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即戏曲旦角头上各种化妆饰物的总称,说白了就是旦角演员头上戴的妆和首饰。头面分软、硬两种。软头面分为:线帘、网子、发垫、发簪、大发、水纱等六种。
硬头面分为:点犀头面、水钻头面、银锭头面三种。除银锭头面件数较少外,水钻头面、点翠头面各有五十件左右,
其中包括:泡子、鬓簪、鬓蝠、泡条、串联(三联、四联)、六角、大顶花、边蝠、边凤、偏凤、面花、压鬓、后三条、包头联、竖梁、横梁、后兜、太阳光、凤挑、八宝、福寿字、耳挖子、耳坠、鱼翅等单件。硬头面可以全套使用或半套使用,也可以单件使用。
扩展资料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
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剧
区别
1、性质不同
青衣是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
花旦,是中国戏曲旦行中的一支,区别于正旦(北方剧种多称“青衣”)、武旦和老旦。
2、服饰不同
着长衫(戏里称褶子、帔),多是着短衣,或裙子、袄,或裤子、袄。着裤子、袄时,配以坎肩、“饭单”(即围裙)、“四喜带”(即自腰前方,下垂于两腿中间的饰物)。
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
3、
花旦为青年或中年女性的形象,性格活泼或泼辣放荡,常常带点喜剧色彩。
青衣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
头饰未有记载。
扩展资料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他们是我国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他们的优秀艺术,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曹锟内阁程克四大金刚。
1927年6月20日,听花,即辻武雄,日本人,在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五大名伶魔力对决”,刘喜奎夺魁,鲜灵芝次之;在"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顺天时报》还将梅兰芳选为"伶界大王",又捧为"四大名旦"之首,才定下梅派的百年江山。
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四位杰出的旦角表演艺术家。
他们是20世纪20年代起在京剧舞台上异军突起的四位艺术明星,他们以各自的风格特色,各自的代表剧目,形成了四大流派,改变了老生唱主角的一统天下,形成了旦角挑班唱戏的新局面,创造了京剧舞台争奇斗艳、绚丽多姿的鼎盛年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旦
“上世纪“四大名旦”: 1931年由上海《戏剧月刊》发起征文评论梅、尚、程、荀“四大名旦”,梅兰芳以565分的成绩名列榜首,程砚秋获540分,荀慧生获530分,尚小云获505分。次年,长城唱片公司约请“四大名旦”联合灌制《四五花洞》唱片,他们这次珠联璧合的合作,使“四大名旦”之称得到社会的公认。
梅兰芳
梅兰芳
梅兰芳
梅兰芳(1894—1961)原名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身梨园世家,8岁时便进“云和堂”拜师学艺,工青衣,兼刀马旦。他功底深厚,文武兼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嗓音圆润,唱腔婉转妩媚,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善于运用歌唱、念白、身段、舞蹈等技巧,对人物的心理状态刻画入微,演唱出字清晰,音色明朗圆润,与婉转妩媚的唱腔相互辉映,格外流利甜美。代表剧目有:《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和《游园惊梦》
程砚秋
程砚秋(1904—1958)1904年生于
程砚秋
程砚秋
北京,是满族正黄旗人,曾改称程艳秋,成名后,因讨厌媚俗的“艳”字,便改名“砚秋”。他自幼学戏,受师于梅兰芳。在唱功上他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永”的完美结合,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程先生虽浓眉大眼、身材高大,却最擅长演悲剧中唱腔委婉的青衣,并以出神入化的水袖功见长,实在令人啧啧称奇。继承各家之精华,艺术上富于原创,唱腔缜密绵延,低回婉转,起伏跌宕,节奏多变,动听传神,讲究表现旋律的美和韵味的隽永。以擅演悲剧著称。代表剧目有:《荒山泪》、《春闺梦》、《窦娥冤》和《祝英台抗婚》等。
荀慧生
荀慧生
荀慧生
荀慧生(1900—1968) ,祖籍河北东光。先生出生贫寒,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19岁改演京剧,扮演花旦、刀马旦,他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荀派”念白有独特的风格,柔和圆润,富于韵律美;唱腔柔媚婉约,委婉动听,俏丽多姿,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动作美、媚、脆,尤其要讲究眼神的运用,一举一动、一指一看节奏鲜明,讲究一出场就光彩照人,满台生辉。但结合不同的任务,又有不同的变化。喜剧人物则娇憨俏丽,悲剧人物是凄楚哀怨。念白接近口语,感情真切而富于旋律美。代表剧目有:《玉堂春》、《大英节烈》、《钗头凤》和《红楼二尤》等。
尚小云
尚小云(1900—1976) 是河北南宫人。自幼入科班学艺,14岁时就被评为“第一童伶”。他初习武生,
尚小云
尚小云
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唱腔以刚劲著称,字正腔圆,善于使用颤音,崤拔高昂。念白爽朗明快,流利大方,做功身段寓刚健于婀娜,武功根底深厚,嗓音宽亮,世称“尚派”。他把“杨派”的武生技艺吸收融化在自己的旦角戏里,使“尚派”唱法以刚劲见长,且武功出众,表演别具一格,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代表剧目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和《梁红玉》等。
四小花旦”的称谓最初是《南方都市报》媒体刊出的,叫着叫着也就约定俗成了。究其流行的缘由,是因为四个人各成一派、各有所长,且在同类中又是各领风骚之人。而这四人也没有辜负这个称号,进入2000年以后,四人的发展在国内影视圈更是都能担起各自的一片天了。赵薇凭小燕子在国内获得了超高人气,玉娇龙章子怡在影坛的声名鹊起,小太平周迅的独特演技,徐静蕾美女导演的非凡才华,人气、名气、灵气、才气,让她们把持着作为演员、明星的四个制高点,她们的地位就如同当年香港的四大天王一样,四大花旦也一样,后来尽管出现无数的花旦小花旦,但是没有一个能真正撼动她们的地位。
赵薇、章子怡、周迅、徐静蕾,同是内地的“四大花旦”,她们从2000年接受此封号以来,相互之间的比较与竞争就一直都没有断过。赵薇、章子怡、周迅、徐静蕾,她们都在各自不断努力着。她们四人都是能抓住机会的女人,从98年到今天这十多年间,四个女人演绎着属于她们的星路成长历程。女人四十一枝花,这四个七十年代出生的女子,无论奔四十也好还是已经四十也好,都在各自的舞台努力演绎着各自的精彩。她们将在中国的影视历史留下精彩的一页。
1四大花旦主要是指戏曲界的四位名角花旦。1927年,在北京《顺天时报》举办的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生被誉为京剧四大花旦;
2梅兰芳出身梨园世家,他功底深厚,文武兼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霸王别姬》是其代表剧目;
3程砚秋受师于梅兰芳,在唱功上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永”的完美结合;
4尚小云自幼入科班学艺,唱腔以刚劲著称,字正腔圆,善于使用颤音;
5荀慧生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他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京剧旦行是一门跨越性别的艺术,这么说的原因是:在京剧形成之初并没有女演员,所有角色都由男伶扮演。
直到同光年间,上海的李毛儿才组织了一个由女子组成的班社——京剧髦儿戏,而这个班社便是女性京剧演员的开端。
据资料记载,1894年,第一家京剧女子戏园美仙戏园开张。1900年,群仙、丹桂两大女子戏园先后开张。民国后,北京开始允许女性演员登台演出。五四以后,随着女性解放思潮的高涨,越来越多的女性演员加入京剧的队伍,一些戏曲班社也开始正式招收女学员。
女演员的大量加入,给京剧的角色行当和剧目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扩大了旦角的影响力。虽然,女性演员的加入固然为京剧带来了不少积极影响,但是在清末时期,京剧舞台上的女性演员还较少,京剧旦角艺术还是主要由男性演员来支撑与维系。
京剧旦行早期发展得很慢,当老生行当的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形成各自流派的时候,旦角艺术还处于探索阶段。
当梨园都在谈论“老谭”(谭鑫培) 的时候,旦角演员们还默默地蹲在戏园子后台的拐角处琢磨着自己的前程。
直到清末,旦角才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以陈德霖、王瑶卿为代表的这批优秀的男性旦角艺术家的崛起终于改变了旦角的命运。
从京剧发展史的视角来看,王瑶卿的改革无疑为旦角艺术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后起之秀正是在他的鼓舞下才有了更进一步革新的勇气。作为著名的京剧教育家,王瑶卿培养、指点了众多弟子。“四大名旦”或是直接拜在王瑶卿门下,或是接受过其指点,都曾受益于他。所以若论旦角行当的崛起功劳,头功要记在王瑶卿的名下。
王瑶卿开启了旦角艺术革新的先河,“四大名旦”则将旦角艺术推向了高潮。以梅兰芳为代表的“四大名旦”不但表演艺术精湛,而且谦虚好学,富有改革精神。王瑶卿创造的花衫行当在“四大名旦”的身上演绎得愈发唯美动人。
以上就是关于京剧花旦头上戴的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京剧花旦头上戴的是什么、京剧青衣和花旦的区别(性质,头饰,服饰)、四大花旦是哪四个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