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朝要分为东汉和西汉

赞扬老师的名言2023-04-28  17

首先我们要对西汉和东汉做一个简述。方便我们进行分析。

西汉的由来:秦末项羽以“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封刘邦,以治所在汉中称“汉王”,刘邦称帝后遂以封国名为国号,又因为刘邦都城长安位于刘秀所建汉室都城洛阳之西,为了便于区别,所以称为“西汉”,秦末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刘邦最终取得了取得了政权,大封刘氏子孙为诸侯王。

东汉的由来: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建立新朝,加深了社会矛盾,最终发生起义,最终汉高祖 刘邦的九世孙,出汉景帝子长沙定王 刘发的后代刘秀取得了胜利,兴复了汉室,尊奉汉元帝为皇考,光复汉室,定都于洛阳,为了便于区分两汉,因刘秀定都洛阳,在长安以东,故称为东汉,因为刘秀是汉宗室出身,他建立的王朝被视为刘邦汉朝的延续,也称为后汉

中国历史上的两个王朝,一般视为一个朝代,即汉朝。

汉朝(前202—8年,25—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29位皇帝,享国405年。汉代因尚火德被称为炎汉,又因皇室姓刘又称刘汉。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长安。汉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汉文帝、汉景帝相继休养生息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扩土,史称汉武盛世,至昭宣时期西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昭宣中兴。公元8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不久爆发绿林赤眉起义,公元23年新莽复灭。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确立与民休息的国策,开创了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中后期发生了戚宦之争和党锢之祸,于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1、西汉:项羽以“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封刘邦,以治所在汉中称“汉王”,称帝后遂以封国名为国号,又都城长安位于刘秀所建东汉都城洛阳的西边,故称“西汉”。2、东汉: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是汉室后裔,延续“汉”的国号,建都洛阳,由于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故称东汉。又西汉在前东汉在后,又称后汉。

东汉和西汉的关系

刘秀是汉室后裔,延续“汉”的国号,建都洛阳,由于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故称东汉,又西汉在前东汉在后,又称后汉。东汉开国皇帝是刘秀,西汉开国皇帝是刘邦,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称帝,国号汉,暂都洛阳,三个月后定都长安,西汉诸多制度上承袭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

东汉和西汉的先后顺序

先后顺序:西汉,东汉。

西汉(前202年—8年12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前汉,与东汉统称为汉朝。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定都长安。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空前繁荣,史称文景之治。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历经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

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出身的刘秀趁势而起。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并息兵养民开创了“光武中兴”。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在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后扫灭外戚,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我们中国历史中,出现了两个汉朝,那就是东汉和西汉,但是很多人对于东汉和西汉的区别是什么并不是很了解,下面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1、 西汉和东汉虽然被统称为汉朝,但是这两者也有很多区别,具体表现在国家的建立者不同;朝代的都城不同;朝代建立的时间顺序不同;以及朝代在历史上存续的时间,和所经历的帝王数量的不同这五大方面。

2、 西汉在东汉前面,西汉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的开国皇帝是汉高祖刘邦,而东汉是在王莽篡汉之后才建立起的政权,东汉建立于公元25年,东汉的开国皇帝是刘秀。

3、 由于东汉是继西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大一统的王朝,再加上当初刘秀是打着汉室的旗号重建的政权,所以后人也习惯称东汉为后汉,东汉与西汉合称为汉朝。

4、 另外,西汉与东汉的区别还体现在首都的不同上,西汉的首都是长安,而刘秀建立东汉之后则定都洛阳。西汉总共经历了十二位皇帝,在历史上存续了二百一十年的时间;而东汉经历了十四位皇帝,在历史上存续了一百九十五年的时间。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东汉和西汉的区别,相信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后对于东汉和西汉的区别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汉和东汉,历史上合称汉朝,它们不同之处,主要在开国皇帝、建国时间、建国都城、存续时间、帝王数量和历史成就等六大方面。

一、开国皇帝。

西汉,开国皇帝是汉太祖刘邦。刘邦本是一介平民百姓,秦朝时候任泗水厅长。

东汉,开国皇帝是刘秀。刘秀是汉太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弟子长沙王刘发后裔。刘秀自己并不认为创立的是一个新的朝代,而是光复了汉朝。他自认为是汉宣帝的继承人,继位后,追尊汉宣帝为中宗,当时的官方也不认为东汉和西汉是两个朝代。

二、建国时间。

西汉,别称前汉、大汉、天汉,是公元前202年建立。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后在楚汉之争获胜,建立西汉。

东汉,别称后汉、大汉帝国、炎汉、天汉,是公元25年建立。它是在王莽篡汉之后才建立起的政权,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由于东汉是继西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大一统的王朝,再加上当初刘秀是打着汉室的旗号重建的政权,所以后人也习惯称东汉为后汉,东汉与西汉合称为汉朝。

三、建国都城。

西汉,开始定都洛阳,后改为长安。

东汉,定都在洛阳。

四、存续时间。

西汉,在历史上存续了 210年的时间,自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止。

东汉,在历史上存续了195年的时间,自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止。

五、皇帝数量。

西汉,经历了12位皇帝,主要有刘邦、刘彻、刘询等。末代皇帝,刘婴庙号和谥号都没有。

东汉,经历了14位皇帝,主要有刘秀、刘庄、刘怛、刘肇、刘隆等。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

六、历史成就。

西汉,汉太祖刘邦统一全国,开创基业;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中兴”。鼎盛时期,国土面积达609万平方公里。

东汉,汉世祖刘秀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 ,东汉国力达到极盛。鼎盛时期,国土面积达580万平方公里。

东汉和西汉都能暴打匈奴人,不同的是西汉是几乎完全靠着汉人骑兵远征漠北(也有少部分匈奴人带路),卫青、霍去病带的主力部队都是汉人。东汉远征大漠时却要从鲜卑、乌桓人那里整部落借人,向东汉边防军卖匈奴人头甚至成了鲜卑、乌桓人创收的主要手段。东汉这种以南北军为核心,塞外部落为双花红棍的打法,其实治标不治本。这种差异直接原因是动员体制的不同,最根本的原因是两汉创业团队的差别。

西汉继承了秦朝的动员体制,对所有国民都进行军事训练,每年都要定期征召一部分国民服役,是地道的征兵制。西汉王朝每个适龄青年都要在二十三岁开始服役两年,其中有一年可能要到边境服役(戍卒岁更制),然后转入预备役部队。这些汉地良家子的战斗力非常可观,郡国兵甚至有打退2万匈奴人,俘虏、斩杀匈奴人上万的战绩。西汉边境上的太守也往往肩负训练、指挥边防军的重任,其中不乏李广这样的名将。

除了郡国兵,西汉还建立了庞大的中央禁卫军。远征匈奴时,各地的“骑士”(西汉骑兵)和中央禁卫军汇合,组成庞大的骑兵远征军团,郡县兵也出动大量的“材官”(步兵)保证远征骑兵的补给线。每年秋天西汉军队都要举行“都试之役”,不但考核郡县兵和中军,也考核预备役人员。

为何有这样大的差别?最根本的原因是西汉是豪侠建立的王朝,而东汉是刘秀建立的豪强王朝。刘邦作为丰、沛地区的游侠首领,在当地颇有号召力,但他和他的小伙伴们都不是占有大量地产的豪强,“鼓刀屠狗卖缯”是西汉功臣的普遍职业。刘邦带着这群屌丝伙伴3年干翻了秦帝国,4年击败了项羽,取得了中国历史夺取天下最快记录。

和老祖宗刘邦不同,刘秀起家就依靠了河北、南阳、河内的豪强。为了得到豪强的支持,刘秀甚至把阴丽华抛在一边,立郭圣通为后。西汉王朝建立后对豪强势力进行了严厉打击,经常对豪强“夷三族”。而东汉却少有这样的举措,对豪强的所作所为听之任之,因为刘秀就是靠豪强地主联军夺取的天下。

西汉、东汉名字都叫汉朝,但动员能力相差很大。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就明确表示出了对西汉的羡慕,他也在自己统治的蜀汉实行了西汉的制度,让继承了东汉制度的曹魏叫苦不迭。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汉朝要分为东汉和西汉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汉朝要分为东汉和西汉、东汉和西汉是一个朝代吗,为什么、东汉和西汉有什么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37171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