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凤雏是谁


三国里的凤雏是庞统。

庞统(179-214),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人。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谋士,才智与诸葛亮齐名,官拜军师中郎将。在进围雒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所中而亡,时年三十六岁,英年早逝。

刘备悲痛万分,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亲自为其挑选墓地,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现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城西的鹿头山白马关处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统祠墓。

庞统的才华、计策、谋略智慧皆符合一个才干人的思维,可以说是当世才华人物的一个真实缩影。他有着多数才华横溢的人的傲气、刚正、豁达。足智多谋、巧言善道“凤雏”庞统的才华最为璀璨,但命运最为多舛。庞统的性格是孤傲、清高,不入俗流。

扩展资料:

东汉末期的荆襄之地,社会稳定人口众多人民富足,居住在这里的名流隐士高人辈出,有本地的名流也有外来的名士,其中有一个叫庞德公的人,他跟当地的名士交往甚密。庞德公是荆州地区著名的隐士,历史上有关他的记载比较少,主要因为他的一生都是隐居世外。

庞德公的朋友圈都是当时的隐士名流。他跟当时的名士司马徽、徐庶、庞统、诸葛亮都交往过密,这些人称他为庞公。庞德公对这些名士十分了解,他称司马徽为“水镜先生”,称诸葛亮为“卧龙”,把庞统叫“凤雏”,水镜、卧龙和凤雏的名号就此得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庞统

原本凤雏是夸人的,但是在《西虹市首富》上映后,凤雏连同卧龙两个词成了骂人的话了。卧龙凤雏原指诸葛亮庞统。这两个称号是对他人才华的极高评价,否则也不会出现“得之可得天下”的美誉。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司马徽语言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以得天下,这个“卧龙”便是诸葛亮,这个“凤雅”则是庞统。

从史料中我们可以得知,“卧龙”诸葛亮对刘备的辅佐作用是极大的,而诸葛亮的头脑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聪明头脑,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后,他为刘备的大业发展了很多势力,既可领兵打仗,又可以建言献策,刘备也很重用他。

“凤雏”庞统和诸葛亮是刘备的左膀右臂,刘备得到了第二位贤才之后更是如虎添翼,蜀汉的国力也是扶摇直上,只可惜后来庞统在一次入蜀的战役中死了。

这时候我们又想起了水镜先生所言,刘备卧龙和凤雏都得到了,为什么最后还是得不到天下呢?其实,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卧龙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

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

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史、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

‘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

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人称凤雏先生,后人引申为成语--伏龙凤雏

,得一可安天下。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

凤雏:庞统庞士元。庞统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以上就是关于三国中的凤雏是谁全部的内容,包括:三国中的凤雏是谁、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指的是谁、卧龙凤雏指历史上那两位名人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3654758.html

最新回复(0)