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帝司马衷因其兄长司马轨两岁时夭折,他成为实际上的嫡长子。司马衷能够当上太子,能够顺利接班,固然有一定的外界因素,但如果他真的一无是处,英明神武、生有26个儿子的司马炎,断然不会把江山交给一个傻得没谱的白痴儿子。正所谓,知子莫如父。在医学上,白痴是一种智力严重缺陷的精神病症,同时伴有明显的生理异常,如思维滞后,手脚蠢笨,感观迟钝,说话有障碍等,生育能力也相当差
既然身体、思维、情感、生育都趋于正常人,那么,司马衷为何还被冠以“白痴”呢?,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一,朝臣的中伤。司马炎在为司马衷选太子妃时,非常看中卫瓘之女,后因种种原因选择了贾南风。国丈没当上,卫瓘空欢喜一场,于是托醉对司马炎说“此座可惜”,就很有些“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酸”的意思。卫瓘是资深老臣,位高权重,说话很有分量,所以朝中大臣们也纷纷说司马衷“钝质,不能亲政事”。其二,司马衷的无能。司马衷在位期间始终未能振作,先是在皇后贾南风的*威下唯唯诺诺,又在宗室们的抢夺中颠沛流离,“权非帝出,政迩宵人”。因为一直是傀儡,是亡国之君,并由他揭开了“五胡乱华”之序幕,所以被史官们评价为“厥体斯昧,其情则昏”。
司马懿有九个儿子,分别是景帝司马师 文帝司马昭 成王亮、琅邪武王伷、清惠亭侯京、扶风武王骏,张夫人生梁王肜,柏夫人生赵王伦
宣帝(司马懿)九男,穆张皇后生景帝、文帝、平原王干,伏夫人生汝南文成王亮、琅邪武王伷、清惠亭侯京、扶风武王骏,张夫人生梁王肜,柏夫人生赵王伦。
《晋书 宣五王传》
西晋为司马昭的后代
东晋为琅邪武王司马伷的后代
晋朝世系表
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
┌晋宣帝司马懿—┬—晋景帝司马师
││
│├—晋文帝司马昭——┬—01晋武帝司马炎—┬—02晋惠帝司马衷
││││
││└—03赵王司马伦├—04晋怀帝司马炽
│││
││└—05晋愍帝司马业
││(小说)
│└—琅邪武王司马伷———琅邪恭王司马觐———06晋元帝司马睿—┬—07晋明帝司马绍———┐
│││
└东武城侯司马馗——高密文献王司马泰——南阳王司马模————南阳元王司马保││
││
└—13晋简文帝司马昱—┐│
┌————————————————————————————————————————————————┘│
│┌————————————————————————————————————————————————┘
││六世七世
│├—08晋成帝司马衍—┬—11晋哀帝司马丕
│││(小说)
││└—12晋海西公司马奕
││
│└—09晋康帝司马岳———10晋穆帝司马聃
│
└——14晋孝武帝司马曜┬—15晋安帝司马德宗
│
└—16晋恭帝司马德文
共有9个儿子
1、晋景帝司马师,张春华生
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
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早年与夏侯玄、何晏齐名。高平陵之变后,以功封长平乡侯,旋加卫将军。司马懿死后,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次年升为大将军。掌权后,他制定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使其各有职掌,朝野肃然。司马师也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曾用计于新城之战击溃吴国诸葛恪的大军。
2、晋文帝司马昭,张春华生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
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
3、汝南文成王司马亮,伏夫人生
司马亮,字子翼,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第四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异母弟,母伏夫人 [1] ,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
司马亮初封万岁亭侯,后改封广阳乡侯、祈阳伯,历任东中郎将、散骑常侍、镇西将军等职。西晋建立后,先封扶风王,后改封汝南王,先后担任骑司马、抚军将军、卫将军、宗师等。咸宁三年(277年),升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等要职,镇守一方。不久,入朝任太尉、录尚书事,兼任太子太傅。
4、琅邪武王司马伷,伏夫人生
司马伷(zhòu)(227年—283年6月12日),字子将,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西晋宗室、将领,晋宣帝司马懿第三子,伏太妃所生。晋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的同父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父。
司马伷少有才气,在曹魏历任宁朔将军、散骑常侍、征虏将军等职,先后受封南安亭侯、东武乡侯,五等爵制建立后,改封南皮伯。西晋建立后,获封东莞郡王,入朝任尚书右仆射、抚军将军,出外拜镇东大将军。后改封琅邪王,加开府仪同三司。西晋伐吴时,率军出涂中,孙皓向他投降并奉上玉玺。战后因功拜大将军,增邑三千户。
5、清惠亭侯司马京,伏夫人生
司马京(230-253)字子左,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第六子,晋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的异母弟。初封清惠亭侯,晋朝建立前去世,年仅二十四岁。
6、平原王司马干,张春华生
司马干(232年―311年2月26日),字子良。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西晋宗室,晋宣帝司马懿第五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同母弟,母为宣穆皇后张春华。
司马干在曹魏时被封为安阳亭侯,后进爵为平阳乡侯。五等爵制建立后,改封定陶伯。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司马干受封平原王,历任抚军中郎将、光禄大夫、左光禄大夫、卫将军等职。永宁元年(301年),晋惠帝司马衷复位后,任司马干为侍中、太保。
7、扶风武王司马骏,伏夫人生
司马骏(232年—286年),字子臧。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西晋时期将领、藩王,晋宣帝司马懿第七子,母伏夫人。为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之叔。
司马骏早年聪慧,历任散骑常侍、步兵校尉、平南将军、安东将军等职。西晋建立后,接连受封汝阴王、扶风王,任镇西大将军,镇守关中。他施政仁义,安抚百姓,维护民族团结,深受爱戴。后因功加拜征西大将军,又派文鸯平秃发树机能叛乱,使二十万部族归附。进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持节、都督。
8、梁孝王司马肜,张夫人生
司马肜,字子微,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之叔。母张夫人。西晋宗室,诸侯王
曹魏时封平乐亭侯,建立五等爵制后改封开平子,泰始元年(265年),西晋建立,司马肜受封梁王,拜北中郎将,之后历任平东将军、安东将军、卫将军、征西大将军等职。
元康七年(297年),司马肜因与建威将军周处有矛盾,催促周处出兵讨伐齐万年,并且断绝其后援,致使周处兵败战死。
9、赵王司马伦,柏夫人生
司马伦字子彝,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晋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母柏夫人,西晋宗室,藩王,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曾一度登基称帝,然不久即退位,故他的皇帝身份不算入西晋世系当中。
司马伦在曹魏时封安乐亭侯,后进封东安子,任谏议大夫。西晋建立后,封琅琊郡王,后改封赵王。历任平北将军、安北将军等。任征西将军、镇守关中时,因赏罚不明引起羌族、氐族反叛,被召回京师。
元康十年(300年),太子司马遹被贾后一党杀害,司马伦趁机鼓动司马遹旧部以及齐王司马冏等人起兵讨伐贾后党羽。同年贾后被杀,司马伦又趁机诛杀了对自己不满的政敌淮南王司马允,司马允死后,司马伦自封大都督、相国等头衔。不久,干脆逼惠帝退位,自立为帝,改元建始。
晋武帝司马炎(236-290年),字安世,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晋朝开国君主,265-290年在位。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祖父。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 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逐渐怠惰政事 ,奢侈腐化。 290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峻阳陵。
司马炎
早年经历
司马炎为曹魏权臣司马昭的长子,曾出任中抚军;但是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王位,但在众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265年五月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八月,司马昭因中风猝死,享年55岁。司马炎继承父亲的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
登基
公元266年2月8日(魏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晋,改元泰始。
在位期间,封同姓诸王,以郡为国,置军士,希望互相维系,拱卫中央。 晋武帝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并严禁私募佃客。又招募原吴、蜀地区人民北来,充实北方,并废屯田制,使屯田民成为州郡编户。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出现一片繁荣景象。晋武帝鉴于曹魏末期为政严刻,风俗颓废,生活豪奢,乃“矫以仁俭”,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赐谷人五斛,免逋债宿负,诏郡国守相巡行属县,并能容纳直言。还重视法律,亲自向百姓讲解贾充等人上所刊修律令,并亲身听讼录囚。
司马懿有九个儿子,分别是景帝司马师
文帝司马昭
成王亮、琅邪武王伷、清惠亭侯京、扶风武王骏,张夫人生梁王肜,柏夫人生赵王伦
宣帝(司马懿)九男,穆张皇后生景帝、文帝、平原王干,伏夫人生汝南文成王亮、琅邪武王伷、清惠亭侯京、扶风武王骏,张夫人生梁王肜,柏夫人生赵王伦。
1、儿子
晋景帝司马师,张皇后生
晋文帝司马昭,张皇后生
平原王司马干,张皇后生
汝南文成王司马亮,伏夫人生
琅邪武王司马伷,伏夫人生
清惠亭侯司马京,伏夫人生
扶风武王司马骏,伏夫人生
梁孝王司马肜,张夫人生
赵王司马伦,柏夫人生
2、女儿
南阳公主,张春华所生。
高陆公主,司马懿次女,嫁杜预。
3、孙子
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昭之子
齐献王司马攸,司马昭之子
城阳哀王司马兆,司马昭之子
辽东悼惠王司马定国,司马昭之子
广汉殇王司马广德,司马昭之子
乐安平王司马鉴,司马昭之子
燕王司马机,司马昭之子
司马永祚,司马昭之子
乐平王司马延祚,司马昭之子
平原王世子司马广,司马干长子
安德县公司马永,司马干次子
司马粹,司马亮长子
汝南怀王司马矩,司马亮次子
弋阳王司马羕,司马亮三子
南顿王司马宗,司马亮四子
汝阳王司马熙,司马亮五子
琅琊恭王司马觐,司马伷之子
武陵庄王司马澹,司马伷之子
东安王司马繇,司马伷之子
淮陵元王司马漼,司马伷之子
顺阳王司马畅,司马骏之子
新野庄王司马歆,司马骏之子
赵王世子司马荂,司马伦之子
济阳王司马馥,司马伦之子
汝阴王司马虔,司马伦之子
司马诩,司马伦之子
司马懿
父亲
京兆尹司马防
兄弟
司马防有八子,当时号称“八达”。
哥哥
司马朗,字伯达。
弟弟
司马孚,字叔达。谥安平献王。
司马馗,字季达。武城侯,谥武城戴侯。
司马恂,字显达。
司马进,字惠达。
司马通,字雅达。安城亭侯、北海亭王。
司马敏,字幼达。
妻妾
宣穆皇后张春华
伏夫人
张夫人
柏夫人
子女
儿子
晋景帝司马师,张皇后生
晋文帝司马昭,张皇后生
平原王司马干,张皇后生
汝南文成王司马亮,伏夫人生
琅邪武王司马伷,伏夫人生
清惠亭侯司马京,伏夫人生
扶风武王司马骏,伏夫人生
梁孝王司马肜,张夫人生
赵王司马伦,柏夫人生
女儿
南阳公主,张春华所生。
高陆公主,司马懿次女,嫁杜预。
孙子
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昭之子
齐献王司马攸,司马昭之子
城阳哀王司马兆,司马昭之子
辽东悼惠王司马定国,司马昭之子
广汉殇王司马广德,司马昭之子
乐安平王司马鉴,司马昭之子
燕王司马机,司马昭之子
司马永祚,司马昭之子
乐平王司马延祚,司马昭之子
平原王世子司马广,司马干长子
安德县公司马永,司马干次子
司马粹,司马亮长子
汝南怀王司马矩,司马亮次子
弋阳王司马羕,司马亮三子
南顿王司马宗,司马亮四子
汝阳王司马熙,司马亮五子
琅琊恭王司马觐,司马伷之子
武陵庄王司马澹,司马伷之子
东安王司马繇,司马伷之子
淮陵元王司马漼,司马伷之子
顺阳王司马畅,司马骏之子
新野庄王司马歆,司马骏之子
赵王世子司马荂,司马伦之子
济阳王司马馥,司马伦之子
汝阴王司马虔,司马伦之子
司马诩,司马伦之子
以上就是关于司马懿的后代为什么是傻子全部的内容,包括:司马懿的后代为什么是傻子、司马懿有几个儿子哪个儿子的哪个后代当了皇上、司马懿的几个儿子各有什么特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