半部,不在天地世间任何一处,而是存在于每个红楼读者的心中。
每个红迷的心里,都有一部完整的属于自己的红楼梦。
以上就是关于《红楼梦》癸酉本是“真”是“假”全部的内容,包括:《红楼梦》癸酉本是“真”是“假”、为何癸酉本红楼梦在标准红迷看来不值一提、红楼梦原稿的后半部分,究竟是遗失了还是并未完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