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子14岁称将笄之年。将笄是指古时十四岁的女子。古代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
加笄后就表示女子已成年,所以女子到了成年,叫“笄(ji)年”,又称“及笄”。《礼·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将笄,故未及。所以是指女子十四周岁。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长成,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东周列国志》
扩展资料古代女子称谓:
髫年:幼童时期。古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故称之,也称作“垂发”。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8岁又称“龆年”。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有关碧玉的诗句很多,其中晋人孙绰的《碧玉歌》最为有名。
参考资料:
豆蔻年华是指13岁或14岁的少女,在古代,人们通常使用代词来表达自己的年龄,例如襁褓是指一岁以下的孩子,而笄指女子15岁,而加冠则是指20岁的男人,豆蔻取材于杜牧的《赠品》诗句中,该诗描写了一个13岁的女孩,是2月初在树枝上的豆蔻花。
豆蔻年华通常指少女,豆蔻无法描述男人的13岁,豆蔻最初是中国的草药名称,大部分在二月开花,在初夏结果,它在文学史上多次写作,代表着美好的事物。
豆蔻年华是形容女生。
豆蔻年华是用来描述大约13或14岁的女孩,男生并不姓哦!描述20多岁的年轻人可以用充满生机和活力,血气方刚、朝气蓬勃、风华正茂、旭日东升、如日中天、年轻力壮、生龙活虎等等词语,当然,男生也可以说方值弱冠。
少女为什么叫豆蔻年华
这种寓意来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它描述了一个像豆蔻这样的女孩,它刚刚在2月初发芽,准备被释放,从那时起,人们开始使用“豆蔻”来形容一个13岁的女孩。
据说,诗人杜牧在扬州会见了一名13岁的风尘女子张好好,并把这首诗作为礼物送给了她,这篇文章描述了这个脆弱而美丽的女人,就像二月刚盛开的小豆蔻花,准备绽放。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在古代,14岁的少年称为:舞勺之年;14岁的少女称为:待嫁之年。
在现代,14岁就是少年期,初中生。
下面介绍下在古代每个年龄的称谓:
少年:未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8岁:适龄韶年;10岁:幼学;13-15岁:舞勺之年;15岁:志学;15-20岁:舞象之年;20岁:弱冠。
少女:7岁:适龄髫年;12岁:金钗之年;13岁:豆蔻年华;15岁:及笄;16岁:碧玉年华;20岁:桃李年华;24岁:花信年华。
十四岁在中国男性为“舞勺之年”,女性为“豆蔻之年”
附:年龄称谓大全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古代女子14岁称为…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女子14岁称为…、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男孩13、14岁代表什么之年 列:20岁 弱冠之年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