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仿过汝窑吗

青少年教育2023-04-27  11

明 成 化 官 窑 仿 哥 釉 碗 底 足 我前发一博文《我第一件藏品蒙了个汝窑》,把我这件仿汝窑球形尊亮给大家品评,其实发此博文时并未对这件汝窑进行深入查询,只是描述了它的特征,如此器“非裹足支烧”,底足涂有紫黑色的无光彩料等。并且认为这彩料除明成化的“姹紫”外,没有一种彩料如此料同色,由此认为此彩料如是“姹紫”,这件汝瓷为明成化所仿无疑,因为紫黑无光的“姹紫”是明成化朝独有的色彩,由此也可同时证明成化朝仿过汝窑。 由所查资料看,历史上仿过宋汝的朝代只有明代和清代。由资料可见,清代雍正、乾隆所仿各件汝釉瓷色泽虽各有不同,但都是或深或淡的天蓝带灰的色调,有极少泛绿韵的绿韵也极淡,都与这件瓷器相去甚远,绝不同类。至于明代,绝大多数资料都说,明代仿汝只有宣德一朝,连故宫博物院李辉柄先生所主编的《中国陶瓷鉴赏图典》上也说“景德镇御窑厂生产仿汝釉瓷器始于明代宣德年间,而且终明一代,仅宣德朝有此品种。”收藏大家马未都也说明代只宣德一朝仿过汝窑,只网上另有极少的非严肃学术文贴提到明成化也仿过汝窑,但都是只一句话而已,既无实物资料,也无进一步的文字说明。在网上查成化仿汝,绝无,文字总是那一句话,因此成化仿汝或许没有完整可靠的标准器,或许只是一种猜想而已。当然,因无实物可考,像李辉柄先生马未都先生这样说也是应当尊重的严谨态度。 对我那件汝窑,根据它的色泽和釉面特征,我总认为它绝非新仿之物,并且也得到了一些朋友的肯定和鼓励,虽宋汝也有非“裹足支烧”汝瓷,但底足的涂料又使人不能把它列入宋汝之列,因为存世宋汝中未见有底足涂紫黑色涂料的实物,为此总想弄清它的根由。 近日查网上资料有了新发现,当我查到一件明成化仿宋哥窑瓷器时,眼睛豁然一亮,那件瓷器的底足竟涂有与我那件汝窑底足几乎完全一样的紫黑无光的彩料,它虽是仿哥窑,但有清楚的“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这就足够了,因为那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此后又查到成化仿宋哥窑的几件瓷器,看底足,有的较相似,有的则相差较大。这些资料的出现,基本就可认定我这件汝窑器为明成化所仿。这两件瓷器底足涂的彩料就是“姹紫”,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这件成化仿哥釉碗是成化官窑无疑,成化官窑既然把“姹紫”涂到了仿哥窑器的足圈上,在同一窑厂涂到仿汝器的足圈上就是举手之劳了。即是那紫黑色足圈涂料不是“姹紫”,也不防碍这瓷器的成化身份的认定,因为两件瓷器的涂料是相同的。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成化仿哥釉碗 上图碗的 底足 这样,成化仿汝窑就有了真实的实物认证,而不再是猜想,这是很有意义的事,因为这个瓷器成化身份的认定,将可能在中国陶瓷史上添上小小的一笔,确认成化仿汝窑的史实,并可使人们一睹成化仿汝器的真容。当然,这一结论真要得到瓷界认可,还要凭实物与成化仿哥窑碗进行严格的对比检验。 博客 仔细看 此与上面的底足图是拍的同一个碗足 明代仿汝窑传世出土都较少,并且只有宣德一朝有实物面世,宣德仿汝一般都有底款,开片较小且大小较均匀,釉色较透亮,而且釉面有宣德朝瓷器共同特征的橘皮纹。由所见和文字资料看,宣德仿汝窑只仿釉不仿形,器形多为明代常见器,似乎也不仿胎,有的用白胎施汝釉制造。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宣德仿汝蟋蟀罐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宣德仿汝釉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宣德仿汝釉盘底足 从宣德仿汝瓷看,所仿汝器质量参次不齐,有精器,也有不少不成功的器皿,但都有“大明宣德年制”的底款,这说明了宣德仿汝由起步到成熟的技术进步过程。但即是宣德汝器之精品,它的釉质和色泽都没有这件成化汝器漂亮,宣德汝器色调多发灰,没有“雨过天晴破云处”的天青色那么靓丽。这件成化仿汝瓷开标准的细冰裂纹片,釉质莹润,天青色有绿韵,极为赏心悦目,如果把这件成化汝窑和北京、台北两故宫博物院馆藏宋汝相比较,就釉质和色泽而言它毫不逊色,二者难分伯仲,而且它造型独特,装饰手法独特,这件成化仿汝器可与那件成化仿哥釉碗相媲美,由此可见成化仿汝的高超技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成化仿哥釉高足杯 左图底足圈足涂深褐色彩料 有“大明成化年制”款 成化仿宋瓷的特点也主要是仿釉,也不太在意仿形,但成化朝不少仿宋瓷却在意仿“紫口铁足”,由于使用的胎很多都是白胎,所以“紫口铁足”只能在口沿和足圈露胎处涂上彩料代替,而且不同瓷器涂的颜料种类和颜色深浅各不相同,这是大部分成化仿宋瓷最大特色,有一些是只仿“紫口”不仿“铁足”,也有的只仿“铁足”不仿“紫口”,有的则是“紫口”“铁足”都仿。正如耿宝昌先生所说:成化时期,御窑厂的仿哥窑产品比较独特,习见器少大件,胎质白细而坚,釉质肥腴晶莹光可鉴人。釉色天青、粉青、翠青、月白和**,器口和器足又有不施色釉与涂深浅酱黄或黑褐色厚釉之分,有的极为光亮,有的则无光泽。” 上海博物馆藏明成化仿哥釉斗笠碗 上碗的底足 上碗的口沿 我这件仿汝瓷,底足就是涂了黑紫色无光泽的彩料,它的成化身份确凿无疑,因为再也找不到在足圈涂这种彩料的朝代,这也就是耿宝昌先生所说成化朝御窑厂仿哥窑产品的“独特”之处,我这件虽是仿汝窑,但特征相同,也必为成化御窑厂所产之物。这件仿汝瓷使用的不是白胎而是淡黄褐色的胎土,近似于香灰胎,这说明成化仿汝是胎釉一起仿,也说明成化对仿汝瓷比仿其他宋瓷更重视。但仿汝却为什么把紫黑涂料涂到底足上,让人不得而知。是当时的窑工不知汝窑非“铁足”吗?还是为仿宋汝中有金箍镶足的那一类汝器?二者视觉色韵很相似。我这件汝瓷不是“裹足支烧”,虽宋汝也有非“裹足支烧”者,但我所见的明代宣德仿汝瓷和成化仿哥窑全都不是“裹足支烧”,这也进一步使我的这件瓷器更贴近了明仿。成化仿宋瓷一般都有款,我这件无款,可能的原因是足圈内汝釉的蓝绿色彩与青花色相近,不易分辨。而且由这件汝瓷看,成化仿汝窑釉色不太透明,如用成化朝使用的淡雅的平等青料写底款,釉下青花更不易分辨,这可能是此器不写款的一个原因。 另外,对这件瓷器不写款我还有一猜想。由上图可见,这件瓷器的装饰纹饰是窑工用手指在球形罐体上滑按出七个灵芝头样纹,这也使其内壁有凹有凸,这种装饰方法是绝无仅有的。这七个灵芝头纹中,有一个下方有一条诡异的滑按痕,它与灵芝纹完全无关,它由这一灵芝头纹下方一直斜滑到此器的腰部,非常怪异,这一定不是窑工的无意之为,而是有意为之,让人不得不思考窑工的意图。为什么要滑按出这条痕,我想可能是御窑厂窑工要使它成为不合格品而要自肥。因当时御窑厂的瓷器就很贵重。但御窑厂是皇家出资专为皇家制瓷的,御窑厂的每件产品都归皇家所有,写“大明成化年制”款的御窑厂器是不能为民间所用的,民间没有写“大明成化年制”的官窑瓷器,有则必为盗,所以窑工就不敢在这件瓷器上写款,以防带出御窑厂后引出祸端,不些款即是被发现,拿了个无款的次品罪责也轻。

1、成化(公元1465--1487年)是明宪宗的年号,明朝使用成化这个年号一共23年。

2、大事记:

成化九年,刘大夏和项忠建议废止下西洋。

成化十一年,朱祐樘被立为太子。

成化二十年,华北大旱。

成化二十年,天水伏羲庙建庙。

成化二十年,澳门妈祖庙建庙。

成化二十年,北京居庸关地震。

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说法。从传世的成化瓷器中可想见当朝的景象,这个时期的瓷器除了日用品之外,多是观赏瓷、把玩瓷,从艺术和审美角度上达到了历代高峰。

景德镇王掌柜总结了一些明成化瓷器鉴定方法:

方法一:辨胎釉——釉质肥腴,润如凝脂成化瓷器胎质洁白、细密、干涩;胎体秀美而轻薄,迎光透视呈牙**或肉红色;釉色微微闪青,釉质肥腴,润如凝脂,上手抚之如同婴儿的肌肤一样,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这种釉色是鉴定明成化瓷器的重要特征之一。

方法二:辨纹饰——纹饰线条纤细柔和,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成化时期纹饰线条纤细柔和,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青花之淡雅之态如轻歌漫舞,画意飘逸潇洒。成化斗彩器物装饰讲究浓淡搭配,以平涂为主,不分阴阳,画面缺少层次感。花朵和人物衣服以平涂法绘画施彩,树叶、花朵无阴阳向背之分,人物衣服,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之说,山石也无凹凸之感。

方法三:辨彩料 ——色彩特征是:“鲜红色,艳如血,厚薄不匀;鹅**,娇嫩透明而闪微绿色;杏**,闪微红;水绿、叶绿、山子绿色,皆透明而闪微黄;蜜蜡黄,色稍透明;赭紫色暗;姜**浓光弱;姹紫色,色浓而无光。而彩色中的“姹紫”一色独具特色,色如赤铁,表面干涩无光,后代很难模仿,可谓成化一代的标志。

方法四:辨工艺 ——器物砂底呈褐**,俗称“米糊底” 成化瓷器修胎规整,琢器类器物,由于当时是分段拉坯成型,腹部可见接胎痕,由于成化时期工艺非常好,瓶、罐、壶等琢器,接胎痕不明显;盘子多有塌底现象,碗、盘类底足较直而且较高。

官窑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两种。以带釉居多,器物底部釉色和器身釉色一致,砂底呈褐**,俗称“米糊底”,上手抚之,温润细滑,无粗糙感,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器物底足墙较窄,足脊较圆;足迹露胎处可见黄溢;器物里釉、底釉平滑细腻;足外墙大多围以两或三道弦纹,一道靠上,两道靠近足底部边缘,靠近足根那条圈线较深,上面一条则淡。

方法五:辨款识——明代成化年间官窑瓷器款识有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和“天”字款两种,不见“成化年制”款,且只有楷书款,不见篆书款。

“天”字款只见于成化斗彩罐上,落款位置在器物外底。已故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总结“天”字款,作有歌诀为“天字无栏却为官,字沉云濛在下边。康雍乾仿虽技巧,字浮云淡往上翻。”是说成化时期有一种官窑斗彩罐,外底书写一“天”字,字外无边栏;因釉质肥厚,青花书写“天”字不是很清晰,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感觉。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均仿烧过天字罐,仿款字体较成化时显得漂浮。

仿品款明代以天启仿的最多。仿成化的寄托款有,大明成化年制、大明成化年制造、成化年制、成化年造、六字、四字双行的双圈、单圈、双框或无圈框等多种,多题于瓷器底面中心。具体正德以“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圈双行为主,嘉靖的成化寄托款包罗上述各种形式,天启的寄托款包罗上述各种形式,天启的寄托款题写上以“制”较多,且无圈框的极少;崇桢一般为,大明成化年制、大明成化年造,双行双圈或单圈等几种。

清代康熙早期是仿成化款最多的朝代之一,乃至光绪民国均有寄托成化的年款,主要有“大明成化年制”、“成化年制”双圈双行几种。字体笔划过长,书写无力纤弱。

成化民窑

精细的民窑器施釉表里如一成化民窑瓷虽比不上同时期的官窑瓷精细规矩,但其器型规整、胎子洁白细密、釉子光润肥厚的程度,在明代各朝中都是最突出的。民窑青花瓷多数无款,少数有款的既有“大明成化年制”的,也有写“大明成化年造”的,外围青花双圈款,还有银锭画押款和“福”字款等。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明宪宗纯皇帝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明朝第八位皇帝(1464-1487年在位)。母孝肃皇后周氏。初名朱见浚。[1] 正统十四年(1449年)立为皇太子。景泰三年(1452年)被废为沂王。景泰八年(1457年)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复位,改元天顺。沂王重新被立为皇太子,并改名朱见深。天顺八年(1464年)登基。次年改年号为成化。

明成化青花瓷是汉族传统名瓷,分官窑,民窑两种。明成化朝(公元1465—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年号)历时23年,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全面恢复正常,是汉族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

成化青花可谓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其器突出特点是玲珑秀奇、端巧工细,后人对其评价颇高。成化青花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成化初年所制,各方面都与宣德青花相似,尤其是采用进口苏麻离青,更难与宣德青花区分;另一类以胎薄、釉白、青色淡雅为主要特征,是成化青花的代表,与后来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胎釉

成化青花瓷器胎质洁白、细密、胎体秀美而轻薄,有的近似于脱胎。施釉洁白肥腴,釉质独特,润如凝脂,呈半透明状,若迎光透视,隐约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这种釉色是成化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

成化瓷器修胎规整,瓶、罐、壶等立器接口痕迹不明显,盘子多有塌底现象,碗、盘类等足较直而且较高。官窑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两种。以带釉居多。砂底有些呈褐**。俗称“米糊底”,上手摸之,温润细滑,无粗糙感,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

成化民窑器虽比不上同时期的官窑瓷精细规矩,但在明代各朝中都是最突出的。民窑瓷胎体单薄,质地洁白细腻,瓷化程度好,胎体较明初民窑明显减薄。釉面光润肥厚。罐等琢器讲究修胎,接口不明显,多砂底,釉底较少。碗的足跟细圆,足径变小,足跟有一圈淡淡的枇杷黄窑红,多釉底。

款识

成化款似有专人书写,比较规范,字体基本一致。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为双线方栏,这种款书写在杯底最多,少数盘、碗、洗也有这种款,一般是成化后期的产品。“大明成化年制”六子双行双圈楷书款,在盘、碗、瓶、罐底部为多,有少部分书于碗心。“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横款,大多在黄地青花盘外口和高足杯内使用。还有一种特殊的罐,上写“天”字款,无圈框,俗称“天字罐”。

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曾将成化六字款概括成六句歌诀:“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

第一句是指款识上的“大”字,第二笔上端有尖有圆,出头并不过高。第二句是指“成”字,第五笔的撇直而生硬,第三笔直立向下和有向右方弯倒的。第三句是指“化”字的人及匕字上端相平或有高低,但差别不大。第四句是指“制”字上的衣字第二笔一横,不能越过右方的立刀,“制”字多半是上丰下敛。第五句是指“明”字左边的日字多是上窄下宽或上下相同,与一般习惯写法不同。第六句是指“成”字末笔的点,有点与头平的,有点与肩平的,有点在腰间的。上述情况是绝大多数成化窑瓷器款的书写方法,但也有例外的,即“大”字第二笔上端只要过高,“制”字衣横必然越过刀外,这种写法笔道较细较草,不过在彩瓷中极为少见。虽然如此,但其整个风格仍与前述的一致。

民窑青花有书“大明成化年造”款,六字两行,字体草率而不规范,字外有粗细不一的青花双圈。民窑青花自成化朝起屡见“大明年造”四字两行双圈或双线方框款。除此之外,还有“甲辰(1484年)年造”干支款和银锭、方胜一类图记款。

由于成化瓷有极高的声誉,明清两代有大量仿品,其中以嘉靖、万历朝的最为逼真。嘉靖朝仿品有“成化”双圈六字楷书款的婴戏纹杯、盘。在成化器物中没有书“成化年制”四字款的,更无四字黑地绿款。凡书“成化”、“成化年制”的都为后世伪作。

以上就是关于明成化仿过汝窑吗全部的内容,包括:明成化仿过汝窑吗、明成化四年是什么意思、明代成化瓷器如何鉴定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36905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