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30度=(√3)/2
cos是余弦值,所以余弦值=邻边÷斜边因为在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所以这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1:√3:2所以cos30°=邻边÷斜边=√3:2=√3/2
cos
余弦函数,角A的邻边比斜边 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由余弦英文cosine简写得来),即cosA=角A的邻边/斜边(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 角为 直角的三角形称为 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与直角相邻的两条边称为 直角边,直角所对的边称为 斜边。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也叫作“ 弦”。若两条直角边不一样长,短的那条边叫作“ 勾”,长的那条边叫作“ 股”。
与边角的关系
(1)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3)三角形的一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在同一个三角形内,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
COS30度等于二分之根号三。
这个是属于三角函数问题,最早在初三的课本上提出,SIN是正弦,对于直角三角形来说,定义就是该角所对的边和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相比,于是SIN30度等于二分之一。
COS是余弦,定义是该角的邻边和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相比,所以COS60度等于二分之一,而TAN是正切,定义是该角的对边和该角的邻边相比,比如TAN45度等于1。
1: 二分之根号下三。画一个直角三角形,有一锐角为30度,设30度的角所对直角边为a,那么直角三角形斜边即为2a,用勾股定理算出30度角的邻边长度为根号下三倍a,再根据余弦三角函数的定义,用30度角的邻边除以斜边,得到答案:二分之根号下三。
2: 除0的0次是0外,所有数的0次都是1
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设这条边为1,那么,斜边就是2, 邻边就是√3, cos30度=
邻边/
斜边=√3/2。
cos30°= √3/2
cos是余弦值,即余弦值=邻边÷斜边。因为在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所以这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1:√3:2。所以cos30°=邻边÷斜边=√3:2=√3/2
:特殊三角函数值
特殊三角函数值一般指在0,30°,45°,60°,90°,180°角下的正余弦值。这些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是经常用到的。并且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可以求出一些其他角度的三角函数值。
三角函数:
α=0° sinα=0 cosα=1 tαnα=0 cotα→∞ secα=1 cscα→∞
α=15°(π/12) sinα=(√6-√2)/4 cosα=(√6+√2)/4 tαnα=2-√3 cotα=2+√3 secα=√6-√2 cscα=√6+√2
α=225°(π/8) sinα=√(2-√2)/2 cosα=√(2+√2)/2 tαnα=√2-1 cotα=√2+1 secα=√(4-2√2) cscα=√(4+2√2)
a=30°(π/6) sinα=1/2 cosα=√3/2 tαnα=√3/3 cotα=√3 secα=2√3/3 cscα=2
α=45°(π/4) sinα=√2/2 cosα=√2/2 tαnα=1 cotα=1 secα=√2 cscα=√2
α=60°(π/3) sinα=√3/2 cosα=1/2 tαnα=√3 cotα=√3/3 secα=2 cscα=2√3/3
α=675°(3π/8) sinα=√(2+√2)/2 cosα=√(2-√2)/2 tαnα=√2+1 cotα=√2-1 secα=√(4+2√2) cscα=√(4-2√2)
α=75°(5π/12) sinα=(√6+√2)/4 cosα=(√6-√2)/4 tαnα=2+√3 cotα=2-√3 secα=√6+√2 cscα=√6-√2
α=90°(π/2) sinα=1 cosα=0 tαnα→∞ cotα=0 secα→∞ cscα=1
α=180°(π) sinα=0 cosα=-1 tαnα=0 cotα→∞ secα=-1 cscα→∞
α=270°(3π/2) sinα=-1 cosα=0 tαnα→∞ cotα=0 secα→∞ cscα=-1
α=360°(2π) sinα=0 cosα=1 tαnα=0 cotα→∞ secα=1 cscα→∞
以上就是关于cos30度等于几分之几全部的内容,包括:cos30度等于几分之几、数学上cos30度是多少、COS30度是多少是不是所有数的零次方都等于1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