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诗,是半阕"卜算子"。
自嘲。
本是后山人,
偶做前堂客,
醉舞经阁半卷书,
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
海斗量福祸,
论到囊中羞涩时,
怒指乾坤错。
原文翻译如下:
没见过世面、没有学问的人。
偶然的机会登上大雅之堂。
自我陶醉地卖弄藏经阁万卷之一的皮毛学问。
坐井观天的一孔之见。
志向远大到戏弄功名,彻底超脱的至高境界。
以海为斗量度人生福祸,何等的胸襟!
只见一摸自己的口袋自己的钱如此的稀少。
张口骂娘了,全是世道的错。
词句平淡,不生涩,活生生给丁元英自己画出了一幅酸臭书生的心态图,自我讽刺辛辣,自我解剖深刻,意境很高。
但是生活中的我等俗物,何尝又不是《自嘲》中所说的又酸,又臭!!!
扩展资料:
《天道》改编自作家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是一部集爱情、商战于一身的电视剧,被业界人士评价为一部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女人看爱情,男人看商战的好戏,尤其是主角“丁元英”不按常规出牌的经商手段,让《天道》有着“另类商业教科书”的名号。
王志文扮演的正是商界怪才“丁元英”。
剧中,丁元英效力于一家德国私募公司,将从德国募集的资金投进中国股市,疯狂掠夺钱财,后来又良心发现,退出了公司并赔偿了大量钱财。
后来他遇到女刑警队员芮小丹(左小青饰),两人情愫渐生……扮演“芮小丹”的左小青是第一次与王志文合作,左小青表示双方有出乎意料的默契,两人间的浪漫爱情故事是该剧的看点之一。
参考资料:
是出自丁元英的《卜算子 自嘲》,丁元英是作家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里的男主角,改编成电视剧《天道》后由王志文饰演,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译文:
本是后山人没见过世面的人,偶然的机会登上了大雅之堂;本是醉里看书只学了一点点知识就坐井观天说大话。
纵然胸有大志却不屑功名利禄,用犹如大海广阔的胸襟来看到祸福。但说到自己口袋里的钱比别人少时,却生气地指着天骂世道不好。
扩展资料:豆豆,女,1970年生,高中文化程度。《天道》讲述了年轻的女警官芮小丹通过朋友结识了商界怪才丁元英,并受托在古城照料丁元英的生活。
自嘲(zì cháo),即指自己嘲笑自己,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法。另外有鲁迅的一首人们熟知并传诵的诗作《自嘲》,其中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人们较为熟知的名句。后来,毛泽东出于政治的需要,对此诗作了新颖的解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丁元英
百度百科-豆豆
1 关于陆游的咏梅的诗句
2 关于卜算子咏梅的诗句
关于陆游的咏梅的诗句 1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全诗
卜算子·咏梅① 陆游(南宋) 陆游《卜算子·咏梅》扇面书法驿外断桥边,来②⑦ 寂寞开无主。
③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④ 无意苦争春自, 一任群芳妒。
⑤ 零落成泥碾作尘,⑥⑧ 只有香如故。 [1] 概况 作品名称bai卜算子·咏梅①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陆游 作品体裁词 注释译文 注du释 ①《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
双调,四十zhi四字,仄韵。 ②驿外:指荒僻之地 驿:驿站 ③无主:无人过问 ④著:值,遇。
⑤一任:完全听凭。 ⑥碾:轧碎。
⑦断dao桥:残破的桥。 ⑧零落:凋零。
⑨选自《剑南诗稿》。
2陆游咏梅诗
卜算子·咏梅
作者陆游 朝代宋
译文对照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3古诗 《陆游》 咏梅
卜算子·咏梅
(陆游作品)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
作品原文编辑
卜算子 · 咏梅①
驿外②断桥③边,寂寞④开无主⑤。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⑥风和雨。
无意⑦苦⑧争春⑨,一任⑩群芳⑪妒⑫。
零落⑬成泥碾⑭作尘⑮,只有香如故⑯。[1]
注释译文编辑
字词注释
①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②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③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④寂寞:孤单冷清。
⑤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⑥更:副词,又,再。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更著:又遭到。
⑦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⑧苦:尽力,竭力。
⑨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⑩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任:动词,任凭。
⑪群芳:群花、百花。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⑫妒(dù):嫉妒。
⑬零落:凋谢,陨落。
⑭碾(niǎn):轧烂,压碎。
⑮作尘:化作灰土。
⑯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2]
白话译文
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39653765在人间。[3]
4谁知道陆游的咏梅诗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 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5陆游的咏梅全部诗文
陆游诗词选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词:
卜算子咏梅
诉衷情 鹧鸪天 渔家傲 朝中措。梅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谢池春 夜游宫 鹊桥仙 鹊桥仙 渔父·灯下读玄真子渔歌 因怀山阴故隐 追拟 浣溪沙·和无咎韵 好事近·登梅仙山绝顶望海 钗头凤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豆叶黄 渔父
诗:临安春雨初霁 金错刀行 夜登白帝城怀少陵先生 游山西村 书愤 沈园 自嘲 秋思 梅花绝句 剑门道中遇微雨 示儿 渡浮桥至南台 长歌行 关山月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更多的诗词请看:/gushi/luyouhtm
6陆游 卜算子咏梅 诗句是什么
1 原文: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 译文:
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
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3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7陆游的诗《咏梅》
《卜算子 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 ,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 ,破败不堪的“ 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
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
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 。
“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
驿外断桥、暮色、黄昏 ,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 。“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
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 ,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 万树寒无色 ,南枝独有花”(道源);它,“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 )。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 ,它也的确还有“ 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
况周颐说 :“词有淡远取神 ,只描取景物 ,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 。”(《蕙风词话》)就是说 ,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 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
上阕四句可说是“ 情景双绘”。让读者化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
这着实、妙!下阕,托梅寄志。梅花 ,它开得最早 。
“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已);“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
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 ,百花怒放 ,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有迎春报春的赤诚。
“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
梅花并非有意相争 ,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在这里,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
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其中却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
说“争春”,是暗喻人事;“ 妒”,则非草木所能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
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 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 ,这是第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辩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
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的凄惨境遇,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
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
读者在此时已融入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情感中。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
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致”的香味 ,却永远“如故”,仍然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只是尽自己之能,一丝一毫也不会改变。即使是凋落了,化为“尘”了,也要“香如故”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正是“末句想见劲节 ”(卓人月《 词统 》)。而这“劲节”得以“ 想见”,正是由于此词十分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
此时,已将梅花人格化 。“ 咏梅”,实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8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全诗
卜算子·咏梅① 陆游(南宋) 陆游《卜算子·咏梅》扇面书法驿外断桥边,来②⑦ 寂寞开无主。
③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④ 无意苦争春自, 一任群芳妒。
⑤ 零落成泥碾作尘,⑥⑧ 只有香如故。 [1] 概况 作品名称bai卜算子·咏梅①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陆游 作品体裁词 注释译文 注du释 ①《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
双调,四十zhi四字,仄韵。 ②驿外:指荒僻之地 驿:驿站 ③无主:无人过问 ④著:值,遇。
⑤一任:完全听凭。 ⑥碾:轧碎。
⑦断dao桥:残破的桥。 ⑧零落:凋零。
⑨选自《剑南诗稿》。
关于卜算子咏梅的诗句 1关于卜算子咏梅的诗
卜算子·咏梅百科名片《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
毛泽东曾经创作同名词作,那时毛泽东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词作表现了其乐观的思想,“俏也不争春”体现了梅花的高傲,赞美了民主斗士。目录陆游《卜算子·咏梅》作品原文卜算子·咏梅①概况注释译文作品鉴赏作者简介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郭沫若《卜算子·咏梅》刘克庄《卜算子·咏梅》作品原文译文作品鉴赏作者简介陆游《卜算子·咏梅》 作品原文 卜算子·咏梅① 概况 注释译文 作品鉴赏 作者简介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郭沫若《卜算子·咏梅》 刘克庄《卜算子·咏梅》 作品原文 译文 作品鉴赏 作者简介展开 编辑本段陆游《卜算子·咏梅》作品原文卜算子·咏梅① 陆游(南宋) 陆游《卜算子·咏梅》扇面书法驿外断桥边,②③ 寂寞开无主。
④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⑤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⑥ 零落成泥碾作尘,⑦⑧ 只有香如故。 [1]概况 作品名称卜算子·咏梅①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陆游 作品体裁词注释译文 注释 ①《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
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②驿外:指荒僻之地 驿:驿站,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休息、住宿的地方。
③断桥:残破的桥。 ④无主:无人过问 ⑤著(zhuo):值,遇。
⑥一任:完全听凭 ⑦零落:凋零 ⑧碾:轧碎。 ⑨选自《剑南诗稿》(上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译文 驿亭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2] 意思: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
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
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写作背景: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
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
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
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
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
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作品鉴赏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
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
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
“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
驿外断桥、。
2卜算子咏梅古诗词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泪痕_ai
卜算子咏梅卜算子bǔ咏词牌名上阕卜算子·咏梅陆游题目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下阕了解时代,感知作品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背景:作者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一贯主张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通过咏梅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zhuó著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上片写景,写梅花生活环境。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zhuó著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下片抒情,抒写梅花的美德。词的上片有哪些意象?在课本上画出。驿站、断桥、黄昏、风雨思考:梅花所处的环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孤独、寂寞、萧瑟、凄凉•在郊外的驿站旁,破损的断桥,有一株梅花孤独寂寞的开放着,既无人去欣赏,也没人来顾怜。已是傍晚黄昏时分,暮色四起,梅花似乎又在独自伤感和愁苦,何况还要遭受凄风苦雨的侵袭。凌寒独放,只为报春无意争春,本是天生丽质却遭受群
3卜算子《咏梅》的诗句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的大诗人。他生当封建统治阶级向外来侵略势力委曲求和的时代,爱国抱负不为时用,晚年退居家乡。他在《咏梅》词中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调子。本词用陆游原调原题,但情调完全相反,所以说“反其意而用之”。
附:陆游原词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前几天,在悟空问答回答了一个问题,涉及到《遥远的救世主》中的一首词,其词名《自嘲》,词牌《卜算子》,原文如下: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我在回答中,说明此词为小说作者豆豆所作,有些网友表示了不同看法,认为不是豆豆所著。按照网友的说法,认为清朝确有丁元英其人,这首《自嘲》也是出自清朝的丁元英之口。
其到底出自哪里?我决定探究一番。
关于出自清朝丁元英的说法
根据网友所说,我在网上搜寻了一番,找来找去都没找到任何具体与"丁元英"相关的资料,一搜索都是关于《天道》或者《遥远的救世主》当中的丁元英,所以说到底有没有"丁元英"其人,非常值得商榷。
皇天不负苦心人,虽然在网络上没找到具体的丁元英,但有一个有趣的发现,据网友说,2000-2006年人教版的《语文》课本中,曾经收录过这首词,其标明作者为清朝的丁元英,按招这个说法,那就是小说中虚构的丁元英正好和清朝丁元英重名了,而且在小说中虚拟人物恰巧引用了现实人物的这首词。
在这个版本的语文课本中,显然没有对丁元英其人有过多具体的描述,不然我们也就不会坐在这里争论了,如果有可能,真希望人教版编辑这首词的相关人员出来具体解释一下。
探究
从出版日期来看,豆豆所著《遥远的救世主》2005年5月第一次出版,说明在出版之前,豆豆就写出来了,有没有在此之前流传到网络,不得而知,而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出版时间在2000-2006年,这时间有部分是重叠的,在此之前,没有任何资料显示有丁元英《自嘲》这首词,所以从出版时间来看,就是个模糊现象,判断不出来谁先谁后。
既然从时间上难以推断,那就通过诗词的作法上来考究,看看到底是古人所作还是现代人所作。
先假定清朝确有丁元英其人,再通过其平仄和押韵来判断是否正确。正常来说,古人作诗词,一般都比较讲究平仄对仗及押韵的,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考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丁元英的《自嘲》属于《卜算子》,那就先看看《卜算子》的作法要求。
根据相关资料表明,《卜算子》从写法上来看, 字数上为四十四个字(也有变体四十五、四十六字的,在此就不作讨论了),分前后两阙,前后各两句,可以分押两韵,各句的第一个字对平仄没有要求。
光说理论,貌似不好理解,不妨先来看看古代那些以《卜算子》为词牌的名人佳作,以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例:
缺月挂疏桐(仄仄仄通平),漏断人初静(仄仄平平仄)。谁见幽人独往来(平仄平平仄仄平),缥缈孤鸿影(仄仄平平仄)。惊起却回头(平仄仄通平),有恨无人省(仄仄平平仄)。拣尽寒枝不肯栖(仄仄平平通仄平),寂寞沙洲冷(仄仄平平仄)。
苏轼的这首《卜算子》就是属于 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其中前两句"静""影"押韵,后两句"省""冷"押韵。
再来看看丁元英这首《卜算子·自嘲》
本是后山人(仄仄仄平平),偶做前堂客(仄仄平平仄)。醉舞经阁半卷书(仄仄通 仄 仄通平),坐井说天阔(仄仄 仄 平仄)。大志戏功名(仄仄通平平),海斗量福祸(仄仄通 仄 仄)。论到囊中羞涩时(通仄平通平仄平),怒指乾坤错(仄仄平平仄)。
需要解释的一点,所谓的"通"就是可平可仄,也就是说,只要标明"通"的字就可以忽略平仄了。
根据其从网络上查询的平仄信息,可以看出丁元英这首《自嘲》的 "客"和"阔"并不押韵,此外"阁""说""福"三个字都属仄韵,实际上应该要平韵,从平仄对仗来看也不符合古诗词要求。
结论
如果清朝确有丁元英其人,其作的这首词也太水了,就这么几十个字,押韵这么明显的错误也犯,平仄对仗也这么不工整。
认真起来,这首词还真对不上《卜算子》这个词牌,倒更像仿照这个词牌的打油诗,如果是现代作者豆豆的话,倒是更有可能。
所以,就目前资料看来,对于这首《自嘲》,个人更倾向于认为是现代作者豆豆所著,毕竟她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犯这些平仄和押韵的错误也属正常。
自嘲 诗篇
自嘲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卜算子自嘲
本是后山人
偶做前堂客
醉舞经阁半卷书
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
海斗量福祸
论到囊中羞涩时
怒指乾坤错
自嘲诗句
人人都说渡日忙
独钓最乐在他乡
粗茶泡尽红尘味
淡饭尝遍世炎凉
年少曾读百卷书
落笔千言若等闲
堪笑风流空自许
不换平生吃酒钱
莫道红尘多难
无非庸人自扰
半生癫狂诗酒
一世痴傻逍遥
《卜算子漫兴》
作者: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
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赏析:
这首词被邓广铭收集在《稼轩词编年笺注》(编于光宗绍熙五年至宁宗嘉泰二年之间),这时辛弃疾正处于人生的低潮时期:因遭小人算计诬陷而被罢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官职,赋闲在江西铅山县期思渡附近的瓢泉别墅。这首《卜算子》就是他这时写成的。
上阕用典,全从《史记。李将军列传》化出,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西汉名将李广四十余年中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英名远播,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小令篇制有限,不可能悉数罗列这位英雄的传奇故事,因此词人只剪取了史传中最精彩的一个片断: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广军败被擒。匈奴人见广伤病,遂于两马间设绳网,使广卧网中。行十余里,广佯死,窥见其傍有一胡儿(匈奴少年)骑的是快马,乃腾跃而上,推堕胡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归汉。匈奴数百骑追之,广引弓射杀追骑若干,终于脱险。斯人于败军之际尚且神勇如此,当其大捷之时,英武又该如何?司马迁将此事写入史传,可谓善传英雄之神。作者从浩潮以史料中选取这一片断,是见其匠心独运。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史记》叙李广事,曾以其堂弟李蔡作为反衬。词人即不假外求,一并拈来。蔡起初与广俱事汉文帝。景帝时,蔡积功劳官至二千石(郡守)。武帝时,官至代国相。元朔五年(前124)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右贤王,有功封乐安侯。元狩二年为丞相。他人材平庸,属于下等里的中等,名声远在广之下,但却封列侯,位至三公。词人这里特别强调李蔡的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一却字尤值得品味,上文略去了的重要内容李广为人在上上,却终生不得封侯,全由此反跌出来,笔墨十分节省。四句只推出李广、李蔡两个人物形象,无须辞费,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的慨叹已然溢出言表了。按词人年轻时投身于耿京所领导的北方抗金义军,在耿京遇害、义军瓦解的危难之际,他亲率数十骑突入驻扎着五万金兵的大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渡淮南归,献俘行在,其勇武本不在李广之下;南归后又献《十论》、《九议》,屡陈北伐中原的方针大计,表现出管仲、乐毅、诸葛武侯之才,其韬略又非李广元所能及。然而,古来材大难为用(杜甫《古柏行》),如此文武双全的将相之具,竟备受猜忌,屡遭贬谪,时被投闲置散。这怎不令人伤心落泪!因此,词中的李广,实际上是词人的自我写照;为李广鸣不平只是表面文章,真正的矛头是冲着那人妖不分的南宋统治集团来的。
下阕写实,就目前的田园生活抒发感慨,满肚子苦水都托之于诙谐,寓庄于谐。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二句对仗,工整清新。上下文皆散句,于此安排一双俪句,其精彩如宝带在腰。芸,通耘。笕,本为屋檐上承接雨水的竹管,此处用作动词,谓截断竹管,剖作屋瓦。
既根除园中杂草,又修葺乡间住宅,词人似乎准备长期在此经营农庄,做粮食生产专业户了。于是乃逗出结尾二句: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朝家,一作朝廷。力田,乡官名,掌管农事。两汉时行推荐制,凡努力耕作、成绩显着者,可由地方官推举担任力田之职。二句言:有朝一日恢复汉代官制,选举力田,看来是非我莫属了!
话说得极风趣,不愧幽默大师,然而明眼人一看即知,这是含着泪的微笑,其骨子里正不知有多少辛酸苦辣。舍我句本出《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虽大言不惭,却充满着高度的政治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说得何等壮观!到得词人手中,一经抽换前提,自负也就变成了自嘲。尽管词人曾说过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见《宋史辛弃疾传》)的话,并不以稼穑为耻,但他平生之志,毕竟还在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旌旗万夫,挥师北伐,平定中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词以寄》)呵!岂仅仅满足于做一农业劳动模范呢?读到这最后两句,我们真不禁要替词人发出骥垂两耳兮服盐车(汉贾谊《吊屈原赋》)的叹息了。
南宋腐朽不堪,始困于金,终亡于元,非时无英雄能挽狂澜于既倒,实皆埋没蒿莱之中,不能尽骋其长才。千载下每思及此,辄令人扼腕。惟一切封建王朝,概莫能外,盛衰异时,程度不同而已。观辛弃疾此词,其认识价值就在这一方面。
本篇的写作特色是,上阕使事,就技法而言为曲笔,但从语意上来看则是正面文章;下阕直寻,就技法而言为正笔,但从语意上来看却是在正话反说。一为曲中直,一为直中曲,对映成趣,相得益彰。
又上阕李蔡为人在下中、下阕舍我其谁也,皆整用古文成句(前句,《史记》原文为蔡为人在下中,词人仅增一原文承前省略了的李字),一出于史,一出于经,都恰到好处,后句与万一朝家举力田这样的荒诞语相搭配,尤其显得戏谑而妙不可言。格律派词人视经、史中生硬字面为词中大忌(见沈义父《乐府指迷清真词所以冠绝》),殊不知艺术中自有辩证法在,化腐朽为神奇,只要用得其所,经、史中文句不但可以入词,甚至可以作到全词即因此生辉。本篇就是一个雄辩的例证。
此前词人隐居江西上饶带湖之时,也曾作过一篇与此内容大致相同的《八声甘州夜读〈李广传〉》。该词为长调,末云: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风格颇见苍劲悲凉。本篇则为小令,心境之悲慨不殊,却呈现出旷达乃至玩世不恭的外观。这充分说明,艺术大匠在构思和创作同题材作品时,不仅非常忌讳炒古人的冷饭,并且不屑重复自己,无怪乎在他们的笔下总是充满着五光十色,新鲜活泼。
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作者:毛泽东
原文: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释:
1、卜算子:词牌名,骆宾王诗用数名,人称卜算子。山谷词似扶着,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
2、风雨送春归: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翻译:
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
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
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
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
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
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赏析:
该词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于1961年12月,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别、吟咏时心绪不一,他们笔下梅花的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毛泽东这首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表明了创作契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明显的不同的胸襟与气魄。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又为下边写雪中之梅作了饱历沧桑的准备,词句挺拔,气势昂扬。
接下来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竟然犹有花枝俏。悬崖表明环境是如此险峻,百丈冰显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俏字,不仅描画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作者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这和陆游笔下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合毛泽东这首词的写字背景看,作者如此地刻画梅花的形象,是有深刻的政治寓意的。那时正值中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原苏联***有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压力,内忧外困,共和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已是悬崖百丈冰正是那时政治环境的象征。作为中国***的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虽然已是悬崖百丈冰,但犹有花枝俏中国***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就是那俏丽的花枝。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片,作者把梅花喻为报春的使者,进一步热情礼赞。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唱到:严冬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严冬中怒放的梅花,正是报春的最早使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种无私无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为丰满。
最后,作者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结,将词的境界推向更高一层。春天来临了,人间充满了柔和温暖的气息,悬崖上终于山花烂漫,一片绚丽。梅花以自己的赤诚迎来了灿烂的春天。原来一枝独秀,傲然挺拔的梅花,没有丝毫的妒意,却很欣慰安详地隐于烂漫的春色之中。丛中笑三字,以传神之笔写出了梅花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特别是笑字,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极大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在陆游的原词中,梅花是遭群芳妒的,与众花是对立的,且以香如故自命清高,表现了他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的情绪。该词的结尾,突出梅花丛中笑的风度,从自喻的角度看,内含是他的人格志趣的外化物;再进一步引申,则表现了***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
这首咏梅词,结构精致和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片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下片则浓墨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一个俏字,成为过渡的桥梁,使词的境界浑然天成。
卜算子·相思似海深
乐婉 卜算子相思似海深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赏析
明陈耀文《花草粹编》卷二,引宋杨湜《古今词话》(原书已佚)云:杭妓乐婉与施酒监善,施尝赠以词云: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楼外朱楼独倚栏,满目围芳草。于是,乐婉答以本词。
这是情侣临别之际互相赠称之词。体味词情,则此一别,似乎不仅是远别,而且可能是诀别。显然不同于寻常别离之作。明梅鼎祚《青泥莲花记》(卷十二)、赵世杰《古今女史》(卷十二)、清周铭《林下词选》(卷五)及徐《词苑丛谈》(卷七)等书,也都著录了此词,可见历来受到人们的注意。
赠、答皆用《卜算子》调。上下片两结句(赠词下结除外),较通常句式增加了一个字,化五言为六言句,于第三字顿,遂使这个词调一气流转的声情,增添了顿宕波峭之致。
乐婉此词直抒胸臆,明白如话,正是以我手写我心,也许,干脆就是直接唱出口的。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临别之前,却从别后况味说起,起句便奇。灵心善感的女词人早已充分预感到,一别之后,痛苦的相思将如沧海一样深而无际,美好的往事则将象云一样杳不可即。唯其善感如此,便不能不紧紧把握住这将别而未别的时刻不放。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流尽了千千万万行的泪,留不住从此远逝的你,反使我、愁肠寸断!上一句势若江河,一泻无馀,下二句一断一续,正如哽咽。诀别的时刻最终还是来临了。女词人既道尽别后的痛苦,临别的伤心,似乎已无可再言。殊不知,下片是奇外出奇,奇之又奇。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要重见,无法重见。与其仍抱无指望的爱,真不如死了这条心。可是,真要死了这条心又哪能死得了!人生到此,道路已断,直是绝望矣。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有情人而成不了眷属,莫非果真是前生无缘?果真是前生无缘,则今生休矣。可是,今生虽休,更有来生,待我俩来生来世再结为夫妻吧!绝望之中,发一大愿,生出一线希望。此一线希望,真是希望耶?抑直是绝望耶?诚难分辨。唯此一大愿,竟长留天壤。
全词戋戋短幅,然而,一位至性真情、豪爽果决的女性形象,却活脱跃然纸上。以泪滴千千万万行之人,以绝不可能拚了之情,而直道出拚了之一念,转念更直说出终是难舍,如此种种念头,皆在情理之中。但在别人则未必能言,而她却能直言不讳。此非性格豪爽果决而何?至于思旧事如天远,要重见无因见,待重结、来生愿,若非至性真情之人,又岂能道得出耶?
全词一滚说尽,但其意蕴仍觉有馀不尽。以一位风尘中女子,而能留得此一段奇情异采,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奥秘正在于词中道出了古往今来爱情之真谛:生死而不渝。此是词中之高致。中国古人之贤者,小而对于个人爱情,大而对于民族文化,皆能抱一种忠实之态度,即使当其不幸而处于绝望之境地,生死之难关,也能体现出一种生死不渝之精神。唯其有此一种精神,小而至于个人爱情,才能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大而至于民族文化,才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已。两者事有大小之别,实则具一共通之义。乐婉此词虽为言情小令,然其可喻之旨则又大矣。
李之仪 卜算子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
1、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2、思:想念,思念。
3、休:停止。
4、已:完结,停止。
5、定:此处为衬字。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
翻译:
我居住在长江上游,
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
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
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赏析:
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意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末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挚着恋情,倾口而出。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热烈而直露,很具乐府民歌风味。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绝句漫兴诗句 。
意思是:本是后山人没见过世面的人,偶然的机会登上了大雅之堂;本是醉里看书只学了一点点知识就坐井观天说大话。
出自丁元英的《卜算子·自嘲》,丁元英是作家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里的男主角,改编成电视剧《天道》后由王志文饰演,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原文: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译文:
本是后山人没见过世面的人,偶然的机会登上了大雅之堂;本是醉里看书只学了一点点知识就坐井观天说大话。纵然胸有大志却不屑功名利禄,用犹如大海广阔的胸襟来看到祸福。但说到自己口袋里的钱比别人少时,却生气地指着天骂世道不好。
扩展资料
背景
《遥远的救世主》小说中,因音箱结缘,芮小丹为感谢丁元英的帮助,芮小丹请丁吃饭,喊了几个同事并古城当地的两个文化人作陪,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文化人”诗性大发,便要题诗取乐。
本想给丁元英一个下马威,但却偷鸡不成蚀把米,被丁元英一首《自嘲》羞辱的无地自容,灰头土脸的提前告辞了。
丁元英根本无意骂那些文化人,别人再怎么刁难他、辱骂他,他都不会跟人一般见识,因为“他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居高临下的包容”。
那些文人之所以一气之下全走了,是因为他们非要往那方面想,在丁元英这种得道高人面前,他们会自然而然的觉得自卑,他们跟丁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人。
这首诗刻画的是一种弱势文化的诉求,虽然词的本意决无用来讽刺别人的意思,但在当时的环境和氛围下,几个被刻意邀请来的文人挑头起诗,却在诗词的字里行间读出了自己。正所谓“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这下好了,头上冒汗了,坐不住了。在高人面前自感惭愧,于是只有告退。
更妙的还在后面:刻意请来的文人斗士未战便退,这更让两个女子大丢脸面,其感觉活脱脱就像在众人面前被剥光一样。于是饭店女老板挺身而出,用女人的聪明加上一点无赖(你不仁,我也不义)的办法为小丹也为自己挽回了一点面子。
《遥远的救世主》这部小说讲述了商界怪才丁元英用“文化密码”疯狂掠夺中国的钱财,良心发现后退出公司,并受到严重的惩罚。最后和芮小丹相爱的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遥远的救世主
以上就是关于王志文在天道里的那首自嘲的诗全文全部的内容,包括:王志文在天道里的那首自嘲的诗全文、《自嘲》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原著是谁、陆游写的卜算子.咏梅的诗句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