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密则以下列六种观音为六道的救度者。1圣观音:主救度饿鬼道众生;2千手观音:主救度地狱道众生;3马头观音:主救度畜生道众生;4十一面观音:主救度阿修罗道众生;5准提观音:主救度人间道众生;6如意轮观音:主救度天道众生。
观音菩萨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遵照佛教显宗仪规所绘的一面二臂、或坐或立、法相庄严的显宗观音。
第二类是遵照佛教密宗仪规所绘的多首、多臂、千手千眼、手持各种法哭的密宗观音。
第三类是不遵守佛教仪规,由画家根据人们的意愿希求,自创风格,任意描绘,任意题名的观音。如水月观音、白衣观音、宝相观音、施财观间、烽珠观音、滴水观音、送子观音、鱼蓝观音、杨枝观音等。这类型观音形象众多,民间有二十五观音、三十三观音之说。
在佛教各种菩萨像中,观音菩萨像的种形象众多,大概与观音有各种化身的说法有关。一般来说,当他作为‘西方三尊”之一,与大势至菩萨一起随侍于阿弥陀佛像身边时,这时的观音菩萨头戴宝冠,冠上有化阿弥陀佛像,其它形相及衣物装饰则与别的菩萨像没有显著差别。
四观音:如意观音,右手持如意,象征事事如意,立于莲花上,安定人心。
持莲观音,两手持莲茎,内心世界园觉无碍,远离欲望。
合掌观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观音合掌微笑敬礼,耐心倾听,尊重他人
持经观音,即声闻观音,声闻是闻佛音教导而开悟,以其大愿,引导众生开大智慧。
密宗有: 十一面观音、四臂观音、六观音、三十三观音、提篮观音、送子观音、有马头观音等
圣观音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菩萨,表现一切佛的大悲心,所以是救世之最切者。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后来简称观音菩萨,他的形象有多种不同。一是圣观音像,就一首二臂,结跏趺坐,手中或持莲花或结定印的尊严像,天冠中有阿弥陀佛像。自在观音又有‘自在观音像’,就是一足盘膝,一足下垂,很自在的形象。像旁或有一净瓶,盛满甘露,瓶中插了柳枝,象徵观音以大悲甘露遍洒人间。观音像两旁有一童男童女像,童女为龙女,因为《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说有龙女成佛的故事,而观音又是住在南海普陀洛伽山,因此有‘龙女拜观音’的传说。童子即善财童子,因《华严经》中说善财童子为求佛法,参谒五十三位善知识,其中曾谒观世音菩萨而得到教益。
童女十一面观音一瞋面,化恶有情;二慈面,化善有情;三寂静面,化导出世净业。这三面教化三界便有九面。九面上有一暴笑面,是表示教化事业需要有极大威严和极大意乐方能无懈而成就。最上有一佛面,是表示以上一切总为成佛的方便。善财童子十一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俗称为千手佛,那是错误的。千手表护持众生,千眼表观照世间,都是大悲的表现。主要有四十二臂:(1)手下伸、掌向上,名施无畏手,除一切众生怖畏;(2)持日手,救眼暗无光者;(3)持月手、救患热病令清凉;(4)宝手,为众官位者;(5)宝箭手,令善友早相遇;(6)净瓶手,为求生梵天者;(7)杨枝手,除种种病难;(8)白拂手,除一切恶障;(9)宝瓶手,为调和眷属;(10)盾牌手,辟一切恶兽;(11)钺斧手,除一切王难;(12)髑髅宝杖手,役使一切鬼神;(13)数珠手,能得一切佛接引;(14)宝剑手,降伏一切鬼神;(15)金刚杵手,摧伏一切怨敌;(16)铁钩手,能令龙王拥护;(17)锡杖手,慈悲覆护一切众生;(18)白莲花手,成就种种功德;(19)青莲花手,为生十方净土;(20)紫莲花手,能见十方诸佛;(21)红莲花手,能令生天;(22)宝镜手,成就大智慧;(23)宝印手,成就大辩才;(24)顶上化佛手(二手),为得诸佛摩顶授记;(25)合掌手(二手),令一切人及鬼神爱敬;(26)宝箧手,能得土中伏藏;(27)五色云手,令速成佛道;(28)宝戟手,能辟除怨贼;(29)宝螺手,号召天神;(30)如意宝珠手,能令富饶;(31)绢索手,令得安稳;(32)宝钵手,令身体安稳;(33)玉环手,令得仆役;(34)宝铎手,令得上妙音声;(35)五股杵手,能降伏天魔外道;(36)化佛手,生生不离佛;(37)化宫殿手,生生在佛宫殿中,不受胎生;(38)宝经手,令博学多闻;(39)金刚轮手,直至成佛终不退转;(40)蒲桃手,令稼谷丰收。以上是经中所说。一般再加麦穗手、羯磨轮手、宝矛手、宝锤手成四十八臂。千手千眼观音四十八臂观音就前边的千手观音像,略去千手便是四十八臂观音。一般千手观音是立像,而四十八臂观音是坐像。当然,千臂也好,四十八臂也好,都应当看作是观音菩萨慈悲救世的无穷悲愿的具体化,不必拘泥于事相。
三十二应 ﹝出楞严经﹞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三昧之力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一、佛身应],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观世音菩萨即应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也。(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进修无漏胜解现圆,谓修无为之法,即趣入三摩地,得无漏胜解,究竟圆成也。) [二、独觉应],出无佛世,无师自悟,故名独觉。谓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菩萨即于彼前,应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也。(有学者,有所学也。谓第三阿那含果已前,俱属有学。胜妙现圆者,能妙万物以明自性,究竟圆成也。) [三、缘觉应],因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名缘觉。谓若诸有学,断十二因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菩萨即于彼前,应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缘断胜性者,谓观因缘得断烦恼,而证胜妙之性也。) [四、声闻应],闻佛声教,故曰声闻。谓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也。(得四谛空者,谓观苦集灭道四谛,证真空理也。修道入灭,胜性现圆者,谓从三果入灭,将登第四无学果位,胜妙之性,现前圆成也。) [五、梵王应],梵王者,即色界初禅天主也。谓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菩萨即于彼前,应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也。 [六、帝释应],帝释,即忉利天主。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谓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 [七、自在天应],自在天者,即欲界第五天也。谓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菩萨即于彼前,应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八、大自在天应],大自在天者,即欲界第六天主也。谓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九、天大将军应],天大将军,即帝释天主之大将军也。谓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菩萨即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十、四天王应],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自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谓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十一、四天王太子应],谓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四天王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十二、人王应],谓若诸众生,乐为人王,菩萨即于彼前,应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十三、长者应],谓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菩萨即于彼前,应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十四、居士应],谓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名言者,名教典雅之言也。) [十五、宰官应],谓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十六、婆罗门应],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谓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数术者,咒禁算艺、调养方法之类是也。摄卫者,收摄其心,卫护身口也。) [十七、比丘应],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菩萨即于彼前,应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十八、比丘尼应],梵语尼,华言女。谓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菩萨即于彼前,应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十九、优婆塞应],梵语优婆塞,华言清净士。谓若有男子,乐持五戒,菩萨即于彼前,应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五戒,不杀、不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也。) [二十、优婆夷应],梵语优婆夷,华言清净女。谓若有女子,五戒自居,菩萨即于彼前,应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二十一、女主应],女主,天子之后也。谓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二十二、童男应],谓若有众生,不坏男根,菩萨即于彼前,应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二十三、童女应],谓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菩萨即于彼前,应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二十四、天应],谓若有诸天,乐出天伦,菩萨即应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伦,类也。) [二十五、龙应],谓若有诸龙,乐出龙伦,菩萨即应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二十六、药叉应],梵语药叉,亦云夜叉,华言勇健。谓若有药叉,乐度本伦,菩萨即于彼前,应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二十七、乾闼婆应],梵语乾闼婆,华言香阴,即帝释乐神也。谓若乾闼婆,乐脱其伦,菩萨即于彼前,应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二十八、阿修罗应],梵语阿修罗,华言无端正,以形貌丑陋故也。谓若阿修罗,乐脱其伦,菩萨即于彼前,应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二十九、紧那罗应],梵语紧那罗,华言疑神,又云人非人,以头上有角似人而非人也。谓若紧那罗,乐脱其伦,菩萨即于彼前,应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三十、摩呼罗伽应],梵语摩呼罗伽,华言大蝮行,即大蟒蛇也。谓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菩萨即于彼前,应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三十一、人应],谓若诸众生乐人、修人,菩萨即于彼前,应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乐人、修人者,谓爱乐人身,而修人之行也。) [三十二、非人应],非人即鬼畜之类也。谓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菩萨即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三十三身 法华经普门品所说,观音菩萨普门示现之三十三种变化身,即: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妇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夜叉身、干闼婆身、阿修罗身、迦楼罗身、紧那罗身、摩睺罗伽身、执金刚神身。
在《西游记》中,提到的观音形象大致有以下几种:
1 杨柳观音:手持净瓶、杨枝的立像。是近现代最常见的图塑形象。在非正规殿堂与民间,几乎取代圣观音而成标准像。常戴女式风帽与披肩长巾。
《西游记》第六回中,首次对观音菩萨作了正面的外貌描写。“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在这里,与其说观音被描写成一位法相庄严的女菩萨,还不如说作者就是按照人世间美貌女子的形象塑造“她”的。这十分典型的女性形象,切合了唐代以后流传在民间的观音传说。第十二回也有相应的描写,着重强调了手里托着“施恩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洒青霄、撒大恶、扫开残雾垂杨柳”,并指出这就是观音菩萨的“救苦原身”。
2 鱼篮观音:脚踏鳌鱼手提盛鱼竹篮之像,或反手提鱼。
第四十九回写观音菩萨早上扶栏看花时,不见池中金鱼出来参拜,掐指一算,知道它在通天河成精,陷害取经人。于是连梳妆打扮都不及,就在林中削篾编篮。作者借孙悟空的眼光介绍她:“懒散怕梳妆,容颜多绰约。散挽一窝丝,未曾戴缨络。不挂素蓝袍,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披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玉手执钢刀,正把竹皮削。”八戒与沙僧见状很是过意不去,说:“师兄性急,不知在南海怎么乱嚷乱叫,把一个未梳妆的菩萨逼将来也。”但正是因为她没有梳妆,便少了一些神圣的灵光,却多了一些世俗的情味,使得与百姓的距离陡地近了起来。这一节里讲,人们看见她,都说是“活观音菩萨”,都拥向河边,“也不顾泥水,都跪在里面,磕头礼拜。内中有善图画者,传下影神”。
3 持莲观音:坐莲叶上,手持莲花,常为清丽的少女面孔。
第四十二回观音菩萨令惠岸去李天王处求借天罡刀三十六把,“菩萨接在手中,抛将去,念个咒语,只见那刀化作一座千叶莲台,菩萨纵身上去,端坐在中间”,并且智擒了红孩儿。但其中仍留有“杨柳观音”的痕迹:“菩萨拔杨柳枝,蘸甘露,把他手心里写一个迷字”。
另外,在第七十一回提到的骑犼观音和第十四回里“手搀孩儿”的观音老母形象,在各地寺庙的观音造像中也时有出现。元代青瓷骑犼观音像,观音发髻盘曲,头戴花冠,脸形丰满,双目微闭,嘴角含有笑意。身着长裙,披开襟长衣,颈戴串珠、佛花,手结禅定印,体态端庄,面容慈祥,结跏趺坐莲花座上,座置于犼之背部,犼头扁平,宽嘴张开,双目圆睁,凶猛威武,是一件弥足珍贵的艺术品。而“观音老母”的形象就更多了一分民间和戏谑的意味,辽宁省北宁市常兴店镇西闾山青岩寺有一尊“歪脖老母”观音像,据《东北古迹轶闻》载:“南海落潮,现一青石佛像,请至青岩山云中古洞,群工人移石像及门不能入,有戏之者曰:老佛若一歪脖则可入,言已,佛像之颈即歪。众皆骇,吃惊老佛显圣。从容移入,皆肃然起敬而出,忘请老佛正脖,故至今尚歪。”
《西游记》里观音菩萨还常常变化成各种异相,如第十二回变化成“疥癞形容,身穿破衲,赤脚光头”的和尚,来点化愚氓众生;第十七回为了收妖,又变成白衣秀士“凌虚子”的形象。这一切与佛教因缘说法、方便众生的理论若合符节,同时儒释道三家的界限又模糊得有趣。可是就连想象力惊人的作者吴承恩恐怕也想不到,到了清末,观音菩萨居然摇身一变,变成了头顶佛光、胸挂十字架、怀抱幼年耶稣的“圣母观音”!这不得不令人感叹中国民间文化的强大包容力。
观音有三十二应身,分别度不同根性的人。
一、杨柳观音; 二、龙头观音; 三、持经观音; 四、圆光观音;
五、游戏观音; 六、白衣观音; 七、莲卧观音; 八、泷见观音;
九、施药观音; 十、鱼篮观音; 十一、德王观音; 十二、水月观音;
十三、一叶观音; 十四、青颈观音; 十五、威德观音; 十六、延命观音;
十七、众宝观音; 十八、岩户观音; 十九、能静观音; 二十、阿耨观音;
二十一、阿摩提观音; 二十二、叶衣观音; 二十三、琉璃观音;
二十四、多罗尊观音; 二十五、蛤蜊观音; 二十六、六时观音;
二十七、普悲观音; 二十八、马郎妇观音; 二十九、合掌观音;
三十、一如观音; 三十一、不二观音; 三十二、持莲观音;
三十三、洒水观音。
其中除白衣、青颈、多罗尊、叶衣、阿摩提等五观音外,皆为唐代以后民间流传信奉的观音形像。
一般说观音菩萨有33化身,而不是32化身。根据《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记载,除了能现佛身之外,观世音菩萨的33位化身分别是:
1、辟支佛身;2、声闻身;3、梵王身;4、帝释身;5、自在天身;6、大自在天身;7、天大将军身;8、毗沙门身;9、小王身;10、长者身;11、居士身;12、宰官身;13、婆罗门身;14、比丘身;15、比丘尼身;16、优婆塞身;17、优婆夷身;18、居士身;19、宰官身;20、婆罗门妇女身;21、童男身;22、童女身;23、天身;24、龙身;25、夜叉身;26、乾闼婆身;27、阿修罗身;28、迦楼罗身;29、紧那罗身;30、摩侯罗伽身;31、人身;32、非人身;33、执金刚神身。
观世音菩萨当然不止33种化身,只是以此33种众生代表了所有的众生。表示观世音菩萨神通广大,智慧无边,能以种种方便,随众生的机缘而随类示现,度化众生。
以上就是关于密宗六观音,分别是哪些观音全部的内容,包括:密宗六观音,分别是哪些观音、观音好象有很多种观音,谁可以介绍下、观音菩萨有哪些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