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司起源

中山五桂山2023-04-27  31

寿司起源于中国,最初是将腌制后的咸鱼和米饭放置一起进行食用,在西元三世纪从中国沿海传到日本,寿司的存放时间较短,一般在做好后2小时内食用,放置时间久后口感会下降,或者将寿司放入冰箱冷藏保存,但是食用前需要完全加热。

寿司起源于哪里

1、中国

寿司起源于中国,古代中国很早就有用盐腌鱼的做法,然后将咸鱼和米饭放置一起进行食用,之后则是直接将鱼和米饭一起食用,而到了西元三世纪左右,这种食用方法逐渐从我国传到日本,并且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

2、食用时间

寿司食用时间非常短,一般在制作完成后的2个小时内食用完,如果放置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其中的海苔变软,而且米饭也会变硬,另外寿司中的肉类在常温下容易变质,所以寿司最好先做现吃。

3、保存方法

寿司未食用完应该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将其装入保鲜盒中密封起来,然后放置冰箱冷藏区,能够较好额保留寿司的口感,但是最多只能保存10个小时,而且在食用时需要将其完全加热。

这种说法是韩国发明的叫法

寿司是日本食品,寿司的米饭是用糖和醋拌的,酸甜味,称寿司饭。一般都要卷上日本的食品,如厚蛋烧和昆布等。日本的寿司有很多种,还有手卷,散寿司等等。紫菜包饭是韩国的说法,饭里面拌的是香油和盐,属于咸口的。一般里面卷的是韩式泡菜以及甜不辣那种的东西。这两种属于形式相似但口味相当不同,你可以去韩餐和日餐分别品尝一下。

但是,我要说寿司的起源是中国的,这也是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的目的,很多中国人不知道,花着钱去吃的外国料理其实是中国的,哈哈,开始我也很纳闷,买了一本书终于知道了,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寿司是中国古代沿海居民保存鱼的方式;二是在古代中国的商人把米饭等包在紫菜里带到船上吃,由此流传到了,日韩诸岛。

寿司“SUSHI”、“酸”即是酸腌制的食物。在公元200年即后汉年代,中国已开始流传“寿司”这种食

不同制作方法寿司(19张)品,在辞典中的解释为以盐、醋、米及鱼腓制而成的食品,宋朝年间,中国战乱频仍,寿司正好为逃难的充饥食品,而品种更多,由菜蔬类,鱼类,肉类,甚至贝壳类都有。公元700年,即奈良年代,出外营商的日本商旅将寿司流传入日本,当时的日本人,用一些醋腌制过的饭团,加上一些海产或肉类,压成一小块,整齐地排列在一个小木箱之内,作为沿途的食粮。直到公元1700年,即江户年间,寿司才于日本广泛流传,经久不衰,成为一种普通美味的食品。并受到人们的欢迎

以上就是关于寿司起源全部的内容,包括:寿司起源、寿司(紫菜包饭)是哪国的、寿司的起源是哪里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36968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