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是该条进路的防护道岔。比如1/3,就是讲1/3号道岔防护在定位。(1/3)这是说1/3号道岔防护在反位。
列车进站的进路,或出站的进路,都是由道岔的不同开通位置所确定的。因此,在进路入口处须有信号机。进站信号机防护的进路范围为一整条站线,出发信号机防护的进路是应去区间,调车信号机则只是道岔区。当进路上的道岔开通位置符合进路要求,进路的线路空闲,并未安排同一股道的敌对进路,信号机才能开放,显示绿灯或黄灯。
扩展资料:
信号机开放后,进路上的道岔被锁在进路要求的位置;而敌对进路也必须锁闭,同时敌对进路的信号机不开放,显示红灯。
列车驶入进路后,防护这条进路的信号机立即关闭,显示红灯,不允许其他列车再驶入。这种信号机,进路空闲情况和进路道岔的联锁关系,成为保证列车和机车车辆在车站范围内的运行安全,以及有效地利用车站行车设备,提高车站通过能力的重要措施。
道岔是实现股道转换的重要的设备,广泛存在于铁路线路上。
现在,电液控制自动道岔已经取代落后的人工道盆,由于道岔区的接头数量多、曲线复杂,往往是行车安全事故的高发地带。常用的道岔种类有单开道岔、三开道岔、交叉道岔、交分道岔和渡线道岔等。
如今高铁已经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高铁的运行离不开道岔的铺设,我国自2005年开始自主研发高铁道岔,2006年研发出第一条客运专线道岔,可以运行时速高达250km的高铁,到了2007年,我国研发的道岔可以运行的时速来到了350km,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除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客运专线道岔,我国还会使用CN技术系列道岔和CZ技术系列道岔,分别来源于德国和法国的公司。
我国自主研发的客专线系列道岔。2006年我国研发了第一条客专线系列道岔,被称为18号道岔,它的直向通行速度可以达到250km每小时,侧向通行速度为80km每小时,到了2007年,这条18号岔道直向通行速度可以达到350km每小时。紧接着我国又研发建造了42号岔道,他的直向通行速度为350km每小时,侧向通行速度为160km每小时。我国对客专线系列岔道的研发越来越成熟,到了2015年,我国超四分之三的道岔都是使用客专线系列道岔铺设。
CN技术系列道岔。CN技术系列道岔是源于德国的一家公司,他们一共研发铺设了四种类型的道闸,直向行驶速度有250km每小时和350km每小时,侧向行驶速度最高为220km每小时,在我国的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铁路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CZ技术系列道岔CZ技术系列岔道是源于法国的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将技术转让给国内的一家公司,由此打开了中国的市场,CZ技术系列一共研发建设了两种铁路,18号铁路和41号铁路,其中四十一号铁路侧向允许通行的速度有两种,分别是160km每小时和220km每小时。
列车运行过程中如何利用道岔实现安全变轨。列车在大部分运行时间内都是在运行双轨之上,但是在变道时,却要面对错综复杂的轨道,在过去我们都是通过人为的拆卸道岔实行变道,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控制道岔,从而让列车安全的完成变道。列车司机虽然在驾驶室,但是列车的变道却不是他掌控的,他要做的就是查看岔道是否与往常一样,列车是否按照原路线行驶。
我国的高速铁路虽然发展较晚,2005年才开始自主研发道岔,但我国的铁路技术进步却非常快,2006年就自主建造了第一条道岔,到了2006年高速列车的行驶速度就可以达到350km每小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铺设自主研发的客专线系列道岔也越来越多,远超CN技术系列道岔和CZ技术系列道岔。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电脑控制道岔,从而实现安全的变道。
书面解释,道岔常用的位置为定位,不常用的位置为反位,一般领导问或者考试都这么回答。
实际来说一般设置上我们把直股设为定位,曲股设反位。也就是说现在道岔位置列车可以直线开的,一般是定位。
曲线开的,一般为反位。有极少的特例。关键还是看运营时候怎么方便怎么设定。
扩展资料:
常用道岔有1、3闭合为定位,所谓1、3闭合为定位就是当动接点接通1、3排静接点时,此时的道岔为定位;也有2、4闭合为定位,所谓2、4闭合为定位就是当动接点接通2、4排静接点时,此时的道岔为定位。
ZD6道岔:左开1、3右开2、4闭合;ZYJ7道岔刚好想反左开2、4右开1、3闭合。这是因为ZD6道岔的动作杆与动接点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而ZYJ7的运动方向是相同的。
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也是轨道的薄弱环节之一,通常在车站、编组站大量铺设。有了道岔,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即使是单线铁路,铺设道岔,修筑一段大于列车长度的叉线,就可以对开列车。道岔在铁路线路上起到重要作用。
(1)单开道岔有主线和侧线,通过尖轨的动作实现道岔的开通,侧线开通和正线开通由转输机控制。单开道岔是现场使用最多、最典型的道岔类型。
(2)对称道岔是单开道岔的一种特殊型式,整个道岔对称于主线的中线或彻叉角的中分线,列车通过时无直向及侧向之分。
尖轨长度相同时,尖轨作用边和主线方向所成的交角约为单开道岔之半;导曲线半径相等时,对称道岔的长度要比单开道岔短,其它条件相同时,导曲线半径约为单开道岔的两倍;在曲线半径和长度保持不变时,可采用比单开道岔更小号数的辙叉。
(3)三开道岔,又称复式异侧对称道岔,是复式道岔中较常用的一种型式。它相当于两组异侧顺接的单开道岔,但其长度却远比两组单开道岔的长度之和为短。因此,常用于铁路轮渡桥头引线、驱峰编组场以及地形狭窄又有特殊需要的地段。三开道岔由一组转辙器、运行条件较差,非十分困难时,不轻宜采用。
(4)复式交分道岔相当于两组对向铺设的单开道岔,实现不平行股道的交叉,但具有道岔长度短,开通进路多及两个主要行车方向均为直线等优点,因而能节约用地,提高调车能力并改善列车运行条件。交分道岔由菱形交叉、转辙器和连接曲线等部分组成
参考资料:
道岔由转辙部分、连接部分、辙叉部分、其它部分组成。转辙部分:转辙部分主要由转辙器、尖轨等组成。它是用于控制车辆转移到某一方向铁路上去的道岔的导向机构。连接部分:连接部分主要由基本轨、转辙轨(导轨)等组成。它是转辙部分与辙叉之间的连接轨道。其它部分:主要由道岔各部分的连接扣件、钢轨垫板、滑床板和枕木等组成。
1、转辙部分:转辙部分主要由转辙器、尖轨等组成。它是用于控制车辆转移到某一方向铁路上去的道岔的导向机构。
2、连接部分:连接部分主要由基本轨、转辙轨(导轨)等组成。它是转辙部分与辙叉之间的连接轨道。
3、辙叉部分:辙叉部分主要由辙叉和护轨组成。辙叉是两条钢轨相互交叉的道岔设备,用以使车轮通过相互交叉的钢轨。护轮轨装设在辙叉两对侧的基本轨旁,目的是保证车辆正常顺利通过辙岔。
4、其它部分:主要由道岔各部分的连接扣件、钢轨垫板、滑床板和枕木等组成。
以上就是关于铁路信号联锁表中[ 道岔号]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铁路信号联锁表中[ 道岔号]是什么意思、铁路道岔耳铁是什么、我国高速铁路的道岔发展历程是什么列车是如何利用道岔实现安全变轨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