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 对银杯 什么朝代

顺治皇帝2023-05-01  80

秦腔的传统剧目,以历史剧为主兼有神话戏和家庭生活戏,悲剧、喜剧、正剧都有。

闯宫抱斗》、《八义图》、《和氏璧》、《荆轲刺秦》、《苏武牧羊》、《斩韩信》、《玉虎坠》、《长坂坡》、《火烧赤壁》、《回荆州》、《大报仇》、《春秋笔》、《十道本》、《斩秦英》、《满床笏》、《劈华山》、《五典坡》、《下河东》、《状元媒》、《辕门斩子》、《铡美案》、《打銮驾》、《八件衣》、《庆顶珠》、《岳母刺字》、《火焰驹》、《白蛇传》、《白玉钿》、《法门寺》、《二进宫》、《背娃进府》、《黑叮本》、《走雪山》、《忠义侠》、《蝴蝶杯》、《春秋配》、《玉堂春》、《白玉楼》、《折桂斧》、《三娘教子》、《皇姑打朝》等,这些戏都是二三百年来上演不衰的优秀剧目。

(一)先秦剧目124本(注:实列120本)

《黑逼宫》(又名《开国图》) 《斑衣记》 《反冀州》 《抱火斗》 《反五关》

《炮烙柱》 《龙凤剑》 《太师回朝》 《太师显圣》 《三山关》 《乌鸦阵》

《斩三妖》 《李广》 《催贡》 《无影簪》 《斩李广》 《百里奚》

《绝缨会》 《文昭关》 《摘星楼》 《浣纱女 《刺王僚》 《孙武子演阵》

《文王哭狱》 《访西施》 《豫让割袍》 《孙庞斗智》 《万仙阵》 《碧天院》

《赠绨袍》 《白鹦鹉》 《刺侠累》 《碧游宫》 《桑园会》 《蝴蝶梦》

《敲骨术金》《芦花计》 《绝龙岭》 《打芦花》 《羊角哀》 《小儿难孔子》

《黄河阵》 《进褒姒》 《收灶王》 《卧薪尝胆》 《三迁教子》(即《孟母三迁》)

《会孟津》 《广成子骂阵》《渭水河》 《李刚打朝》 《群仙阵》 《崤山战》

《绍绫卷》 《庆阳城》 《破渑池》(又名《定五岳》) 《清河桥》 《七箭书》

《过沙江》 《群妖厘》 《烟火墩》 《进骊姬》 《黄金台》《收梅山七怪》

《淮都关》 《伐子都》 《回斗关》 《金桃会》 《八义图》 《挂图》

《专诸刺僚》 《美人图》 《铁兽图》 《大劈棺》 《蛟龙驹》(六本)《蔽尘帕》

《太和城》 《临潼斗宝》 《战潼关》 《出樊城》(又名《出棠邑》) 《湘江会》

《刺庆忌》 《出汤邑》 《崔子弑齐》 《出庆阳》 《国士桥》 《五雷阵》

《杀狗劝妻》 《海潮珠》 《四大夫伐齐》《火烧绵山》 《采桑》 《刺秦王》

《哭秦庭》 《荆轲刺秦》 《封相》 《孟姜女》 《打城隍》 《宇宙锋》

《张良刺秦》 《圯桥授书》 《韩原山》 《九战章邯》 《鸿门宴》 《追韩信》

《伯牙奉琴》 《伯牙摔琴》 《火化纪信》 《广成通霸》 《马陵道》 《九里山》

《六义图》 《和氏璧》 《子期论琴》 《魁星卷》 《激友》 《函谷关》

《打张仪》 《大郑宫》 《兰家庄》 《滚楼》

(二)两汉54本(注:实列52本)

《盗宗卷》 《未央宫》 《蒯通扑油锅》《马前泼水》 《上元夫人》 《散潼关》

《棘阳关》 《剐王莽》 《草桥关》 《上天台》 《赵五娘》 《淮河营》

《斩韩信》 《渔家乐》 《收岑彭》 《东海黄公》 《安安送米》 《冲天岛》

《陌上桑》 《曹献剑》 《陈平保国》 《盗金冠》 《龙床剑》 《玉梅绦》

《药酒台》 《马武考文》 《玉虎坠》 《劈寒犀》 《玉梅绛》 《斩经堂》

《斩门官》 《双八卦》 《马武夺元》 《解刘秀》 《取洛阳》 《走南阳》

《青冢记》 《昭君出塞》 《昭君和番》 《安安送女》 《龙凤旗》 《二龙山》

《白阳河》 《姚期打朝》 《碧玉环》 《姚期招亲》 《双贤一孝》 《两合关》

《琴操》 《汉班超》 《忠孝贤》 《陈兴打娘》 《苏武牧羊》

(三)三国123本 (注:实列121本)

《三顾茅芦》《桃园结义》(又名《三结义》)《磐河战》 《舌战群儒》 《定军山》

《连环计》 《三让徐州》 《火烧赤壁》《光武山》 《青梅宴》 《三闯辕门》

《衣带诏》 《破汝南》 《白马坡》 《怒斩于吉》 《考于吉》 《跳马澶溪》

《回荆州》 《丹阳郡》 《三闯挡夏》《鼓滚刘封》 《博望坡》 《黄鹤楼》

《取四郡》 《取桂阳》 《三战吕布》《吕布戏貂婵》 《虎牢关》 《断百案》

《凤仪亭》 《献西川》 《截江》 《讨荆州》(又名《三气周瑜》)《芦花荡》

《落凤坡》 《过巴州》 《大报仇》 《金雁桥》 《赵颜求寿》 《古城会》

《马超哭头》《活捉潘璋》 《水淹七军》 《哭灵牌》 《出五关》(又名《过五关》

《八阵图》 《别宫祭江》 《白帝城》 《五丈原》 《骂王朗》 《祭灵》

《铁笼山》(又名《九伐中原》)《割麦装疯》《华容道》 《渡阴平》 《江油关》

《单刀会》 《哭祖庙》 《战绵竹》 《取长沙》 《西凉遇马超》《白门楼》

《淹下邳》 《斩马谡》 《汜水关》 《哭刘表》《斩华雄》(又名《温酒斩华雄》)

《 斩郑文》《战马超》(又名《葭萌关》)《如意带》 《困土山》 《屯土山》

《辕门射戟》《战渭南》 《取成都》 《战宛城》 《反西凉》 《打黄盖》

《群英会》 《截江救主》 《长坂坡》 《借赵云》 《荆州堂》 《金雁桥》

《大破黄巾》《空城计》 《失街亭》 《血带诏》 《张飞拆书》 《白逼宫》

《收姜维》 《天水关》 《徐母骂曹》 《姜维推碑》 《关公显圣》《关公斩赤龙》

《关公挑袍》《辞曹挑袍》 《红逼宫》 《荐诸葛》 《击鼓骂曹》 《张飞卖肉》

《葫芦峪》 《七擒孟获》 《征南蛮》 《祭长江》 《祭东风》 《祭灯》

《诸葛吊孝》《诸葛亮招亲》《诸葛观星》 《虎头桥》 《五路伐蜀》《江东》

《刮骨疗毒》《伐吕蒙》 《许田射猎》 《许田追鹿》 《神亭岭》 《指关卖娃》

《柴桑关》

(四)西晋南北朝16本

《蛟龙驹》 《六部审》(又名《审刺客》) 《春秋笔》 《温太贞》 《一两漆》

《哭道亭》 《黒水国》 《胭脂襦》 《麟骨床》 《九华山》 《反毫州》

《刘裕逼宫》《白雀匣》 《拷冯庆》 《双逼宫》 《九莲灯》

(五)隋唐五代160本(注:实列152本)

《秦王破阵》《哭杨广》(又名《杨广篡位》)《淤泥河》 《男起解》 《三挡杨陵》

《金刚庙》 《金堤关》 《望子楼》 《秦段争亲》《临潼山》 《斩雄信》

《宫门带》 《金琬钗》 《打临洮》 《药王卷》 《白良关》 《拾鞋》

《三劈老君堂》《取帅印》 《摩天岭》 《四平山》 《乾坤带》 《光武山》

《董家山》(又名《闯山》) 《棋盘山》 《马上缘》 《三省庄》 《闹花灯》

《阳和摘印》 《夜打登州》 《挽金斗》 《九焰山》 《白鹿原》 《四望亭》

《扬州擂》 《观阵》(又名《打登州》) 《四杰村》 《全家福》 《宏碧缘》

《卖人头》 《米粮川》 《满园春》 《虹霓关》 《金马门》 《百花亭》

《百花诗》 《文斩单童》 《武斩单童》《少华山》又名(《富贵图》)《罗通扫北》

《赤水驿》 《女逼宫》 《兰关雪》 《胭脂关》 《万福莲》 《刺目劝学》

《平贵回窑》《大登殿》 《五典坡》(又名《武家坡》) 《战洛阳》 《游六殿》

《御果园》 《洪江记》 《秦琼表功》 《秦琼卖儿》 《上元驿》 《苑子山》

《困重台》 《秦琼认姑》 《吊打秦琼》 《刘交抢亲》《秋风扇》 《封王》

《擒五侯》 《南阳关》 《五龙斗》 《十道本》 《东宫扫雪》《蝴蝶媒》

《麒麟山》 《寿山会》 《打刀》 《薛刚反唐》《赤金镯》 《九连珠》

《孔家山》 《翠华宫》 《九宫桥》 《醉写》 《醉写吓蛮》《端午门》

《大闹花灯》《望儿楼》 《望景塔》 《七星庙》 《三劈关》 《游月宫》

《鸡爪山》 《宛子山》 《九燕山》 《海中楼》 《困王山》 《杀乐女》

《二度梅》 《薛刚打朝》 《薛刚祭坟》 《秦琼起解》《秦琼打擂》《铁钉床》

《秦英征西》《阳河托印》 《曲江打子》 《薛强接彩》《薛强回国》《三击掌》

《十里铺》 《水门楼》 《金水桥》 《打金枝》 《罗成叫关》《罗成捎书》

《牧羊圈》 《解薛刚》 《如意钩》 《移花接木》《访白袍》 《汾河湾》

《芦花河》(又名《女斩子》)《雁塔寺》 《界牌关》 《杀四门》 《回龙阁》

《盘山》 《高平关》 《沙陀国》 《沙陀搬兵》《托肠救主》《斩秦英》

《刘高唐刀》《马踏五营》 《困铜台》 《汴梁图》 《李三娘》 《白兔记》

《观兵书》 《董家桥》 《送京娘》 《打瓜园》 《打龙棚》 《斫磨》

《黄巢起义》《白虎堂》

(六)两宋187本(注:实列185本)

《陈桥兵变》 《斩黄袍》 《卖华山》 《梅降雪》 《镔铁剑》 《索烙镜》

《香毛带》 《佘塘关》 《杨八姐闹馆》《火焰驹》 《碧玉簪》 《竹林计》

《下南唐》 《小别母》 《二王图》 《贺后骂驾》 《七星庙》 《夜明珠》

《玉阳山》 《刘金定别母》《老辕门》 《下河东》(又名《白霓关》) 《女杀四门》

《双锁山》 《石合计》 《九华山》 《花钱袋》 《五子魁》 《梅鹿镜》

《苦节传》 《两狼山》 《金沙滩》 《波二府》 《阴送》 《挡马》

《飞龙策》 《阴功传》 《四郎探母》 《五郎出家》 《六郎坐帐》《七郎打擂》

《八郎捎书》 《五台会兄》 《探地穴》 《红火棍》 《打焦赞》 《孟良跑山》

《昊天塔》 《辕门斩子》 《穆柯寨》 《洪羊峪》 《雁门关》 《一度梅》

《白龙关》 《花柳林》 《刀劈韩天化》 《鸳鸯误》 《狄青借衣》《烈火旗》

《琼林宴》 《打沙锅》 《黒驴告状》 《天门阵》 《四素》 《清素庵》

《穆桂英》 《核桃园》 《传枪》 《北天门》 《彩楼记》 《木兰寺》

《吕蒙正赶斋》《背靴》 《二天门》 《告御状》 《精忠报国》《洪羊洞》

《王世宽大闹相国寺》 《朱仙镇》 《玉仙塔》 《牧虎关》 《审潘洪》

《雁门关摘印》《清官册》 《破洪州》 《太君辞朝》 《铁角坟》 《赤桑镇》

《明公断》 《打銮驾》 《秦香莲》(又名《铡美案》) 《赛琵琶》 《香联串》

《铡赵王》《欧子英摆擂》《兵火拉伞》(又名《拜月亭》) 《五花洞》 《烙碗计》

《火化司马庄》《双钉计》 《铡判官》 《探阴山》 《乾坤鞘》 《红灯计》

《路遥知马力》《五虎平蛮》 《九头案》 《八件衣》 《抱妆盒》 《火焰山》

《勋天关》 《狸猫换太子》《血手印》 《天仙帕》 《杨八姐打店》《石佛口》

《打秦》 《花蝴蝶》 《破金鳌》 《青风亭》 《九文龙起义》《搬场拐妻》

《卖胭脂》 《三难新郎》 《武松打店》 《白绫记》 《翠屏山》 《绣花袍》

《巧连环》 《打祝庄》 《得胜图》 《大明府》 《收关胜》 《永寿庵》

《鲤鱼峡》 《李陵碑》 《攥御状》 《拷寇》 《反延安》 《二龙山》

《东平府》 《草坡面理》 《醉打山门》 《牛头山》 《神州擂》 《蔡家庄》

《回府刺字》 《风波亭》 《活捉三郎》 《虎囊弹》 《灭方腊》 《桃花山》

《花田错》 《胡迪骂阎》 《宋江杀楼》 《十字坡》 《乌龙院》 《鸳鸯楼》

《蜈蚣岭》 《八仙寿图》 《白狗争风》 《斩侯英》 《打洞房》 《夹马河》

《牛皋扯旨》 《挑滑车》 《镇澶州》 《红桃山》 《洞庭湖》 《庆顶珠》

《杀船》 《汤怀自刎》 《枪挑小梁王》《潞安州》 《八大锤》 《白水滩》

《盗银壶》 《陈姑赶船》(又名《琴挑》) 《血手印》 《借衣》 《时迁偷鸡》

《独占花魁》 《游西湖》 《红梅阁》 《打花枝》

(七)元明清200本(注:实列172本)

《梵王宫》 《串龙珠》 《兴隆会》 《无影剑》 《九江口》 《广泰庄》

《百凉楼》 《破宁国》 《白玉钿》 《香莲佩》 《采石矶》 《取金陵》

《花云带箭》 《百花亭》 《挡亮》 《柳河川》 《八达岭》 《对银杯》

《游武庙》 《阴阳河》 《永乐观灯》 《对菱花》 《白槐刮板》《贩马记》

《三娘教子》 《珍珠衫》 《千里驹》 《折桂斧》 《梅龙镇》 《三笑缘》

《打柴劝弟》 《三疑计》 《香罗带》 《斩李文忠》 《鸳鸯坠》 《斩莫成》

《燕王破南京》《柳林会》 《打严嵩》 《于将军传》 《四进士》 《日月图》

《卖画劈门》 《忠保国》 《大保国》 《二进宫》 《三打洞》 《闹严府》

《三上殿》(即《假金牌》) 《群英会》(即《海瑞奏严》) 《玉凤楼》 《广寒图》

《三上桥》(即《烈妇殉夫》)《马芳围城》 《福寿图》 《江东桥》 《汲水》

《肉龙夫》 《忠义侠》 《水化太平庄》 《比翼鸟》 《周仁回府》《日月图》

《走雪山》 《意中缘》 《地风剑》 《白玉楼》 《春秋配》 《女秀才》

《苦节图》 《双合进京》 《玉龙钗》 《广泰庄》 《斩杨继盛》《药茶计》

《鄱阳湖》 《忠孝图》 《双贵图》 《定盘珠》 《蝴蝶杯》 《关王庙》

《烈海驹》 《吉庆图》 《白水滩》 《黑叮本》 《顶砖》 《百凤图》

《鸡鸣山》 《合凤裙》 《双相容》 《玉婵钗》 《穷人计》 《玉龙配》

《孝廉卷》 《乾坤报》 《两不爱》 《黄天荡》 《洪山起义》《脱龙带》

《铁冠图》 《通天河》 《通天犀》 《六月雪》 《康义卖桃》《双罗衫》

《康熙王游陕西》《玉堂春》《祥麟镜》 《背娃进府》 《陈三两告状》《兰家庄》

《剪红灯》 《白绫记》 《七人贤》 《芙蓉剑》 《三节义》 《十五贯》

《四莲梦》 《白玉罗帕》 《风云驹》 《金钟罩》 《滚钉板》 《九更天》

《呢喃阁》 《法门寺》 《红门寺》 《上媒山》 《飞天人钉娘》《拾玉镯》

《三搜府》 《一串珠》 《三义节》 《考文》 《八腊庙》 《九龙杯》

《帝王珠》 《明月珠》 《连环套》 《珍珠塔》 《梅花岭》 《阴阳树》

《恶虎山》 《石墨镜》 《蛟龙帕》 《访苏州》 《庚娘传》 《雷火珠》

《风萧媒》 《收莫木西》 《打金川》 《铁公鸡》 《王元征兆》《盗御马》

《碧天纱》 《日月楼》 《红衣计》 《玉凤簪》 《皇姑打朝》《双世缘》

《珊瑚鱼》 《宁武关》 《山海关》 《东皇庄》 《乾隆下江南》《争龙寺》

《乾隆杀花子》《困龙寺》 《马芳困城》 《哭五更》 《百宝箱》 《雅观楼》

《桃花案》

(八)神话57本(注:实列52本)

《劈华山》 《二郎劈桃山》 《卖饽饽》 《清石山》 《万寿图》 《天河配》

《白猿脱壳》 《悟空盗府》 《白蛇传》 《祭塔》 《过沙江》 《槐阴树》

《征北海》 《大赐福》 《天官赐福》 《五福堂》 《斩三妖》 《封财神》

《青狮吐八宝》《判官磨镜》 《白草山钉缸》《鲤鱼跳龙门》《钟馗嫁妹》《阴阳河》

《司马貌告状》《火焰山》 《闹天宫》 《花果山》 《水帘洞》 《降五魔》

《哭侧厅》 《反天宫》 《江流认母》 《闹地府》 《高老庄》 《无底洞》

《十万金》(即《李翠莲》) 《沙挤别》 《白虎岭》 《白骨山》 《五庄观》

《金钱豹》 《收红孩》 《白龙潭》 《通天河》 《五行山》 《竹子城》

《真假美猴王》《盘丝洞》 《盗芭蕉扇》 《盗魂铃》 《稀天洞》

(九)朝代不明100本(注:实列54本)

《小寡妇上坟》 《小放牛》 《钉缸》 《背板凳》 《小过年》 《状元谱》

《铁弓缘》 《老少换》 《万花船》(即《女状元》)《三世修》 《四劝》

《瓮城子》(即《张古董借妻》)《九件衣》 《送银灯》 《玄玄锄谷》 《紫霞宫》

《串龙珠》(即《蔡鸣凤打店》)《丑配》 《跪楼》 《药茶记》 《翠香寄柬》

《相面》 《十八扯》 《错中错》 《温凉盏》 《小姑贤》 《隔门贤》

《拾萧金》 《捉鹌鹑》 《张连卖布》 《打面缸》 《打沙锅》 《顶灯》

《双摇会》 《大观灯》 《亲家打架》 《九件衣》 《王婆骂鸡》 《大割脚》

《看女》 《杨三小》 《西湖主》 《血换布》 《香山射技》 《花换布》

《二姐娃逛会》《袁文晋降妖》《桃花岸》 《当皮袄》 《丑别窑》 《游花园》

《拉骡子》 《屎巴牛招亲》《回西齐》

一、戏剧文学的特征 戏剧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没有舞台,没有演员,便没有戏剧。一出戏的演出,首先要有剧本作为舞台演出的基础;还要有布景、道具、化妆、灯光、服装和效果;有的要音乐伴奏;演员的形体动作要有舞蹈因素,等等。戏剧是文学、美术、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综合性,是戏剧的显著特征。 戏剧和其他艺术样式的不同点,就在于它通过演员的语言和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开展故事情节,以揭示既定的主题。因此,演员在舞台上所塑造的戏剧形象是直接形象。这和文学作品必须通过阅读和想象才能获得的形象——间接形象,是有显著区别的。戏剧形象的直接性,使观众具体地看到了逼真的生活场景和人物的音容笑貌,听到人物的声音,甚至直接感受到人物情绪的细微变化。因而,戏剧艺术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比较直接和强烈。形象的直接性,是戏剧的又一个特征。 弄清了戏剧的特征之后,我们再研究戏剧文学(即供演出的“脚本”,或称“剧本”)的特点。 剧本,是戏剧得以演出之“本”,但并不等于戏剧,它只是构成戏剧艺术的基本因素之一。剧本属于语言艺术的范畴,是一种文学体裁,具有可供阅读的文学价值。一般说来,戏剧文学的特点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戏剧文学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要求有集中的戏剧情节和激烈的戏剧冲突。 剧本不仅供人们阅读,主要是为了在舞台上演出而创作的。因此,剧作者要把人物、时间、场景高度集中,即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和时间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以及一定的场景,展开复杂的矛盾冲突,推动剧情的发展,以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的情节像翻腾的波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凑地向前发展,迅速地展示人物性格。也只有这样,作品才能有“戏”,才能动人心弦,吸引观众。 剧本集中表现矛盾冲突,要求剧情的集中性,要求开门见山地揭示矛盾,紧凑地发展矛盾,迅速地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戏剧矛盾必须是激烈的,在演出时应能始终紧紧地抓住观众和听众,以郭沫若的五幕历史剧《屈原》为例。屈原一生有着曲折复杂的遭遇,有着漫长的悲剧历史,怎样写进剧本里,再现于舞台呢郭沫若为此考虑再三。起初,郭沫若想写上、下两部,但是,写作的结果,原计划完全被打破了。郭沫若自己说:“本打算写屈原一世的,结果只写了屈原的一天——由清早到夜半过后。但这一天似乎已把屈原的一世概括了。”《写完五幕剧〈屈原〉之后》,《郭沫若谈创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6页。郭沫若怎样以一天来概括屈原的一生呢他把楚王朝抗秦派与亲秦派几十年间的纷争集中起来,压缩在秦使张仪来楚的这一天,又把两派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他删刈了史实上的枝蔓,简化了斗争的过程,突出了两派间的政治斗争,形成了尖锐的戏剧冲突。这样,屈原一天中的思想、行为、遭遇,凝练地反映了他一世的面貌,概括了他一世的悲剧历史。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戏剧文学高度集中反映生活的特点。 戏剧冲突是戏剧艺术的生命,戏剧正是通过它引来生活的激流,掀起观众的感情波澜,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高尔基说:“除了文学才能以外,戏剧还要求有造成愿望或意图的冲突的巨大本领,要求有用不可反驳的逻辑迅速解决这些冲突的本领。”《高尔基文学书简》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11~12页。这里所说的“愿望或意图的冲突”,是和人物的性格紧密相联的。戏剧冲突为人物的性格所决定,又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戏剧文学的作者,就是从生活出发,根据特定主题的需要,通过戏剧冲突,尖锐地表现出生活中本质的矛盾。…… (二)戏剧文学的语言要求个性化和动作性 戏剧文学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高尔基在《论剧本》中说:“剧本(悲剧和喜剧)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高尔基:《文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43页。如果说,在舞台演出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来理解人物,而在剧本中,对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却不能作细致的描写,只能作一些必要的提示,我们要了解人物,就只能通过对话独白等。用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可以说是剧本在表现手段上的一个独具的特点。在《雷雨》的第二幕里,鲁侍萍到周公馆去找他的女儿四凤,她没有想到这就是三十年前曾经玩弄了她而后又抛弃了她的周朴园的家,及至她和周朴园互相认出了以后,两个人物思想性格之间的尖锐对立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他们这一段对话很长,我们只举出几句就可以说明问题。 朴:(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不是我要来的。 朴:谁指使你来的 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愤怒)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在这里,周朴园表现了其冷酷本性,他以自己阴暗卑劣的心理揣度鲁侍萍,认定对方找到这里来,一定是受人指使来进行敲诈的。而鲁侍萍的答话则表现了她心地的磊落和对于周朴园的愤恨。通过这样的精彩对话,揭示人物的鲜明性格和不同性格之间的尖锐对立,正是剧本对话的基本任务。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可以通过对话来表现,有时也通过人物的独白来直接告诉读者。为了顾及戏剧效果以及戏剧时间的限制,戏剧语言必须简洁、含蓄。剧作家在写剧本时都非常注意语言的锤炼、力求做到人物语言洗练、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力求做到人物语言的高度个性化。 戏剧语言要能鲜明地表达人物的动作,即富于动作性。戏剧所要求的动作,是指人物的主动、积极以及强烈的情感,并且要从人物的动作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一个剧本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动作性,就可为演员的表演提供广阔的余地。演员就能凭借这些语言,想象出他所扮演角色的动作、表情和姿态,使演员更好地塑造形象。当然,戏剧中的语言也是一种动作,不仅是外形的,而且是内心的动作。因为语言产生于内心动作(即思想感情),又能引起千变万化的外部动作。所以,优秀剧作的人物语言,是富于动作性的,它暗示着或鲜明地表现出剧中人物的一系列行动,从而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而这些语言,不是剧作者强加给他所塑造的人物的,它应该是剧中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必然要说的话。 二、戏剧文学的分类 戏剧文学的种类繁多,可以按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分类。根据容量的大小,可以分作独幕剧和多幕剧;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和歌剧;而根据戏剧文学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性质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对读者的感染作用,则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下面分别予以简要论述: (一)悲剧、喜剧和正剧 悲剧、喜剧和正剧是戏剧评论中经常运用的概念,而且也作为美学范畴运用于对其他艺术作品的分析。 悲剧 悲剧大都展示重大的或有深刻社会意义的矛盾冲突,表现在善恶两种势力的激烈斗争中,邪恶势力对善的势力的暂时胜利。悲剧所反映的是不能解决的或不能缓和的矛盾,在斗争中常因力量悬殊而以正面主人公的失败或毁灭而告终。正如鲁迅所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97页。。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悲剧的内容和形态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我国,传统戏曲中有许多描写悲剧性矛盾的优秀作品,多数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性和理想化的结局。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这部杰出的杂剧,集中描写了窦娥的冤屈和她的抗议。窦娥以年轻的生命做代价,认识了一个可怕的、然而却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她的屈死概括了封建社会无数枉断屈斩的冤狱,对封建社会的黑暗是一个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窦娥的悲剧不仅是一个善良者被毁灭的悲剧,而且是一个抗争者被毁灭的悲剧,它达到悲剧艺术中比较高的悲壮境界,它在被压迫人民心中播下抗争的火种。

中国戏曲剧种介绍

京剧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它从产生到现在约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清代乾隆以来,昆曲、弋阳腔、秦腔等曾先后进入北京。1790年安徽著名艺人高朗亭率领有名的徽戏“三庆班”进入北京,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以后,又有“四喜”、“春台”,“和春”三个徽班入京,和“三庆班”合称“四大徽班”,盛极一时。此时,昆曲、京腔(弋阳腔入京后演化得名).·秦腔等逐渐冷落下来。约于1830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汉 剧和徽剧出于同一源流,因而时常合班演出,声腔上相互结合。后来,徽班又吸收,溶化了昆曲、梆子、京腔的精华,在剧目,音乐,身段、服装、化妆方面都有所改革,再结合北京当地语言和风俗习惯,便逐渐形成了京剧。当时称为“皮黄”,又名“京调”。

1850年前后,京剧在四大徽班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著名演员,时称“老生三鼎甲”。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突出的贡献。

京剧艺术比其它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体系和统一风格,在舞台表演上富于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

一百多年来,京剧著名演员先后辈出,特别是不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形成不同风格的流派,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京剧艺术的珍贵财富。

解放后,京剧艺术取得了巨大成就。整理、改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历史剧,并成功地演出了许多现代题材剧目,为京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京剧艺术代表团还多次出国访问演出,轰动了世界艺坛。

昆曲

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又称“昆山腔”。明代嘉靖时期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诸种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间小曲等多种艺术成分,创造出一种轻柔委婉的“水磨腔”。与选氏同时的剧作家梁辰鱼专为昆山腔编写了《浣纱记》一剧,演出后轰动江南,并迅速流行全国。明末清初,昆曲一度繁荣,在艺术上更加精致完美,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的剧种。至乾隆时期,昆曲艺术被统治阶级所掠夺,内容趋向宫廷化,以致脱离人民群众而渐衰落,到解放前夕,已濒临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昆曲在剧本.唱词。唱腔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1956年浙江省昆苏剧团赴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贯》,轰动全国。1957年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建立了北方昆曲剧院。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又焕发出艺术的青春。

昆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较高。发音,吐字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昆曲曲调是曲牌体,每出戏由成套曲牌构成。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表演细腻,身段动作和歌唱紧密结合,舞蹈性很强。伴奏乐器主要是笛子,有时也用三弦、笙、唢呐等。

明代中叶,昆曲向北方流传,经许多艺人的努力,将昆曲和北方地区语言相结合,形成了“北昆”;原来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昆曲,则被称为“南昆”。;比昆的演出武戏较多,表现风棚U健豪放;南昆则注重音韵吐字和细腻做工,比较清婉缠绵。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京剧和湘剧、川剧等地方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

评剧

评剧是全国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清末民初,约有七十年的历史。它源于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后来吸收了东北“蹦蹦”的腔调,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称。最初为对口演唱形式,近似东北的“二人转”,后来陆续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击乐.滦州影戏、乐亭大鼓和京剧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变为“奉天落子”,最后成为现在的评剧。成兆才是早期评剧的著名演员和剧作家。他创造了许多新腔,并创作改编了一百余种剧本,对评剧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 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今天盛行的是东路,流行于河北和东三省,在南方也有广大观众。西路评剧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腔调高亢,板头丰富,别具风格。辛革命前后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濒于绝迹。1958经中国评剧院发掘整理,始重现于舞台。《花亭会》就是经过整理并由青年演员继承下来的一出好戏。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初名“直隶梆子”,后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始改今名。它渊源于陕西秦腔的梆子系统。大约在清代中叶以后,由山西蒲州梆子流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清末曾在北京盛极一时。后来梆子和皮黄曾同台演出,互相交流、吸收,使梆子在艺术上日趋完整。北京的直隶梆子吸收皮黄精华之后,又称“京梆子”。辛亥革命后,许多出色的梆子女演员不断涌现,给梆子剧种带来了新生面,使其唱腔音乐发生了较大变化。

河北梆子流行时,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尤其是在河北中、北部及京、津地区最为群众喜闻乐见。河北梆子的唱腔高亢激昂、刚劲挺拔,主要有慢板、二六、流水、尖板、哭板、反调等板式,还有近百支用于舞台伴奏的曲牌。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河北梆子在河北一带农村得到广泛发展。但在国民党统治的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则日渐衰落。解放后,河北梆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对过分喧噪的锣鼓、梆子进行了革新,创造了新的唱腔,使其在慷慨雄壮之中兼有柔和悦耳、优美动听的特色。

老调

老调,又名“老调梆子”,河北省地方剧种之一。约产生于明朝末年。它长期流传在民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唱腔朴实、激越、刚健,有头板、二板、安板、起板、拨子板、送板、留板、哭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笛子、笙、二胡、三弦等。流行地区以河北保定为中心,分东路(高阳、安新一带)、西路(保定西部地区)、南路(石家庄一带)。各路唱腔无甚大区别,只是落腔有所不同。老调表演形式完整,行当齐全,传统剧目较为丰富。《潘杨讼》是较有影响的剧目,已拍摄成戏曲影片。

丝弦戏

丝弦戏是河北省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它是北曲“弦索调”的一个支脉,古名叫“弦索腔”。丝弦戏原来没有女演员,男女角色都由男演员扮演,形成了唱腔真假声交替运用的特点。丝弦的伴奏乐器,长期沿用两把柳琴与两把三弦,清咸丰年间,因与老调梆子经常同台演出,主要伴奏乐器改用了老调的中音板胡,其它乐器也有增减。在发展过程中,又受昆曲、河北梆子、京剧不同程度的影响。它流行于河北省中南部的广大农村,及山西部分地区。丝弦的唱腔既高亢又宛转,以板腔为主,分越调与管调两个系统,又各有多种板式。解放前夕,丝弦仅存一两个专业班社。解放后,丝弦有了较大发展,并有女演员参加演出,丝弦的优秀传统剧目《空印盒》曾搬上了银幕。

平调

平调是河北省的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冀南武安县一带,也 称“武安平调”。流行于冀南、豫北和晋东南广大地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平调的产生,据传始于明末清初,由武安艺人汲取了豫j[淮调的特长,结合武安民间音乐、舞蹈演变而成。

平调属于“梆子戢”,行当齐全,善演历史戏。它的唱腔属板腔体,结构 较完整,旋律优美,长于抒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栽板、垛板、悲板等近二十个板头。音乐伴奏有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百余个。从前,伴奏乐器主要有二弦,轧琴等;;解放后又增加了笙、笛、板胡等。在表演上具有活泼、粗犷、激昂,豪放的风格特点。其代表性剧目有《三进帐》、《铡陈士美》、《金钟记》等。

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因以唐山地区乐亭、滦县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抗日战争以前常在农闲聚众演出,征上述地区的乡镇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唱腔音乐尤为群众所喜爱。

唐山皮影的唱腔是从一种纯说唱形式的“大福影”演变而来的,它是一种男女分腔的,有着多种腔调(如平调、花凋,阳韵平调、河东调.滦河调,吟腔),·多种板式(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紧二性,三性、流水)的板腔体。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由于前辈艺人的发展创造,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以前是一把小三弦,后来逐渐被四胡所代替。

北京曲剧

北京曲剧是解放后在单弦等曲艺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新剧种。单弦是北京广泛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用第三人称说唱故事过去有时用两个以上演员化装演唱,便叫彩唱牌子曲。今天的曲剧就是脱胎于牌子曲的戏曲形式。1950年曲艺演员魏喜奎等人首先演出了《新探亲》叫做新曲艺,以后改称曲剧,陆续演出了《柳树井》、《罗汉钱》、《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等剧目。

北京曲剧的曲调种类很多,生动活泼,并且念字清楚,易于表现现代生活。

二人台

二人台是内蒙西部地区最为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并广泛流传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一带。;最初只有两个演员在舞台上演唱故名“二人台”。它是在当地小曲“丝玄坐腔”的基础上,吸收了“社火”歌舞及蒙族民歌演变而成。有近百年的历史。二人台的剧目内容多为生活小戏。二人台音乐有 浓厚的地方色彩,所采用的曲调是从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音阶跳动大,滑音,装饰音多,具有悠扬、开阔、粗犷的风格。伴奏乐器有笛子;四胡;扬琴、三弦等,用“四块瓦”(竹制乐器)击打节奏.

解放前,二人台曾受反动统治的摧残。解放后在剧本,表演、音乐方面作了一系列改革,演出形式和表演内容都有很大的改进。

吉剧

吉剧,是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其它民间艺术和借鉴其它地方戏曲的长处,融合提炼,于1959年诞生的.流行于吉林省:

吉剧的唱腔音乐,包括“柳 调”和 “咳调”两大类,各有一套曲牌。这些曲牌是“二人转”音乐中有代表性,而且适于戏曲化的部分。它被吸收到吉剧中后,按照“板腔体”戏曲音乐的规律,形成了三节板、正板。快正板.抢板,行板、散板、流水板等多种形式。主要伴奏乐器是;板胡和唢呐。吉剧的表演,继承了二人转唱,扮、舞、说,绝(手绢、扇子等绝活)等五功,并吸收了其它剧种的表演特长,而发展形成独特的风格。经过整理,恢复上演的《包公赔情》和《燕青卖线》等剧,展现了吉剧的表演风格和艺术成就。

晋剧

晋剧又称“山西中路梆子”、“太原梆子”,解放后定名晋剧,是山西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和蒲州梆子,北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流传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以及内蒙、陕北等广大地区.晋剧是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在晋中秧歌的基础上,吸收蒲剧、昆曲、河北梆子等剧种的音乐成份,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逐步发展并盛行起来的。它的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而又圆润工细。经常用大没唱词来表现戏剧情节,用对唱代替对白。在板类上,主要有四股眼.夹板、二性、流水,以及用来表现激昂情绪的介板和表现悲痛的对白。它的每个行当各有不同唱法;唱腔变化多端;丰富多彩。晋剧的许多技巧表演,如翎子功,鞭子功,梢子功(甩发)也是很驰名的。

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一带,不少艺人曾演出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为抗日战争服务。解放后,·晋剧出现了《打金枝》,《蝴蝶杯》、《刘胡兰》等许多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

蒲剧

蒲剧因其发源地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而得名、又称“南路梆子”、“蒲州梆子”。晋南群众又称之为“乱弹”。它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中最古老的一个剧种。山西、河北,河南几省的梆子戏,都曾受它的影响。蒲剧是晋南人民喜爱的剧种,在豫西、陕东、·甘肃、宁夏,带也有广大群众基础。追溯源流,它是由“铙鼓杂戏”演变而来,至明嘉靖年间已基本形成,分为西路和南路:南路较文雅,细腻;西路则火爆,豪放。蒲剧的音乐高昂、强烈,音节跳动性大,调活泼,感染力很强。它的,吕腔板类繁多,有慢板.、二性、流水、间板、滚白等多种。在表演上夸张性很强,有“耍翎子”,“耍帽翅”等多种特技。

解放前,这个剧种受到统治阶级的鄙视和摧残,戏班四散,艺人转业谋生,已陷入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经过挖掘整理和革新创造,蒲剧艺术得到恢复和发展。《窦娥冤》一剧曾拍成**,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流行于晋北、内蒙及冀西北一带地区。渊源于蒲州梆子,清同治、光绪年间即已盛:七七事变后,由于日寇摧残,班社解散,艺人改业,几乎濒于绝灭,迄至一九五四年山西第一届戏曲会演才重新恢复起来。

北路梆子的唱腔、曲调,念白均同蒲剧相近,但音凋更为高亢,富有塞外山野味。特别它的“弯调(即花腔)”,唱起来千变万化,婉转动听。唱腔板式主要有:慢板,夹板、二性,三性、垛板、流水、箭板,滚白等。北路梆子擅长大段的演唱,每句基本遵循弱起强落”的规律,但由于按字行腔和依情演唱,听来变化多姿,绝不单调。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也叫“ 晋东南梆子”、“上党宫调”,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相传明末起源于泽州(今晋城)一带,流行于山西东南部地区。“上党”一词,是因晋东南为古“上党郡”而得名。

上党梆子的表演,无论台步、身段都具有咀犷、古朴的艺术特色。唱腔高亢、活泼,曲牌相当丰富,特别是“花腔”一类曲凋,优美动听,独具格调。除梆子腔调外,过去也兼演一部分罗罗腔,昆腔口皮黄的剧目。

秦腔

秦腔是西北地区主要的地方戏曲之一,它是在陕西关中地区生长起来的。周代以来,关中地区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秦腔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剧种,大约于明代在陕、甘一带的民歌基础上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的影响。清初,得到蓬勃发展,广泛流传到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秦腔在发展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演变为三路: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西路秦腔,又称西府秦腔;中路秦腔,又称西安梆子。秦腔本来是陕西各路梆子的总称,后来习惯地指西安秦腔。它兼有各路秦腔之长处,流传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一带。

秦腔创造了我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成为梆子腔(乱弹)系统中的代表剧种。现在北方几省的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很不相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

秦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在曲调上有“欢音”和“苦音”之分;在板式上主要有慢板、尖板、滚板、摇板、代板等五种,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在表演上,朴实热烈,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很浓,并有喷火,跌扑、耍髯口等多种特技。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地区一些秦腔剧团进行了戏曲改革工作,曾创作演出过《穷人恨》、《血泪仇》等现代剧目,深受抗日军民欢迎。解放后上演的《三滴血》,:赵氏孤儿》《红梅阁》等经过改编的传统剧目,展现了秦腔

艺术发展的新成就

鄂剧

鄂剧也叫“曲子”、“迷胡子”是西北人民喜爱的戏油形式之一。它流行于陕西各地以及山西.甘肃、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由

郡县、鄂县的山歌、小调、童谣等发展而成。清代中叶已在舞台上演出.在发展过程中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多发挥小曲子的长处,活泼明快,健康优美。西略则重大曲’,曲调优雅、悲壮,唱时比较缓慢。中路则介乎二者之间,唱法上受秦腔影响较大,听起来高昂悲壮。

郡鄂的曲牌非常丰富,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之说。伴奏上,在“地摊子”演唱时比较简单,只有三弦、板胡、星子及四块瓦(四片竹板制成之节奏乐器)等。搬上舞台以后,吸收了秦腔等剧种的打击乐,加进了二胡等弦乐,使乐队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十二把镰刀》等新歌剧,就采用了郧鄂的曲调。

碗碗腔

碗碗腔,原为流行于陕西省东部一带的皮影戏。由于乐器中有小铜碗,配合月琴,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因而得名。它虽是地方小戏,但形式完整,行当齐全,并具有悠扬清丽的音乐和生动感人的唱词。它的剧目大都是本戏,折子戏很少。碗碗腔在音乐上吸收了秦腔、蒲剧、郧鄂,晋剧等曲调因素,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唱腔。主要板式有:头回南路、二回南路、东路腔.紧板,滚板、扬句子、花花腔、西厢调等。伴奏乐器以月琴、硬弦、二胡为主,运用起来非常和谐,而且极富变化。1956年在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舞台剧,流传于陕东.晋南,晋中一带,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陇剧

陇剧是建国后在陇东道情的音乐唱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年轻剧种.陇东道情是流行于甘肃东部环县,庆阳一带的皮影戏。它在造型。表演(皮影操作),特别是音乐上,都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深为群众所喜爱.解放前,它遭受反动统治阶级的摧残,艺术上得不到发展。解放后,经过挖掘和整理,于1958年搬上舞台。1959年成立了专业剧团,并正式定名为“陇剧”.以后,先后排演了很多大小型历史剧和现代剧。其中大型历史剧《枫洛池》,受到观众的好评。

陇剧音乐旋律开阔、优美,节奏自由明快。它的唱腔有“慢板”、“飞板”、“新板”。“滚白”等多种,并有“伤音”“花音”之分。其中“簧”(即唱腔中的拖腔)和“嘛簧”(即唱腔中帮腔)的运用,形成了陇剧音乐的独特风格, 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有四胡,海笛等。

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及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等部分地区,是由明代流入的案腔、蒲州梆子同河南当地民间戏曲结合而形成的。由于长期在农村演出,带有 浓厚的乡土气息,唱工多,口白少,长于表达多种多样的感情,表演风格朴实清新,深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

现在的豫剧主要分“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个流派。豫东:凋以商丘,开封为中心,演唱用假嗓,声音高亢,多用花腔,较为活泼轻快,又称“上五音”“祥符调”和“沙河调”是其支派。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演唱用真嗓,曲凋低回婉转,尾音低落;又称“下五音”。腔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飞板、栽板、滚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瓢胡,月琴,横笛、梆子等。文武场曲牌有几百种之多。流传的传统剧目达四百余出。解放后,豫剧在演出现代剧方面曾取得很大成功,《刘胡兰》,《朝阳沟》、《李双双》、《人欢马叫》等都受到群众广泛的欢迎。豫剧现巳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

越调

越调,河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和湖北北部地区。它是在元,明时期流行于民间的弦索的基础上,受到秦腔、汉剧的影响,至明末清初时形成的。

越调的音乐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之说。伴奏乐器以四股弦为主,兼用卧笛、月琴、三弦等。过去它以善演悲剧著称,解放以来,由于音乐的革新和剧目的变化,在表演喜剧上已有可喜的成就。现在河南流行的越调分两个流派。一是南阳地区的越调,它保持着大越调的特色,唱的节奏较慢,慢板第三个字要用假嗓拉后腔,唱腔用的曲牌较多。另—是豫南,豫东的

越调,近几十年来,尤其是解放以后;有了较大革新,不再用假嗓拉后腔,所唱的节奏比较快,适于表演现代人民的生活。

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又名“河南曲子”,是河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它是在民间说唱音乐——鼓子曲均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它的曲牌大多是明,清以来流行于中原的民歌,俗曲。演唱时以三弦、琵琶,古筝等弹拨乐器伴奏;曲调委婉动听,但缠绵曲折有余,跳荡激越不足,为着适应群众新的欣赏需要,一些轻快活泼易于上口的曲牌,开始在洛阳一带的鼓子曲中演变分化出来,以踩“高跷”演“故事”的形式演唱了一些生活小戏,音乐伴奏也变为以音量较大的坠胡为主,人们称这种曲子为“小报曲子”。原有的鼓子曲仍流行于南阳一带,称为“大调曲子”这种改革是从说唱过渡为戏曲的一个重要转折,到1926年前后便正式在舞台演出。

解放后,曲剧音乐唱腔有了很大发展,其中有些腔调已打破了原曲牌音乐的局限,逐渐接近板腔音乐,克服了不善大段宣叙的缺陷,。同时又对 原有的曲调加以丰富变化,从而增强了表现力。

吕剧

吕剧过去称为“上装洋琴”或“洋琴戏”,是在山东琴书(坐腔洋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剧种。清末,广饶县的琴书艺人时殿元、 谭秉伦等将“坐腔洋琴”里的节目化装上演,受到群众欢迎。这时,化装演 员要同时演奏乐器,后来,.伴奏和演唱分开,发展成为“洋琴戏”。它的流行地区不断扩大,逐渐遍及山东省各县市,在农村,尤为妇女群众所喜爱。

吕剧的传统剧目除部分本戏外,多系以民间传说及家庭故事为题材的小戏。吕剧的唱腔较为简单,朴实,平易近人,它的曲调主要有“四平腔”和“二板”两种,演唱时由演员根据剧情自由运用,长于抒情和表现现代生活。解放后,成立了专门机构,重点对吕剧进行了整理,研究,创作演出了《李二嫂改嫁》等具有影响的剧目。在音乐上,吸收了北方其它梆子剧种的音乐特色,创作出了一些新的曲调,充实了吕剧音乐的表现能力。吕剧已经发展成为较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

柳子戏

柳子戏,又称“弦子戏”,是山东的一个古老剧种。明末清初时由河南.山东一带流行的“黄莺儿”、“山坡羊”等弦索小曲发展而成;后来又吸收了更为通俗的七字句说唱一一“柳子调”,便以“柳子戏”命名。它是皮黄剧泄未盛:行以前,——般所说的我国“南昆、北戈、东柳、西梆”四大声腔之一。柳子戏流行于山东,江苏,河南三省交界的地区。

柳子戏的传统剧目大部分用俗曲演唱,还包括了一部分离腔、青阳,昆曲,乱弹、罗罗,娃娃、微调剧目及唱腔。曲调曲折委婉、优美动听,有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四种。曲牌二百余支。伴奏乐器为三弦、笙,笛。柳子戏在表演艺术上,有深厚的基础和独特的风格,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粗犷细腻兼而有之。

柳子戏在解放前备受摧残,近于湮没。建国后,成立了山东省柳子剧团,使这个剧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该团整理了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其中《孙安动本》一剧获得人们的赞许。

黄梅戏

黄悔戏是安徽省的地方剧种,源于湖北省黄悔县的“采茶调”。“采茶调”在鄂、皖,赣三省毗邻地区广泛流行,与当地民间流行的舞蹈、曲艺相结合,逐渐形成为民间小戏,安徽人称它为“黄梅调”,解放后改秤黄悔戏,

黄梅戏早期多演出“两小戏”(小丑,小旦)和“三小戏”(加上小生)。后来受“高腔”影响,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清道光以后,黄梅戏流入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曾与徽剧同台演出,深受徽剧的影响;此外,还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得到再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解放后,黄梅戏发展很快,受到各地观众的欢迎。

黄梅戏曲调丰富,共有一百多种,如“评词”,“二行”、“三行”.“火攻”,“彩腔”、“仙腔”等。黄梅戏用安庆地区的语言演唱,加之唱时一律用本嗓儿,所以使人感到语言易懂,字音清晰。

庐剧

庐剧原名“倒七戏”,是以大别山地区的民歌和淮河沿岸的民间舞蹈为基础发展而成的,约有二百年的历史。1955年改名为庐剧。在发展过程中受过徽剧、京剧的影响。现在是安徽地区广泛流行的一个剧种。由于流行地区不同,又形成了几个不同流派:西路流行在六安。霍山一带,唱腔比较高亢、粗犷;南路流行在芜湖、南陵一带,唱腔比较细腻、柔和;中路流行在合肥、巢县,唱腔兼有西路、南路的艺术特色。

庐剧在长期流行中,曾不断向安徽民间曲艺(如“锣鼓书”)。戏曲(如“目莲戏”、“徽剧”)等艺术形式吸收养分,形成了较为丰富的音乐唱腔+曲调有一百多种,主要分“花腔”和“主调”。“主调”又根据不同行当有不同特点,有“老生调”,“寒调”等区别。在剧目和表演艺术方面,也十分丰富多采。

(泗州戏) 泗州戏,俗称“拉魂腔”,是安徽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淮河两岸。它与山东。江苏的柳琴戏同出一源,在安徽流传时间很长,并有所丰富发展。最初是以说唱形式出现,常年用“唱门子”、“地摊子”等形式在农村流动演出,后吸收花鼓灯的舞蹈丰富其表演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泗州戏,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泗州戏的唱与白结合得非常紧,唱腔富于变化+婉转动人。它以表演劳动人民生活小戏见长,如《拾棉花》,《走娘家》等都是有影响的剧目。

汉剧

汉剧,旧名“楚调”,也称“汉调”。辛亥革命前后改称汉剧。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而演变出来的西皮为/div>

中国的戏曲剧种有多少种?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再加上审美习惯、表达方式、方言不同等许多条件,中国戏曲在全国各地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形式,这就是众多的戏曲剧种。

据统计,中国的地方戏剧种有360多种,也就是说,你一天看一个戏曲剧种不休息,可以用一年的时间把中国戏曲剧种看全。

历史的前进,时代的变更,使一些戏曲剧种消弱甚至消失,也使一些剧种新生、壮大。为了让朋友们对中国戏曲剧种的现状有个大致的了解,我们以戏曲的发源或流行省区划分,对现存中国戏曲剧种做个概略的介绍。

北京市:京剧 北方昆曲 西路评剧 北京曲剧

河北省:河北梆子 评剧 丝弦 老调 哈哈腔 河北乱弹 武安平调 武安落子 西调 蔚县秧歌 隆尧秧歌 定县秧歌 四股弦 唐剧 横岐调 上四调

山西省:蒲州梆子 中路梆子 北路梆子 上党梆子 锣鼓杂戏 耍孩儿 灵邱罗罗 上党皮黄 上党落子 永济道情 洪洞道情 临县道情 晋北道情 襄武秧歌 壶关秧歌 沁源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县秧歌 孝义碗碗腔 曲沃碗碗腔 弦子腔 凤台小戏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大秧歌 二人台 漫瀚剧

辽宁省:海城喇叭戏 辽南影调戏 蒙古剧 彩扮莲花落

吉林省:二人转 吉剧 新城戏 黄龙戏

黑龙江省:龙江剧

陕西省:秦腔 汉调二黄 阿宫腔 合阳跳戏 合阳线腔 眉户腔 陕西碗碗腔 陕西老腔 陕南端公戏 陕西道情 弦板腔 陕南花鼓戏 安康弦子戏

甘肃省:陇剧 高山剧 影子腔 甘南藏戏

青海省:青海藏戏 青海平弦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曲子戏

山东省:山东梆子 枣梆 莱芜梆子 东路梆子 柳子戏 吕剧 茂腔 柳腔 五音戏 柳琴戏 两夹弦 四平调

江苏省:昆曲 淮剧 扬剧 通剧 锡剧 苏剧 淮海戏 丹剧 丁丁腔 海门山歌剧 淮红剧

安徽省:黄梅戏 徽剧 青阳腔 沙河调 岳西高腔 安徽目连戏 安徽傩戏 庐剧 安徽端公戏 泗洲戏 坠子戏 含弓戏 芜湖梨簧戏 文南词 皖南花鼓戏 凤阳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 推剧 嗨字戏 洪山戏

上海市:沪剧 滑稽戏 奉贤山歌剧

浙江省:越剧 婺剧 绍剧 新昌高腔 宁海平调 松阳高腔 醒感戏 温州昆曲 金华昆腔戏 黄岩乱弹 诸暨乱弹 瓯剧 和剧 杭剧 甬剧 湖剧 姚剧 睦剧

江西省:赣剧 弋阳腔 盱河戏 东河戏 宁河戏 瑞河戏 宜黄戏 南昌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 萍乡采茶戏 万载花灯戏 抚州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 宁都采茶戏 赣东采茶戏 九江采茶戏 景德镇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 高安采茶戏

福建省:莆仙戏 梨园戏 高甲戏 平讲戏 闽剧 庶民戏 词明戏 大腔戏 闽西汉剧 北路戏 梅林戏 右词南剑调 小腔戏 三角戏 闽西采茶戏 南词戏 闽西山歌戏 芗剧 打城戏 竹马戏 游春戏 肩膀戏

台湾省:歌仔戏

广东省:粤剧 潮剧 正字戏 白字戏 广东汉剧 西秦戏 花朝戏粤北采茶戏 乐昌花鼓戏 雷剧 粤西白戏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剧 邕剧 丝弦戏 广西师公戏 彩调 牛娘剧 桂南采茶戏 壮剧 苗戏 侗戏

海南省:琼剧 临剧

湖南省:湘剧 祁剧 常德汉剧 衡阳湘剧 巴陵戏 辰河戏 湘昆 长沙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 湘西花灯戏 湘西阳戏 衡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 零陵花鼓戏 师道戏 湘西苗戏 新晃侗族傩戏

湖北省:汉剧 荆河戏 南剧 湖北越调 山二黄 湖北高腔 楚剧 东路花鼓戏 黄梅采茶戏 阳新采茶戏 远安花鼓戏 襄阳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 梁山调 郧阳花鼓戏 随县花鼓戏 堂戏 文曲戏 鄂西柳子戏

河南省:豫剧 河南越调 南阳梆子 大平调 怀梆 大弦戏 罗戏 卷戏 河南曲剧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戏 乐腔 五调腔

四川省:川剧 四川灯戏 四川曲艺剧 秀山花灯戏

云南省:滇剧 云南花灯戏 昆明曲剧 关索剧 傣剧 白剧 彝剧 云南壮剧

贵州省:黔剧 贵州本地梆子 贵州花灯剧 贵州侗戏 贵州布依戏 贵州苗戏 安顺地戏

西藏自治区:藏戏

以上,罗列了273个还在流行的中国戏曲剧种,这些剧种各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各自有独特的代表剧目,各自有才华出众的表演艺术家。假如把各个剧种的艺术家、代表剧目再罗列出来,那真够您看一阵子的了。

简单地说,无论是从质量上看还是从数量上看,中国戏曲都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对这一点,无论是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国,人们是没有争议的。

另外,在前述的二百多个戏曲剧种中,近半个世纪以来,流布最广泛,观众群最多的有五个剧种,即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被称为“五大剧种”。

单纯雨整理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扳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戏曲家: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

可以吗??

戏曲基础知识

戏曲虚拟 指用艺术的虚来表现生活的实的过程,是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它利用舞台的假定性,灵活处理时间、空间。在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上,力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如以划桨虚拟行船,以摸索虚拟夜晚,以更声表示时间变化等。对自然环境、物体、人物、自然现象等,同样采取虚拟的手法,借助观众的联想来完成艺术创造。戏曲节奏 戏曲术语。是使唱念打诸般艺术手段统一的共同要素。由戏曲形体动作节奏和音乐节奏两部分组成,二者相辅相成。戏曲的唱念、表演、舞蹈、武打等都有很强的节奏性。它能帮助表现人物情绪、点染戏剧色彩,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 戏曲程式 戏曲表演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艺术及技术上的格律和规范。它把生活中的语言和动作提炼加工,使唱、念、做、打和音乐伴奏、化妆、服装等都形成规范化的表演法式,使生活的形态音乐化、舞蹈化、规范化。如表演中的关门、行船、跑马等,都有基本固定的格式。它比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更富有表现力,更具形式美,程式又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所丰富、变化和发展。 压轴 一台折子戏演出中倒数第二个剧目。因最后一个剧目称大轴得名。 串 演戏俗称“串戏”,因脚色须连贯成队故称串。一说串字来源于“爨”字,因旧时也以“爨”或“爨弄”泛称演剧。 反串 指艺人扮演原所属行当外的角色。如旦行演员演生行或武生等。 客串 非职业演员参加戏班演出称客串。 票友 旧时对戏曲、曲艺的非职业演员、乐师的通称。相传清代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不取报酬,为清廷宣传,后就把非职业演员称为票友。 优伶 古代以歌唱、舞蹈、滑稽、杂技表演为业的艺人之统称。一般认为以表演戏谑为主的称“俳优”,以表演乐舞为主的称“倡优”。演奏音乐的艺人称“伶人”。宋元以来,常称戏曲演员作优伶。 行当 传统戏曲角色的类别。近代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总分行方法。每个行当中各有若干分支,如生又分为老生、小生等。各剧种在分支的层次和名目上又有繁简之别。 生 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演男性人物。生行初见于宋元南戏,后除元杂剧外,历代都有,一般扮演青壮年男子,是剧中主要人物。随着艺术的发展,生行又据所扮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划分为许多专行,如老生、小生、武生等。 旦 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扮演女性人物。旦的名目初见于宋代歌舞,宋杂剧已有装旦,后历代都有这行脚色,又大都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划分为许多专行,如正旦、花旦、贴旦、闺旦、武旦、老旦、彩旦等。 净 俗称“花脸”、“花面”。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一般认为是杂剧和金院本的副净演变而来。面部化妆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动作大开大阖,大都扮演性格刚烈或粗鲁险的男性人物。按扮演人物性格、身份及其艺术特点,又划分为许多专行,如京剧的正净、副净、武净等。 末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宋杂剧中有副末。元杂剧的正末是同正旦并重的两个主要角色。明清时,成为独立行当,常扮社会地位比生扮的人物低,表演上唱做并重的中年以上男子。近代多数剧种末已并入老生行。 丑 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而俗称“小花脸”。又与净脚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而俗称“三花脸”。宋元南戏已有丑脚。可表现幽默、机智的人物,也可表现灵魂丑恶、诈卑鄙的人物。按扮演人物身份、性格和技术特点,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 龙套 也叫“文堂”、“流行”。扮演剧中士兵、夫役等侍从人员,因身着特殊形式的龙套衣得名,一般以四人为一堂。舞台上用一堂或两堂龙套,以表人员众多,起烘托声势作用。 四功五法 戏曲演员唱、念、做、打4种艺术手段和口、手、眼、身、步5种技术方法的合称,为戏曲演员的基本功。 唱念做打 戏曲表演的4种艺术手段。指唱功、念白、做工、武打,习称“四功”。是戏曲演员的4种基本功夫。 声腔 指戏曲以演唱的腔调来区分不同品种。某些戏曲剧种或剧种的腔调在音乐或演唱方法上具有较多共同性被称为一种声腔,或归为一个声腔系统。 板眼 戏曲音乐名词。奏乐或唱曲时,每一小节,强拍以板敲,称“板”;弱拍或次强拍则以鼓点击,称“眼”,合称板眼。分别称为三眼板(四拍子),一眼板(二拍子),有板无眼(一拍子或称流水板),无板无眼(散板)等。 自报家门 戏曲中介绍人物的一种传统手法,剧中主要人物第一次上场时用引子、定场诗、定场白等作自我介绍,包括姓名、籍贯、身世和剧中规定情境等。 起霸 戏曲表演程式。传说因首先用于明代传奇《千金记•起霸》一出而得名。通过一套连续的舞蹈动作,表现古代将士出征上阵前整盔束甲的情景。全套的称整霸或全霸,大都用于剧中主要人物。半套的称半霸。两个人同时起霸称双起霸。 亮相 戏曲表演程式。剧中人在上下场或一节舞蹈结束时的短暂停顿中所做的塑像式姿式。有单人、双人或多人各种形式。用以突出显示人物的精神状态。 趟马 戏曲表演程式动作。通过成套的连续的舞蹈动作,配合快速的锣鼓节奏,表现策马疾行的姿态。有单人趟马、双人趟马、多人趟马等多种。 打出手 戏曲武打中的特技。简称“出手”。一个主要脚色手足并用同敌对数人相互接、踢、抛、掷武器,用2杆至8杆枪不等,形成惊险复杂的战斗场面。常用于神怪斗法的武旦戏。有时也用于乱军中抢夺武器的情节。 脸谱 戏曲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谱式。是从唐代乐舞“代面”面具逐渐演变而来。演员面部勾画各种颜色、图案,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对人物的褒贬。主要用于净、丑角。 行头 广义泛指演戏用的道具、服装。狭义只代表戏装。一般不分朝代、地域和季节,只按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进行妆饰。 翎子 戏曲中演员盔帽上的两根五六尺长的雉鸡尾制饰物。插翎子多为英武、勇猛、强悍或暴戾人物。目的在于加强表演的舞蹈性,表现人物感情。使用翎子的舞蹈称为“翎子功”。 髯口 又称“口面”。戏曲演员所挂的假须,用牦牛毛或人发做成。按剧中人年龄分黑、黪(灰)、白三种,个别形貌怪异或性格暴烈的人物则戴红髯、紫髯等。根据不同身分和人物性格,髯口式样分为多种。 水袖 戏曲服装中的蟒、褶子、帔等袖端所缀一尺上下的白绸。以其甩动时形似水波纹而名。水袖技术是戏曲表演基本功之一。演员可利用它表现人物的性格、感情和增加形象美。 靠 戏曲服装。剧中古代武将的铠甲。身分前后两块,满绣鱼鳞纹。腹部称“靠肚”。护腿两块称“靠牌子”。背后插三角形小旗,称“靠旗”。不用靠旗的称“软靠”。女将穿的“女靠”,身下缀数十根彩色飘带,内穿衬裙。 盔头 传统戏曲中剧中人所戴冠帽的通称。主要指帅盔、草盔、凤冠等硬质冠帽,也包括鸭尾巾,罗帽等软质帽巾。按人物身份的不同分别使用。大都着重装饰性。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越调、河南坠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戏曲种类介绍: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 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是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现流行于河南、四川、陕西、台湾、新疆、湖北、北京、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都有专业豫剧团。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宇宙锋》、《梵王宫》、《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戏曲的特色:

概述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汉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唱,指唱腔技法,讲就“字正腔圆”;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要求严格,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这四种表演技法有时相互衔接,有时相互交叉,构成方式视剧情需要而定,但都统一为综合整体,体现出和谐之美,充满着音乐精神(节奏感)。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16]

程式性

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此中凝聚着古往今来艺术家们的心血,它又成为新一代演员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起点,因而戏曲表演艺术才得以代代相传。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除了表演程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当行、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优秀的艺术家能够突破程式的某些局限,创造出自己具有个性化的规范艺术。程式是一种美的典范。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虚拟性

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中国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这就突破了西方歌剧的“三一律”与“第四堵墙”的局限。其次是在具体的舞台气氛调度和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诸如刮风下雨,船行马步,穿针引线,等等,更集中、更鲜明地体现出戏曲虚拟性特色。戏曲脸谱也是一种虚拟方式。中国戏曲的虚拟性,既是戏曲舞台简陋、舞美技术落后的局限性带来的结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追求神似、以形写神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积淀的产物。这是一种美的创造。它极大地解放了作家、舞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使戏曲的审美价值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戏曲(traditional opera)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释义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末、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角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念、做、打等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其中,京剧(Beijing Opera)是我国的国粹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编辑本段]戏曲的三大艺术特色

综合性、虚拟性、程序性——

(一)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唱,指唱腔技法,讲求“字正腔圆”;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要求严格,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这四种表演技法有时相互衔接,有时相互交叉,构成方式视剧情需要而定,但都统一为综合整体,体现出和谐之美,充满着音乐精神(节奏感)。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

(二)虚拟性 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中国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这就突破了西方戏剧的“三一律”与“第四堵墙”的局限。其次是在具体的舞台气氛调度和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诸如刮风下雨,船行马步,穿针引线,等等,更集中、更鲜明地体现出戏曲虚拟性特色。戏曲脸谱也是一种虚拟方式。中国戏曲的虚拟性,既是戏曲舞台简陋、舞美技术落后的局限性带来的结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追求神似、以形写神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积淀的产物。这时一种美的创造。它极大地解放了作家、舞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使戏曲的审美价值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三)程序性 程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此中凝聚着古往今来艺术家们的心血,它又成为新一代演员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起点,因而戏曲表演艺术才得以代代相传。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除了表演程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优秀的艺术家能够突破程式的某些局限,创造出自己具有个性化的规范艺术。程式是一种美的典范。

[编辑本段]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起源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祭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五)明清——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可惜早期南戏的本子保留下来的极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戏才开始兴盛,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一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放射着它那艺术的光辉。

元杂剧

元杂剧是在民间戏曲肥沃土壤上,继承和发展前代各种文学艺术的成就,经过教坊、行院、伶人、乐师及“书会”人才的共同努力,而改进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在形上,元杂剧用北曲四大套数安排故事情节,不连贯处,则用楔子结合,形成了一本四折一楔的通常格式(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独有的长篇,共写了五本二十一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结尾用两句、四句或八句诗句概括全剧的内容,叫“题目正名”。每折包括曲词、说白(宾白)和科(科泛)三部分。曲词是按导师情需要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也叫曲文、唱词或歌词。其作用是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全部曲词都押同一韵脚。说白是用说话形式表达剧情或交代人物关系的一种艺术手段,分对白(角色之间的对话)、独白(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感情和愿望的话)和旁白(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等。科是动作、表情等。一本剧通常由正末或正旦一人来唱,其它脚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角色:

末:男角。元杂剧中的正末是剧中的男性主角。

旦:扮演女性人物。正旦(剧中女主角)、小旦、搽旦,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净:俗称“花脸”“花面”,大都扮演性格或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人物。如《窦娥冤》中的公人(官府差役)即属净。

丑:扮演喜剧的角色,又称“三花脸”或“小花脸”多扮演性格诙谐的人物,有文丑和武丑之分。

外:元杂剧中有外末、外旦、外净等,是末、旦、净等行当的次要角色。监斩官——外末。

杂:又称“杂当”。扮演老妇人的角色名。如:蔡婆婆。

传说

相传,清朝初年的北京有四大剧种,即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据嘉庆八年的记载:“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笙磬同音,歌舞升平,伶工荟萃,莫感于京华。”也说明了当时这一历史盛况。其中所谓南昆即流行于江南昆山一带的昆山腔;北弋指南戏与北曲结合,产生于江西弋阳地区的弋阳腔,即流传到北方形成的高腔,也就是当时盛行于京城的京腔;东柳即流行于山东的柳子腔;西梆自然是我国西北广为流传的梆子腔,也就是秦腔。说明了东西南北四方艺人汇集北京的盛况。

从当前来看,以上四大声腔已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原有范围,有的早已遍及全国许多省份,弋阳腔(即高腔)更是在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河北广为流传,因此有关人士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但是这种历史形成的说法还是客观地反映了历史事实。从当前戏曲剧种的分布来看,昆剧在上海、南京、浙江、湖南还是有相当的观众基础。弋阳腔不但在北方扎根,从乾隆年间,在京师“六大名班,九城轮转”,而且对京剧以及一些北方剧种的形成发挥了重要影响,就是在江南一带的流传也主要是在许多北方语系的地区。柳子腔(包括受其影响的柳琴戏)虽然流行于河南、苏北、冀南、皖北等地,但是它重要的活动还是山东的曲阜、泰安、临沂。秦腔(即山陕梆子)以及由其发展而来的山西、河南、河北等各地的梆子腔尽管至今在北方盛行,然而我们在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看到的秦腔却有着更深厚、更古老的根基和更广泛的观众群,所以说“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说法是有历史根据的。

[编辑本段]全国戏曲的种类

彩调剧 藏剧 潮剧 楚剧 凤阳花鼓戏 广东汉剧 桂剧 汉剧 黄梅戏 徽剧 荆州花鼓戏 柳子戏 吕剧 山东梆子 绍剧 四川曲剧 甬剧 云南花灯 壮剧 越剧 粤剧 越调 豫剧 宜黄戏 扬剧 新疆曲子剧 湘剧 锡剧 婺剧 碗碗腔 天津文明戏 苏剧 曲剧 琼剧 青海平弦戏 秦腔 黔剧 祁剧 蒲剧 莆仙戏 评剧 瓯剧 闽剧 陇剧 龙江剧 辽南戏 昆剧 梨园戏 京剧 晋剧 吉剧 黄龙戏 淮剧 滑稽戏 花儿剧 沪剧 河北梆子 赣剧 二人转 二人台 川剧 北方昆曲 新城戏

[编辑本段]声腔剧种

京剧、豫剧、评剧、越剧、河北梆子、河北乱弹、石家庄丝弦、深泽坠剧、安国老调、保定老调、保定上四调、保定皮影、保定贤寓调、保定碰板调、十不闲莲花落、固义傩戏、海兴南锣、北方昆曲、定州秧歌戏、蔚州梆子、高腔、唐剧、唐山皮影、冀南皮影戏、张家口赛戏、临漳西狄邱落子、西路蹦蹦、莲花落子、河间南辛庄木偶戏、新颖调、涿州横歧调、武安平调、张家口东路二人台、哈哈腔、保定诗赋弦、邢台弦子腔、邢台坠子戏、邢台淮调、邢台西调、肃宁武术戏、怀安软秧歌、肥乡罗戏、四股弦、二黄、二人台、上党二黄、上党梆子、山西梆子、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枣梆子、宛梆、二夹弦、柳子戏、五音戏、川剧、三角戏、义乌腔、弋阳腔、广东汉剧、云南壮剧、云南花灯戏、丹剧、木偶剧、巴陵戏、五音戏、文南词、中路梆子、内蒙大秧歌、凤台小戏、永济道情戏、白剧、白字戏、北昆、北京曲剧、北路梆子、皮黄、皮影戏、龙江剧、龙岩杂戏、东河戏、东路梆子、汉剧、宁河戏、乐平腔、正字戏、四平腔、四股弦、右词南剑调、西皮、西秦腔、西路花鼓、西调、西路评剧、壮剧、壮族沙剧、芗剧、吉剧、吕剧、竹马戏、庐剧、吹腔、乱弹、沪剧、苏剧、甬剧、祁剧、辰河戏、余姚腔、词明戏、含弓戏、阿宫腔、灵邱罗罗腔、河南越调、河南道情、河南曲剧、京腔、青阳腔、青海平弦戏、武安落子、杭剧、扬剧、昆腔、陇剧、茂腔、绍剧、瓯剧、侗戏、宜黄戏、采茶戏、泗州戏、弦索腔、耍孩儿戏、陕西老腔、柳腔、柳琴戏、闽剧、闽西汉剧、南剧、姚剧、临剧、哈哈腔、胡琴腔、荆河戏、浑源罗罗、贵州花灯剧、高腔、高山剧、高拔子、高甲戏、高调梆子、唐剧、桂剧、秦腔、晋剧、邕剧、莆仙戏、海盐腔、海门山歌剧、海城喇叭戏、莱芜梆子、壶关秧歌、淮剧、淮红剧、黄梅戏、黄龙戏、黄孝花鼓、清戏、清音戏、粤剧、婺剧、楚剧、推剧、梨园戏、梆子腔、章丘梆子、铙鼓杂戏、湘剧、湘西苗剧、傣剧、琼剧、丝弦戏、滑稽戏、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蒲剧、蒲州梆子、雷剧、锡剧、滇剧、蒙古剧、碗碗腔、瑞河戏、新疆曲子戏、赛戏、歌仔戏、僮子戏、蔚县秧歌、漫瀚剧、潮剧、徽剧、影子腔、黔剧、襄阳剧、襄武秧歌、藏剧、赣剧、彝剧。

[编辑本段]戏剧名词

九宫、入破、卜儿、十三调、二花脸、刀马旦、人物造型、大曲、大面、大遍、小末、小旦、小戏、小生、小花脸、三部曲、三花脸、三小戏、才人、广播剧、引子、引戏、文场、文工团、文明戏、元曲、元杂剧、云手、云韶府、丑、介、队舞、六幺、幺篇、宫调、水袖、化妆、反串、书会、瓦舍、勾栏、开呵、木大、中州韵、内心独白、手眼身法步、中国戏剧梅花奖、打出马、打背躬、台词、台步、正末、正旦、正剧、正净、四大徽班、四大声腔、四功五法、旦、旦儿、末、末泥、本色、本色表演、出、外、生、加官、龙套、布景、对白、代面、包厢、乐棚、务头、犯调、北曲、立部伎、东海黄公、兰陵王入陈曲、行头、行当、行家、行院、戏文、戏剧、冲末、冲狭、曲破、曲牌、曲谱、老旦、老生、吊毛、传奇、杂当、过曲、集曲、合生、许胡、百戏、优伶、寻幢、压轴戏、地方戏、问题剧、自报家门、花部、花旦、把子、把子功、走边、走索、场、场面、场面高度、巫、串、折、弄、角抵、苍鹘、社火、邦老、孛老、序幕、身段、尾声、抢背、宋杂剧、竹竿子、吴江派、苏中郎、坐部伎、连台本戏、即兴表演、武旦、武丑、武场、武净、武生、武二花、武花脸、板眼、板式、参军、参军戏、定场诗、定场白、俫、净、帔、转踏、法曲、青衣、京白、官衣、话剧、诗剧、掐弹词、性格化、毯子功、油花脸、升平署、宜春院、贴净、贴旦、独白、独幕剧、科班、科泛、科浑、南曲、南戏、南杂剧、南北合套、俗乐、院本、弦索、哑剧、亮相、起霸、圆场、面具、轴子、客串、草台班、闺门旦、活报剧、音响效果、总会先倡、剧场、剧种、剧本、悲剧、悲喜剧、砌、彩排、旁白、帮腔、家门、宾白、钵头、俳优、倡优、临川派、鬼门道、诸宫调、第四堵墙、爱美剧运动、排遍、排演、脚色、脚本、梨园、梨园弟子、副旦、副末、副净、唱腔、唱赚、唱念做打、基本功、街头剧、翎子、盔头、检场、脸谱、彩旦、清唱、菊部、票友、郭秃、象人、教坊、虚拟动作、铜锤花脸、鱼龙曼延、雅部、雅乐、雅乐部、傩、道具、喜剧、黑头、腔调、猴戏、掌记、搽旦、散乐、装孤、傀儡戏、滑稽戏、温州杂剧、程式动作、鼓板、鼓子词、鼓吹部、鼓架部、幕、幕表制、缠令、缠达、韵白、滚调、跳丸、演出本、路歧人、酸、赚、摘遍、锣经、楔子、髦儿戏、潜台词、舞台、舞台灯光、舞台美术、舞台指示、舞台艺术、题目、题目正名、靠、趟马、髯口、褶子、蟒袍、敷演、磕瓜、影戏、燕濯、踏谣娘、霓裳羽衣曲等

[编辑本段]戏曲的“两下锅”

张宝申

近年来,在舞台和电视上,时常出现不同剧种的演员同演一出戏的情况。如:在纪念梅兰芳诞辰百年时,年愈八旬的豫剧名家马金凤与京剧梅派传人梅葆玖曾同台演出过《穆桂英挂帅》;中国京剧院与西藏藏剧团曾合演过《文成公主》。这种演出形式,戏曲界称为“两下锅”。还有多个剧种同台演出的“三下锅”、“四下锅”。在中央电视台的戏曲晚会上,曾有过京剧、豫剧、龙江剧和河北梆子四个剧种的演员合演一台《花木兰》的情况。因其演出形式新奇,引起观众的很大兴趣。

在中国戏曲的历史上,这种“两下锅”的演出形式由来已久,是不同剧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一种重要手段。许多剧种在“两下锅”中,演变出新的剧种。元大都时期的北京是杂剧的一统天下,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众多剧作家和《窦娥冤》、《西厢记》等一批著名的剧作。明永乐年间由南京迁都北京后,在移民潮中,大批南人北上,南曲也随之而来。为适应新的环境,南曲和杂剧实行了“南北合套”的演出。南曲吸收了北曲的优长,形成了新的昆山腔、弋阳腔。而杂剧则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明末清初,昆山腔演变为昆曲,在北京的舞台上占据了主导地位。《长生殿》、《桃花扇》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传演至今。今天的京剧也是二百多年前汉剧与徽剧“两下锅”的产物。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汉剧艺人“两下锅”共同演出,在相互融合中,以徽剧的二簧腔和汉剧的西皮腔为基础,形成了一种新的“皮簧戏”。此后,皮簧戏又从昆曲、梆子腔等剧种中不断吸取营养,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到了清末民初,京剧已发展到成熟阶段,不仅成为京城戏曲舞台的主流,而且开始向全国传播。这一时期,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成的河北梆子(时称秦腔、直隶梆子)和由“蹦蹦戏”发展起来的评剧,都曾与京剧“两下锅”演出。清光绪十七年(1891),著名河北梆子演员、戏曲活动家田际云在其所主持的玉成班中,首开梆子、皮簧同班“两下锅”合演的先例。因其很受观众欢迎,许多班社纷纷效尤。一时间,京城内外,京梆“两下锅”的演出红红火火。许多京剧科班也“梆、簧兼授”。著名京剧科班富连成也“二科生徒几乎无一不习秦腔(梆子)者。即今之马连良氏,亦曾习《取洛阳》之小王子”。在与京剧“两下锅”的演出中,许多河北梆子演员,如:荀慧生、于连泉(小翠花)、赵桐栅(芙蓉草)等,后来都改唱了京剧,成为著名的京剧演员。

评剧形成于清末民初,是由莲花落、蹦蹦戏、平腔梆子戏演变而来的新剧种。在解放前一直行当不全,以“三小”(小生、小旦、小花脸)戏为主,称为“半班戏”。所以,评剧在初期经常与河北梆子、京剧“两合水”或“三大块”联合演出。在与京剧、河北梆子的同台演出中,评剧在音乐、唱腔、剧目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至上世纪30年代,以评剧“四大名旦”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和爱莲君为代表的女演员的出现,使评剧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不仅流行于京津、东北和华北地区,而且还曾到上海及江浙等南方地区演出,影响很大。但因其男演员较弱,仍常与京剧“两下锅”演出。白玉霜在上海就曾与京剧武生演员赵如泉合演过《武松杀嫂》。1945年,新凤霞在青岛,也曾搭周信芳的弟子周麟昆的京剧班,“两下锅”演出过《秦香莲》等戏。

解放后,评剧在改革发展中,健全了生、净行当,丰富了男声唱腔,特别是拥有了魏荣元、马泰、张德福、席宝昆等一批男演员,彻底解决了“半班戏”的问题。而且,创作演出了一批以男演员为主的剧目,受到观众的欢迎。“两下锅”已成为一段历史的记载。

元曲简介 继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但相形之下,元曲的流传绝不及唐诗宋词之广,这是人们对元曲的体式感到陌生缘故,我们在此对其予以简略介绍。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

我国古代音乐把调节器式叫保重宫调。曲的宫调出于隋唐燕乐,以琵琶四弦定为宫、商、角、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宫声的七调叫宫,其他的都调,共得二十八宫调。但在元曲中常用的,只有仙吕宫、南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双调、越调十二种。每一种宫调均有其音律风格,故对于调子的选择,往往有一定的习惯。如王骥德在《曲律》中说:用宫调须称事之悲欢苦乐,如游赏则用仙吕、双调等类;哀怨则有商调、越调等类。以调合情,容易感人。

每一宫调都有不同曲牌。套数则由两支以上周一宫调的不同曲牌联缀而成。宋元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北宋末年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到元末明初较为成熟。也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明清传奇:在南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物指用南曲写成的长篇戏曲剧本。荟萃了南戏和元杂剧的精华。

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的区别

(1)杂剧体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传奇没有楔子,第一出是家门,又叫开场,由副本说明创作意图,介绍剧情概况,它不是剧情的组成部分。开场之后,第二出才是正戏。开场用的是词牌而不是曲牌。(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但不像杂剧那样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而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传奇中不称科而称介;重要人物上场时光唱引子,继以一段定场白,每出戏有下场诗。

(3)杂剧和传奇在音乐上都采取曲牌联套的方式,所不同的是: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传奇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创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例如《哀江南》就就是一套北曲。北曲豪迈雄壮,南曲婉转柔媚,因而传奇与杂剧的音乐风格各异。(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细。杂剧的主角是未、旦,传奇的角色是生、旦。传奇也有末,但不是主角。

总之,传奇与杂剧相比,规模宏大,曲调更丰富,角色分工更细致,形式更自由灵活,因此更便于表现生活。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

1 、始于离者,终于和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河南豫剧

关于豫剧的起源。 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初时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而发展非常迅速。豫剧起源已经很难考证,说法不一。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说一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

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河南省已流行梆子戏。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内容,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于道光年间(1821-1850)河工决口,庙宇冲塌,瓦片无存",可见在道光之前,梆子戏就早已存在。这些记述与艺人间的传说相符。据一些老艺人追忆,他们在1912年前后学艺时,曾听师傅说起河南的"内十处",即祥符(今开封)、杞县、陈留(今并入开封)、尉氏、中牟、通许、仪封、封(今并入兰考)、封丘、阳武(今并入原阳)和"外八处即淮阳、西华、商水、项城、沈丘、太康、扶沟、鹿邑,明清区代即流行"河南讴"。河南梆子在流传过程中,在不同形成祥符调(开封一带)、豫东调(商丘一带)、豫西调(阳一带)、沙河调(漯河一带)等不同风格。

以上就是关于秦腔 对银杯 什么朝代全部的内容,包括:秦腔 对银杯 什么朝代、戏剧的特点、戏剧主要剧种及特点,主要名家,流派,名段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37493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