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的特点是什么

枫叶物语2023-05-01  27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咸水水域。

波罗的海位于北欧,长1600多公里,平均宽度190公里,面积42万平方公里,总贮水量达23万立方千米,是地球上最大的半咸水水域,水深一般为70-100米,平均深度为55米,最深处哥特兰沟深459米。

波罗的海位于北纬54°~655°之间的东北欧,呈三岔形,西以斯卡格拉克海峡、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小贝尔特海峡、里加海峡等海峡和北海以及大西洋相通。波罗的海四面几乎均为陆地环抱。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海水含盐度最低的海,这个海是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冰川大量融化后形成的。波罗的海的海水较浅,它与外海海水很少交换,又有大小250条河流注入,再加上气候寒冷,蒸发特别慢,因而成了含盐度最低的海。其海水含盐只有7%~8%,大大低于世界海水的平均含盐度(35%),波罗的海各个海湾的含盐度更低,只有2%左右。

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它的四周差不多都被陆地所环绕,只有西部通过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和斯卡洛拉克海峡等与北海相通。

波罗的海是北欧重要的航道,它通过北海—波罗的海运河与白海相通,通过列宁伏尔加河—波罗的海水路与伏尔加河相连,沿岸较大的港口有圣彼得堡、斯德哥尔摩、罗斯托克等。但其北部和东部海域每年通常有一段不利于航运的冰封期。

波罗的海(英文:Baltic Sea),位于东北欧。挪威、丹麦、瑞典、芬兰、俄罗斯、波兰、德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家包围住波罗的海。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等都是波罗的海沿岸的名城。

1 基本概述

波罗的海(Baltic Sea),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世界上最大的半咸水水域。波罗的海得名于芬兰湾沿岸从什切青到的雷维尔的波罗的山脉,波罗的海被西欧各国(如英国,丹麦,德国,荷兰等)称之为东海,而被东欧的爱沙尼亚称为“Lä auml nemeri”,亦即西海之意。波罗的海长1600公里,平均190公里,面积41万4千平方公里,平均深度55米。[1]

2 地理位置

波罗的海位于北纬54度至65度 之间东北欧,呈三岔形,西以斯卡格拉克海峡、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小贝尔特海峡、里加海峡等海峡和北海以及大西洋相通。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日德兰半岛以东的大西洋的陆内海;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北冰洋的边缘海、大西洋的属海。

3 自然气候

波罗的海位于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波罗的海的过渡区,全年以西风为主,秋冬季常出现风暴,降水颇多,北部的年平均降水量约500毫米,南部则超过600毫米,个别海域可达1000毫米;地处中高纬度,蒸发较少;周围河川径流总量丰富。波罗的海地区夏季云量约6成,冬季则多于8成。南部和中部每年的雾天平均59天,波的尼亚湾北部雾最少,每年约22天。

4 政治经济

波罗地海和北海诸海峡是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天然水系,是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各国相互来往和通往世界各大港口的主要航道。因此自古以来,波罗地海和北海地区以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而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和帝国主义角逐之地。波罗的海曾是古代北欧商业的通道。波罗的海木材和鱼是这个地区的主要商品,芬兰、瑞典和俄罗斯的软木是出口的大宗货源;木材加工在经济上日益重要,瑞典的铁矿、芬兰和丹麦的造船和船舶机械、瑞典哥特堡的汽车制造和轻型机械,都是沿岸重要工业。

波罗的海是北欧重要航道,也是俄罗斯与欧洲贸易的重要通道,航运意义很大是沿岸国家之间以及通往北海和北大西洋的重要水域,从彼得大帝时期起,波罗的海就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重要出口。俄罗斯与伊朗、印度等国合作酝酿连接印度洋和西欧的“南北走廊”规划也是以波罗的海为北部终点。自90年代初以来航行在波罗的海上的轮船急剧增多。每年航行在波罗的海主航道的轮船已超过4万艘。 目前波罗的海有轮渡连通沿岸国家的各大港口。并通过白海—波罗的海运河与白海相通,通过列宁伏尔加河—波罗的海水路与伏尔加河相联。

5 主要城市

沿海城市

圣彼得堡(俄罗斯)4,700,000(都会圈面积 6,000,000)

斯德哥尔摩(瑞典)798,898(都会圈面积 1,927,128)

哥本哈根(丹麦)502,204(都会圈面积 1,823,109)(面向厄勒海峡)

赫尔辛基(芬兰)559,716(都会圈面积 1,200,000)

格但斯克(波兰)462,700((波兰三联市)都会圈面积 1,041,000)

里加(拉脱维亚)717,371(都会圈面积 885,000)

斯塞新(波兰)413,600(都会圈面积 674,000)

塔林(爱沙尼亚)401,774

加里宁格勒(俄罗斯)400,000

马尔默(瑞典)259,579(面向厄勒海峡)

格丁尼亚(波兰)255,600

基尔(德国)250,000

埃斯波(芬兰)234,400(赫尔辛基都会圈的一部分)

吕贝克(德国)216,100

罗斯托克(德国)212,700

克莱佩达(立陶宛)194,400

图尔库(芬兰)175,000

奥卢(芬兰)130,000

主要港口

利耶帕亚(拉脱维亚)85,000

波里(芬兰)76,000

科特卡(Kotka)(芬兰)55,000

希维诺乌伊希切(波兰)50,000

派尔努(爱沙尼亚)44,568

文茨皮尔斯(拉脱维亚)44,000

波利采(港口位于奥得河河畔)34,319

波罗的斯克(俄罗斯)20,000

马尔杜(爱沙尼亚)16,570

弗瓦迪斯瓦沃沃(Władysławowo)(波兰)15,000

玛丽港(芬兰)11,000

汉科(Hanko)(芬兰)10,000

萨斯尼茨(Sassnitz)(德国)(客运码头)

希望可以帮到你,谢谢采纳,欢迎提问。

波罗的海国家不是一个具体的国家,是几个国家的统称。主要是指波罗的海最东端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

现今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位于波罗的海最东端沿岸地区,有时包括芬兰和波兰。这三个建于1917年、俄罗斯联邦以外的独立共和国,统治着考纳斯和维尔纽斯(后属立陶宛)。1919年在德国及协约国的协助下击退入侵的布尔什维克;1940年被并入苏联,1941年德国军队将之击退,1944年苏联军队再次占领这里,1991年苏联瓦解后重新获得独立。

波罗的海国家委员会

1992年3月5日至6日,在德国和丹麦的倡仪下,波罗的海沿岸的10个国家──丹麦、德国、瑞典、芬兰、挪威、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俄罗斯和波兰的外长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会上成立了波罗的海国家委员会 (Council of the Baltic Sea States -- CBSS) 。其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合作。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外长会议,主席国外长负责协调理事会在外长会议期间的活动,并由高级官员委员会协助其工作。理事会设有工作组,定期举行成员国首脑会议。

委员会是成员国外长与欧洲委员会之间的非正式合作机构。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不是一个国际组织,它没有常设秘书处、没有工作人员及预算。但成员国已认识到,设立常设秘书处对于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持续发展非常重要。1997年7月召开的外长会议就设立常设秘书处进行了讨论,一致同意向高级官员委员会提出建议,考虑设立一个常设国际秘书处。截至2006年6月,共有12个成员:丹麦、爱沙尼亚、俄罗斯、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波兰、芬兰、德国、冰岛和瑞典以及欧洲委员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以上就是关于波罗的海的特点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波罗的海的特点是什么、波罗的海是怎样形成的、波罗的海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37537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